搜尋此網誌

Translate

2025年8月23日 星期六

薪酬委員會職權範圍之擴張-2025/08/23

來介紹Semler Brossy在2025年6月16日刊出的一份報告內容:The Expanding Compensation Committee Mandate;由Blair Jones與Todd Sirras所寫。

薪酬委員會傳統上只討論高階經理人薪酬,但今日很多薪酬委員會在廣泛領域方面都是重要伙伴,比如人才績效管理、文化、領導力發展以及監督。廣泛來說,這些議題主要還是集中在人力資本管理(HCM)。在很多狀況下,薪酬委員會的名稱為新的名稱所取代,比如有人力資本委員會,或薪酬、文化與人員委員會。公司也正在改寫其章程、委員會權責,以掌握快速變化的薪酬委員會職權範圍。

在面對快速發展的技術、監理與社會變化,董事會認為擴張公司治理範圍與實務作法,超出高階經理層,可十分重要。薪酬委員會職權之轉變,自然會擴張先前的職權包含HCM問題。就高階經理人團隊績效、薪酬和發展軌跡提供建議,代表薪酬委員會已經在推動思想多元性、建立包容文化、鼓勵議合並培育創造力。現在,這些核心的高階經理人責任,正在擴大而納入更多員工。

薪酬委員會2025至2026年間面對到的關鍵發展-2025/08/23

這篇是2025年7月15日在Pay Governance網站刊載、Lane Ringlee及Steve DeMaria所寫的"What You are Likely to Hear in the Boardroom"。裡面有12個要點,以下分享部分與我們關切主題有關的內容。

在2025年前半,Pay Governance合夥人及諮詢員工與薪酬委員會成員召開了超過250場會議。這些與關鍵利害關係人針對高階經理人薪酬領域所進行的議合和互動,就發展中的高階經理人薪酬及公司治理局勢,提供了特殊的重要角度。

2025年8月22日 星期五

傳統繼任計畫會失靈之處-2025/08/22

這篇是由Jeff Rosenthal與Molly Rosen所寫、2025年7月22日在Harvard Business Review網站刊出的"Where Traditional Succession Planning Falls Short"。以下分享一些內容。

傳統繼任計畫失靈

高階經理人計畫是數十年來是人才流程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因為它是組織成長與風險減緩之關鍵。但是這通常是一個複雜且耗時的流程,在今日前所未見挑戰與領導人流動的環境裡,變得無效。

2024年美國公司遭遇到創紀錄的高階經理人交接現象,特別是執行長。根據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2024年有2221位執行長離職—年增率為16%,而且是2002年紀錄開始以來的最高。S&P 500有44%的執行長是外部聘任,是2000年以來最高比例。2025年早期趨勢顯示,這個動盪仍然持續,關鍵高階經理職的更替還持續上升。此領導人離職有可能會讓組織暴險而且沒準備好面對未來。

2025年8月21日 星期四

「預防勝於治療」:研究顯示大多數投資人表示治理落差會吸引行動主義者-2025/08/21

Governance Intelligence在2025年 7月 7日刊出這一則Natalie Bannerman所寫的“'Prevention is better than remedy’: majority of investors say governance gaps attract activists, research shows“,分享了股東諮詢機構SquareWell Partners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大多數機構投資人認同糟糕的治理實務為股東行動主義最大的驅動力。

大約84%接受民調的投資人來自於北美、歐洲(包括英國)與亞洲,他們表示治理不善是引起行動主義投資人注意的主要驅動因素。

SquareWell一份名為《總而言之:機構投資人對行動主義者的看法》(Long and the Short of It: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Views on Activism)的研究發現,集中在三個關鍵主題:對行動主義者的看法、評估標準以及議合動態。

2025年8月20日 星期三

公司對其持續的ESG措施「綠色噤聲」-2025/08/20

2025年 7月 14日Inc.公布了一份獨家的新研究顯示,儘管對環境與其他企業社會責任的政策有政治敵意,但是企業仍在發展和投資這方面事務。

轉變中的社會關注和政治壓力,引發很多公司修正飽受批評的政策,包括多元、平等與包容計畫,以及環境、社會與治理(ESG)承諾。但是一份新報告說,大多數公司並沒有放棄有爭議的措施,仍持續投資企業社會責任(CSR)計畫—並比過去更謹慎地溝通這些事務。

因此,很多公司已放棄了某些觀察家先前所稱的—為公司永續措施的「漂綠」宣傳,現在傾向減少報導其ESG措施的「綠色噤聲」,以避免政治反彈。

【永續趨勢的倒退?】(1)專家的結論是,企業是不能靠自我管理達到永續性;(2)永續報告的發佈今年減半;(3)漂綠憂慮,使得東南亞永續金融在2025年第一季放緩;(4)大公司仍投資永續,但不會談這麼多-2025/08/20

(1)專家的結論是,企業是不能靠自我管理達到永續性

這篇是Consultancy.uk在2025年7月17日刊出的永續觀察。治理永遠都要討論一個關鍵問題,總使在不同領域一樣:「治理的治理」。永續、多元性、AI與網路的治理制度引入都是。

有九成的永續專家相信,世界目前處理永續的方式不夠有效,有一半專家支持激進的改變。約一半說,增加對氣候承諾的監管和執法程度,可能是最可行的方式,確保組織跳出過去十年的漂綠。

現在,有一份由全球ESG顧問機構ERM 對永續專家做的新調查顯示:轉折點已經到了。該機構問了72個國家、844位專家對目前世界上推行永續的方法,大多數都不再認為現況適合。

2025年8月19日 星期二

隨著大多數公司擁抱多元價值,香港純男性董事會幾乎消失-2025/08/19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在2025年 7月 2日報導了香港最新的董事會多元性趨勢。

香港交易所營運單位宣布,本地區第三大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消除純男性董事會的長期追求已取得勝利,分析師說這項公司治理進展有助於吸引國際投資者。

根據香港交易所(Hong Kong Exchanges and Clearing, HKEX)的統計,到六月底為止,約2,600家的香港上市公司中有不到10家為純男性組成的董事會。一位發言人說,這些例外情況的公司是長期停牌或者因有人辭職而暫時不合規定。

當港交所於1月1日禁止單一性別的董事會生效,當時有85家公司為純男性董事會。2022年,當港交所宣布此禁令,超過800家(或40%)上市公司沒有女性董事。

港交所上市部主管伍潔鏇(Katherine Ng)對南華早報的聲明中說:「這項要求協助創造數百個女性董事的新職位,加強我們培育更為包容且多元的公司環境以及強化市場治理的承諾。」

【董事會多元性資訊彙整】(1)為何光配額不足以改進董事會多元性;(2)澳洲ASX 100公司的女性董事比例接近40%;(3)芬蘭公司女性董事比例已達40%-2025/08/19

(1)為何光配額不足以改進董事會多元性

這篇是2019年三月在IMD網站刊出的文章"Why quotas are not enough to improve boardroom diversity",由 Bettina Büchel撰寫。的確是這麼多年推動性別多元性的根本爭論。

很多國家都實施配額、或設置一定比例的女性董事要求,包括挪威、芬蘭、法國與西班牙,女性董事比例必須達到40%。但是很多國家並沒有對未遵循者施以金融處罰。罰得越重,當然性別平等的速度就會越快達成。

配額制度是有爭議的。批評者主張:這是一個方格打勾的作業,會造成為多元而多元,而不是看她們的才能。在西班牙與挪威,在配額制實施後才任命的女性董事,比起實施前的同儕,被認為少了一些好董事具備的特質。比如,配額後的任命者年紀較輕、比較少有執行長經驗,而且比較不太可能是企業所有人或經營者。

2025年8月18日 星期一

公開發行公司董事薪酬的兩難-2025/08/18

這篇是2024年8月22日在CBIZ網站刊出的"The Dilemma of Director Compensation in Public Companies"。

確保董事因其投入時間、專長及責任而受到公平的獎酬,對於吸引頂尖人才、並使其與股東利益一致,十分重要。然而,在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和維持當責性之間達成正確平衡,對於促進有效公司治理而言很重要。本文就是探索公開發行公司的董事薪酬複雜性,以及支持其設計的原則。

如何面對高階經理人薪酬的新時代-2025/08/18

IT Online在2025年 7月 8日分享的“How to navigate the new era of executive remuneration“。

21st Century集團的董事Chris Blair博士表示,高階經理人薪酬的世界是一個戰場,風險從未如此的高。

隨著全球貿易緊張、地緣政治衝突與社會對公平性的需求下,董事會面臨壓力要重新思考高階主管的薪酬方式。從關稅與貿易戰,到烏克蘭與巴勒斯坦的戰爭,全球局勢的快速變化,深刻影響著公司獲利能力及公眾認知。

再加上日益擴大的薪資落差、對頂尖人才的激烈爭奪,以及將環境、社會與治理(ESG)指標整合入公司績效計分卡中,企業經營將面臨一個完美的風暴。

2025年8月17日 星期日

管理董事會的八個常識性技巧-2025/08/17

這篇是Fast Company在2025年7月7日刊載、由Brendan P. Keegan所寫的"Eight common-sense tips (that aren’t as common as you’d think) for managing your board of directors"。以下介紹這八個技巧。

作者當過六次執行長、以及服務過數個董事會,歸納出8個技巧:

2025年8月16日 星期六

無名的力量:公司秘書的策略角色-2025/08/16

IOL在2025年 7月 2日刊載這篇由Nqobani Mzizi所寫的“Unsung power: the strategic role of the Company Secretary“。

董事會的效能通常取決於董事們的素質、決策品質,以及其所帶來的成果。但是在每個運作良好的董事會背後,都會有一個無名的推動者:公司秘書(Company Secretary (CoSec))。公司秘書可不只是一個行政人員,而是治理的守護者、法律的解讀者,以及將董事會凝聚起來的無聲力量。他們的影響力不僅塑造了董事會的運作方式,也影響董事會如何符合監理要求與道德義務。

雖然公司秘書的法律職責可能包含製作議事錄、保存紀錄,以及確認對規章和法規的遵行,但是這個角色可不限於這些功能。一個稱職的公司秘書能為董事會和委員會提供持續的治理諮詢、安排董事就任講習與進修,並確保董事會績效評估的可信度及建設性。

2025年8月15日 星期五

【日本近期趨勢】(1)行動主義投資人創紀錄的需求推動對治理與效率的關注;(2)日本公司股東在本次股東會季節顯示更高的集體性;(3)日本股東在股東大會上展現實力把管理階層趕下台-2025/08/15

(1)行動主義投資人創紀錄的需求推動對治理與效率的關注

The Japan Times 在2025年 6月 18日分享了日本近來行動主義趨勢。

行動主義投資人正向日本公司發出空前數量的提案,使得高階經理人在年度股東會上保持警覺。

根據三菱日聯信託銀行(Mitsubishi UFJ Trust & Banking)彙整的資料,公司從行動主義者收到了創紀錄的137個要求。股東正在更深入探究管理階層決策以及要求改變董事會結構和私有化。

2025年8月14日 星期四

【AI與董事會治理】2025年AI進入焦點:董事會與股東關注AI-2025/8/14

這篇是由Subodh Mishra所寫、2025年4月2日在Harvard Law School Forum on Corporate Governance網站刊出的文章。內容是ISS Corporate的這一篇報告介紹:https://www.iss-corporate.com/library/ai-in-focus-in-2025-boards-and-shareholders-set-their-sights-on-ai/ 

其中有幾個重點:

*會提供董事會監督揭露AI的公司比例,過去一年增加超過84%、而從2022年以來升高超過150%。而且是所有產業都增加。

*股東關於AI方面的提案,較2023年增加超過四倍,大多數都要求就影響的分析與揭露提供更多報告。

*對AI之審視,預期在2025年還會再加強,原因是對於相關問題的迫切性更高—比如在透明、負責、投資報酬率之間取得平衡。

AI可草擬董事會議事錄—但應該這麼做嗎?公開發行公司的注意事項-2025/08/14

Debebvoise & Plimpton在2025年 6月 17日刊出了這一則對AI與董事會會議之影響分析:AI Can Draft Board Minutes—But Should It? Considerations for Public Companies。

在視訊會議平台上進行人工智慧(AI)紀錄、轉錄及摘要的特色(簡稱「AI會議工具」)激增,使得很多公開發行公司考慮使用AI會議工具來協助草擬董事會和委員會議事錄。雖然AI會議工具提供一些實際效益,從風險監督、治理及控制視角來看,評估使用這些特色所伴隨的潛在風險則是關鍵。

關鍵考慮因素。以下是作者描述公開發行公司考慮在董事會和委員會會議使用這些類型的AI應用程式時,首先想到的某些重要考量因素。

2025年8月13日 星期三

【美國觀察】(1)SEC撤回ESG揭露及股東送案所研擬之規定;(2)2025年代理投票季的五大重點;(3)北美的財務長難以掌握財務人才短缺-2025/08/13

(1)SEC撤回ESG揭露及股東送案所研擬之規定

2025年 6月 16日 ESG Dive看載了美國對ESG揭露之轉變,要點有: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SEC)在6月12日的更新議程中宣布,取消這些法規的立法程序—要求加強揭露ESG和類似名稱的基金,改變股東提案及重新送案的流程。

*SEC上週撤回的這兩項規定是該機構於拜登時期提出的14項法案當中。隨著捲入的各州研擬接手此案並在法庭繼續為該規定辯護,今年春天SEC也終止在法庭為其氣候風險揭露規定辯護。

*在川普總統時代,ESG揭露規定被認為是拜登時代關於環境、社會與治理政策中最瀕危的法規。清單上的其他法規也遭到延後,包括勞工部允許退休基金經理人考慮ESG要素,勞工部最近宣布會撤回這項規定並重新制訂。

2025年8月12日 星期二

【南韓近期治理動態】(1)因為世代交替,南韓公司透過併購進行第三方繼任;(2)南韓財閥家族使用未上市公司兌現大量股利-2025/08/12

(1)因為世代交替,南韓公司透過併購進行第三方繼任

這是2025年7月8日在Chosun Biz網站刊出的報導,介紹了家族企業等接班繼任的困境與新趨勢。

南韓中小企業及新創公司部(Ministry of SMEs and Startups)最近宣布,沒有繼任人的資深執行長,成功地透過併購完成第三方的公司繼任。對第三方公司繼任需求的增加,是因為執行長不願將職位交接給下一代。

由於人口改變,中小型製造業執行長年齡超過60歲以上的比例,在過去10年間躍升2.4倍,佔總體的三分之一,造成想交班給下一代的中小企業數量激增。然而,很多公司卻放棄家族性繼任,原因是下一代不想接、下一代能力不足,或者不想把經營公司的重擔交給他們。

【南韓近期治理動態】(1)南韓新規定要對公司實施更嚴格的治理要求,並對股東有承諾;(2)南韓大修公司法引發投資與法律上風險之憂慮;(3)南韓修正商法,可能會增加行動主義者進入董事會之企圖;(4)修補南韓董事會推動價值的關鍵:ACGA秘書長的看法;(5)[南韓]政府加速公司治理改革-2025/08/12

(1)南韓新規定要對公司實施更嚴格的治理要求,並對股東有承諾

The Korea Times在2025年7月3日報導,南韓執政的共同民主黨和反對黨在7月3日通過商法修正案,旨在強化小股東權利,並抑制大股東影響。

在主要反對黨國民力量黨改變立場、同意法案後一日,修正案在國民大會上以272位議員中220位支持的比例通過。

該法關鍵調整之處是—擴大了公司董事受託義務範圍,從僅服務公司,改為服務公司和股東。在此修正下,董事現在被法律要求做決定時不只為公司利益(或者是公司大股東利益),還要考慮所有股東。

2025年8月11日 星期一

對2025年董事會議程的年中見解-2025/08/11

這是Ian Koplin所寫、2025年 7月 1日在Directors and Boards 刊出的文章”Midyear Insights for the 2025 Board Agenda”。

隨2025年接近,董事會面對著日益由(經濟、地緣政治、技術及監理)不確定所定義的經營局勢。外界呼籲董事不只要監控風險,還要就策略、轉型與領導事宜深入議合。

2025年8月10日 星期日

【東南亞相關報導】(1)東協區對永續報導採行統一的方法;(2)新加坡公司希望對小公司延後強制性氣候報導;(3)調查:超過三分之一的新加坡散戶投資人行使權利時遇到問題-2025/08/10

(1)東協區對永續報導採行統一的方法

The Accountant 在2025年 7月 3日報導,馬來西亞東協企業諮詢委員會(ASEAN Business Advisory Council,ASEAN-BAC)、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ACCA)與他們的伙伴—東協永續報導倡導合作組織(ASEAN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Advocacy Collaborative,ASRAC)宣布:對整個東南亞永續報導標準採統一的方法。

ASRAC聲明是在新加坡商業聯合會(Singapore Business Federation)舉辦的2025年東協大會(ASEAN Conference)上提出的,代表著ACCA、ASEAN-BAC Malaysia、亞洲永續金融機構(Sustainable Finance Institute Asia,SFIA)及馬來西亞亞太經合會企業諮詢委員會(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Business Advisory Council,APEC-BAC)的合作措施。

【歐洲氣候報導要求之轉向】(1)EFRAG要縮減歐洲永續報導標準至少50%的資料;(2)瑞士政府延遲永續報導修正;(3)公司、投資人倡議保留有意義的歐盟永續報導與盡職調查要求;(4)歐盟理事會對降低永續報導要求表態;(5)英國發佈永續和氣候報導準則提案;(6)歐盟執委會提議簡化永續分類法-2025/08/10

(1)EFRAG要縮減歐洲永續報導標準至少50%的資料

ESG Today 在2025年 6月 19日報導,歐洲財務報導諮詢小組(European Financial Reporting Advisory Group,EFRAG)針對其修訂歐洲永續報導標準(European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Standards,ESRS)的工作提出了報告初稿,作為歐盟針對公司調降永續報導和遵循負擔措施的一部份,該組織表示,在即將發佈的ESRS修正中,預期企業永續報導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CSRD)所要求的資料會減少超過一半。

雖然預期減少的資料量是以「50%以上」為目標,但EFRAG說他們相信此次修正仍會保住「CSRD核心目標的完整性」。

2025年8月9日 星期六

S&P 500公司非獨立董事之調查-2025/08/09

這篇由Alexander May與Bill Erlain合著、2024年6月27日在Harvard Law School Forum on Corporate Governance刊出的"A Survey of Non-Independent Directors at S&P 500 Companies",探討一個較少見的主題。以下分享其內容。

董事會組成,仍對上市公司而言是重要問題,因為投資人和其他利害關係人會評估其董事的技能、資格及背景。眾所周知,證券交易所之規定一般只要求董事會大多數成員是獨立董事。然而,在達成基本要求後,董事會有很大的自由度可選擇候選人,包括非獨立董事。

為了激勵獨立董事,必須將之放在聚光下-2025/08/09

這篇"To motivate independent directors, put them in the spotlight"是2025年7月7日在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刊出的文章。主要介紹George Yang 對獨立董事之研究和觀察。

很多國家要求上市公司的董事會要有獨立董事。這些董事要與公司無關係、不是經營團隊,不會參與日常營運、確保道德與有效的管理以外還要平衡利害關係人利益。不幸的是,監督者遇到眾多問題讓他們無法履行職責,經常可見。

眾多可能的理由之一,就是控制股東通常會獨立董事之提名施加巨大壓力、給予微薄的薪酬,讓他們毫無動機履行監督作為。缺乏經驗,也是一項原因,因為很多獨立董事是外行人、經營經驗不足。無論如何,他們的監督功能對於確保公司治理很重要。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會計學院的教授George Yang,試圖要解決這個問題。他調查了中國sunshine enforcement的效果—監理機關使用公共執法機制鼓勵獨立董事強化。這個概念是基於執行法律的透明度和公眾能見度增加,以增進問責性與遵循。

2025年8月8日 星期五

【多元性動態】(1)加拿大以新揭露規定來增進金融業的多元性;(2)性別指數顯示整個歐盟科技生態系統「比例不平衡」;(3)加拿大房地產、金融機構的高階管理層女性稀少-2025/08/08

(1)加拿大以新揭露規定來增進金融業的多元性

Firstpost 在2025年 2月 15日報導,加拿大在2月14日表示,將強制要求銀行、保險公司及其他金融機構揭露其董事會、高階管理職位方面的女性及少數族群數字。

在加拿大公報(Canada Gazette)上所宣布的這個措施,與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美國退出多元、平等與包容(DEI)計畫形成鮮明對比,其旨在對抗職場的種族主義、性別主義及其他歧視。

加拿大的規定目的是推動聘僱女性、少數族群、原住民與其他身心障礙者進入公司高層。

為何DEI措施在新加坡會有失敗的風險-2025/08/08

這篇是由Paulinet Tamaray所寫、2025年7月8日在HRD網站刊出的"Why DEI efforts in Singapore risk falling short: university professor"。探討在新加坡、甚至可以說在亞洲DEI失敗的一些觀察原因,是 James Cook大學Wang Pengji副教授的觀察。

強制要求的訓練、配額或多元性聲明或許有,但對文化、日常決策的影響未必清晰。

為了瞭解組織如何縮短這個落差,HRD Asia訪問了James Cook大學的Wang Pengji副教授,瞭解這些現象。

2025年8月7日 星期四

荷蘭研究揭示會破壞董事會網路安全決定的認知偏見-2025/08/07

這篇是由Kim Loohuis寫、2025年7月2日在Computer Weekly網站刊出的文章"Dutch study uncovers cognitive biases undermining cyber security board decisions"。有助於我們瞭解在網路安全方面董事會的偏見。

在與10位歐洲資安長訪談後,荷蘭開放大學的研究員Gulet Barre發現了令人憂慮的證據:董事會如何詮釋黃燈風險,存有認知偏見,而這就對資安長報告、董事會瞭解之間帶來了危險的鴻溝。

研究資安長與董事會溝通的Barre說,「思考就像開車。我們都知道綠燈、紅燈該怎麼做。但是黃燈呢?某些駕駛會加速通過、有些則是停車。黃燈的模糊性,顯示了資安長報告網路安全風險時會在董事會發生的事。」

董事會的網路風險:瞭解英國最新的網路治理實務守則-2025/08/07

FARRER & Co在2025年 6月 25日看分享了英國網路治理實務守則的新動態。

今年初,英國科學、創新與科技部(Department of Science,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DSIT)發佈了《網路治理實務守則》(Cyber Governance Code of Practice,the Code)。該守則的適用對象是中大型組織的董事會,旨在協助董事會層級管理網路風險。它設計成實務架構,協助將網路風險整合進現有的治理結構與決策流程裡。體認到網路韌性現在是良好治理的核心要素,該守則是英國政府更廣泛的網路治理資源套件的一部份,與現行的《董事會的網路安全工具包》(Cyber Security Toolkit for Boards)以及《網路治理訓練》(Cyber Governance Training)搭配提供。該守則將成為董事會成員參考的首要指引,並由以上兩項附加工具來輔助。

2025年8月6日 星期三

【一窺審計委員會的職責與挑戰】審計委員會最重要的6個責任-2025/08/06

這篇"The Top 6 Responsibilities of an Audit Committee"是Akram Krayem所寫、2024年10月9日在Governance Work刊出的文章。以下來介紹這六個核心責任。

壓力下的治理:董事會、吹哨人以及勇氣的代價-2025/08/06

IOL在2025年 6月 17日有一則Nqobani Mzizi所寫的“Governance under pressure: Boards, whistleblowers and the cost of courage“。

在公司治理理論裡,吹哨是一種高尚的行為。當內部控制、風險系統及道德計畫都無法偵查出錯誤行為時,它就是最後的警鐘。但在實務上,吹哨人通常要為他們的勇氣付出代價。他們會被貼上不忠誠的標籤、被孤立、報復、被默默地調職,或最糟的是被打壓至銷聲匿跡。在宣稱維護誠信與問責的董事會監督下還經常發生這種事,真是令人遺憾。

董事會通常會核准吹哨政策,並將之列舉在治理報告中。設立檢舉熱線、張貼道德海報以及鼓勵員工「看到問題就舉報」。但當第一通舉報電話發生後會發生什麼事?誰來跟進,或保護吹哨人。很多時候董事會將此責任授權給管理階層,並設想只要有政策就等於有效落實了。

2025年8月5日 星期二

董事會不能忽視的新興董事責任風險有那些?-2025/08/05

2025年 6月 16日Insider Media介紹了一則由David Brown與Steve Allen所寫的關於董事責任險的文章“What are the emerging D&O Insurance risks boards can’t afford to ignore?“。

董事與高階主管(D&O)保險一直以來針對公司傳統的風險提供保護,包括破產、監管審查及財務不當管理。但是在今日快速演變的風險局勢裡,這些基礎保障不再足夠。

許多尚未轉化成實際理賠案件的新興風險,正引起保險業者的注意,並且應該成為任何組織的優先事項,特別是上市公司。作為最終負責制定策略、文化和公司治理的個人,董事、高階經理人,與資深管理階層越來越受到嚴格的審視。他們所承受的責任範圍廣泛,並且持續擴張。

2025年8月4日 星期一

【IoD的問題】董事會的AI治理—下次開董事會時的重要治理問題(2)-2025/08/04

英國IoD網站在2025年6月26日刊出的"AI Governance in the Boardroom—The essential governance questions for your next board meeting"。這是第二部份。

【IoD的問題】董事會的AI治理—下次開董事會時的重要治理問題(1)-2025/08/04

英國IoD網站在2025年6月26日刊出的"AI Governance in the Boardroom—The essential governance questions for your next board meeting"這份文件,值得董事會思考AI相關問題。以下分成兩部分來介紹相關內容。

一開始介紹當董事會探索以下問題時,可超越遵循、朝向策略願景來思考:

*若AI系統透過去中介化、或其他結構性轉變,造成你的組織或營運模式過時,那該怎麼辦?會產生新的模式或宗旨嗎?

*組織當前的AI成熟度與準備度如何?你明白資料為何嗎,以及預測、生成與代理工具在營運部門是如何使用資料的嗎(包括透過第三方系統、或跨供應鏈與技術棧)?它們是如何被負責任使用的?

*若AI的能源需求和你的氣候承諾衝突怎麼辦?創造性的權衡方案是什麼?

*關於採用、整合與發展策略AI,你的風險胃納、資本和資源配置為何?針對整個企業生命週期,納入了什麼安全措施、實務及協議?

*你有從長期經營目標、策略優先事項及高層價值,來清楚陳述所有AI帶來的問題嗎?如何衡量與評估成敗?

*董事會有適當的技能與經驗,以支持有效監督嗎?需要改變董事會結構嗎?經營團隊與其他員工應扮演什麼角色?

*你有考慮如何評估投資報酬率嗎?比如,無論你是要積極部署AI的效率及生產力,還是作更徹底的企業轉型,你的計畫有全面考慮到效益、影響和風險了嗎?

2025年8月3日 星期日

2025年審計委員會調查-2025/08/03

"2025 Audit Committee Survey"是2025年8月1日在KPMG網站發表的報告。

KPMG為了更瞭解不確定性及顛覆對審計委員會(工作量、監督責任)之影響,調查了40位比利時及荷蘭的審計委員會成員與召集人。以下是該調查幾個重要發現:

Deloitte的審計委員會監督責任(C):審計、監督內部稽核、熱線-2025/08/03

“Audit committee oversight responsibilities”是在Deloitte網站刊載的文章,對審計委員會之功能有相當全面的陳述,部分內容還提供應考慮的問題,十分豐富。其主要項目包括財務報導、財務報導的內部控制、關係人交易、代理投票揭露、費用揭露、風險、企業風險管理、舞弊風險、網路風險、人工智慧、併購、永續性、審計(獨立會計師)、監督內部稽核、道德與遵循、熱線等。由於篇幅頗長,故挑選部分內容,再分為三次介紹。本部分為第三次,含審計、監督內部稽核、熱線。 

2025年8月2日 星期六

Deloitte的審計委員會監督責任(B):網路風險、人工智慧、併購、永續性-2025/08/02

“Audit committee oversight responsibilities”是在Deloitte網站刊載的文章,對審計委員會之功能有相當全面的陳述,部分內容還提供應考慮的問題,十分豐富。其主要項目包括財務報導、財務報導的內部控制、關係人交易、代理投票揭露、費用揭露、風險、企業風險管理、舞弊風險、網路風險、人工智慧、併購、永續性、審計(獨立會計師)、監督內部稽核、道德與遵循、熱線等。由於篇幅頗長,故挑選部分內容,再分為三次介紹。本部分為第二次,含網路風險、人工智慧、併購、永續性。

Deloitte的審計委員會監督責任(A):財務報導、財務報導的內部控制、風險、企業風險管理-2025/08/02

“Audit committee oversight responsibilities”是在Deloitte網站刊載的文章,對審計委員會之功能有相當全面的陳述,部分內容還提供應考慮的問題,十分豐富。其主要項目包括財務報導、財務報導的內部控制、關係人交易、代理投票揭露、費用揭露、風險、企業風險管理、舞弊風險、網路風險、人工智慧、併購、永續性、審計(獨立會計師)、監督內部稽核、道德與遵循、熱線等。由於篇幅頗長,故挑選部分內容,再分為三次介紹。本部分為第一次,含財務報導、財務報導的內部控制、風險、企業風險管理。 

2025年8月1日 星期五

【董事會評估parade】評估董事會時要問什麼問題-2025/08/01

這是2017年12月4日在Board Effect網站刊出、Nick Price寫的"What Questions to Ask When Evaluating Your Board"。以下來分享這些問題。

【董事會評估parade】如何衡量董事會:最佳實務、工具及方法-2025/08/01

這篇是2024年9月3日在Ideals Board網站刊出的"How to measure board effectiveness: Best practices, tools, methods"。以下分享一些內容。

2025年7月31日 星期四

【向AICD學習】不良董事長確認清單-2025/07/31

這篇是由Kath Walters所寫、2017年3月1日在AICD網站刊出的"The bad chair checklist"。

如果董事會混亂、公司績效下滑,那就要看看這份「不良董事長確認清單」。你可以診斷問題的根源嗎?如果你是董事長、或在聘任新的董事長,考慮以下事項可為董事會帶來最佳與最差品質的清單。

繼任:董事長的兩難或機會?-2025/07/31

這是Carlos P. Gatmaitan所寫、2025年 6月 15日在Daily Tribune刊出的“Succession: A chairman’s dilemma or opportunity?“。

事實上,這會在家族企業領域經常發生,很多家族企業都面對到繼任計畫的危機。

如此的兩難既不可避免、也高度個人性。對很多創辦董事長而言,特別是篳路藍縷地把企業拉拔大,交出董事會責任和執行功能不只是技術轉變—還是情感與心理掙扎。他們面對到的掙扎是:如何放下權力、傳承以及控制,同時又試圖確保能在他們離任後使企業持續繁榮。

2025年7月30日 星期三

研究顯示公司或許會在未改變實際薪酬下調整執行長薪酬比率-2025/07/30

 Phys.org在2025年6月 20日刊載了一則研究,由Holly Frew撰寫的文章“Study reveals companies may be massaging CEO pay ratios without changing actual pay“。

一份新的學術研究發現,某些美國公開發行公司運用聯邦法規的漏洞,讓其執行長對一般員工薪酬比率看起來讓股東更能夠接受,但實際上並沒有縮短執行長和一般員工間的薪酬差距。

高階經理人薪酬落差及股東反彈:英國投資人的策略風險-2025/07/30

AInvest 在2025年 6月 19日報導,英國執行長及其員工之間的薪酬差距擴大達到沸點,股東的不同意創紀錄新高,而且治理風險擴大。高薪中心(High Pay Centre)最近的資料顯示,富時350指數(FTSE 350)的執行長與員工薪酬中位數比率為52:1,較2022年的54:1微幅下降,但仍反映了系統不平等。對富時100指數(FTSE 100)公司而言,中位數升至78:1,甚至像美泰(Mitie) (575:1)與特易購(Tesco)(431:1)這樣極不平等的異常值。此數字不只是統計異常—顯示的是投資人不能再忽視的日益嚴重的治理危機。

不平等背後的資料

High Pay Centre的分析突顯了令人擔心的趨勢:有18%的FTSE 350公司執行長對員工薪酬中位數比率超過100:1,同時有9%公司在2025年面臨到股東反對高階經理人薪酬—較2024年增加250%。不同意的揚升反映了這個挫折—薪酬包裹常高於公司績效。比如巴克萊銀行(Barclays)的執行長Juan Ramón Sanz在2025年提出1430萬英鎊的薪酬案(較2024年躍升45%),相對於零售銀行獲利的停滯,引發了反彈。

2025年7月29日 星期二

【一窺提名委員會】提名委員會綜觀、角色及責任-2025/07/29

這是2022年9月27日在On Board刊出、Adam Wire所寫的"What is a Nomination Committee? (Overview,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何為提名委員會

提名委員會是由一批董事組成的,其責任是確定董事會職位的候選人。提名委員會通常是由董事長、副董事長、執行長和非執行董事與資深獨立董事共同組成。組織會選召集人負責:監督與管理提名委員會的整體運作及其決定。

【一窺提名委員會】提名委員會:定義、挑戰與最佳實務-2025/07/29

這篇是2024年1月28日在Board Portal刊出的"The Nomination Committee: Definition, Challenges, Best Practices"。以下分享其職責等面向的內容。

提名委員會是董事會內負責選任、評估與提名董事會成員和高階經理人的委員會。提名委員會是公司治理與董事會繼任計畫的基石。

2025年7月28日 星期一

執行長繼任默默出現的危機-2025/07/28

這篇是由Vibhas Ratanjee 所寫、2025年6月24日在Forbes刊出的文章"“You’re Not Ready”: The Quiet Crisis Of CEO Succession"。以下介紹一些內容。

執行長一職默默出現了迫切問題。2025年第一季就有646位美國執行長離職,創紀錄新高。根據Spencer Stuart,S&P 500公司的執行長任期從2021年11.2年降至2024年的8.3年。

領導人的週期在縮短。事實上,2025年臨時領導人的數量在激增。今年所有新任執行長之中有18%是臨時性,去年同期則僅為6%。

董事會如何制定取代執行長的備援計畫-2025/07/28

"Does your board have a backup plan for replacing the CEO?"是在Leadership Advisor Group刊出的文章。我們來看看作者列出的這些要點。

這個由董事會和外部專家合作制定的備援計畫,應該包含以下活動:

2025年7月27日 星期日

【AI與董事會治理】AI時代的決策-2025/07/27

這篇是由Michelle Thomson所寫、2025年6月25日在Directors and Boards網站刊出的"Decision-Making in the Age of AI"。以下分享一些內容。

演算法的盲點:機器做不到的事

董事必須敏銳意識到AI本身的限制:

演算上的偏見。AI系統是從人給的資料學習的。若資料本身就有偏見,AI不只會延續、還會加重。

精通AI的董事-2025/07/27

這篇"The AI-Savvy Director"是Cassandra Kelly所寫、2025年6月17日在Directors and Boards網站刊出的文章。讓我們看看要懂AI的董事需具備的條件。

生成式AI會有真正的影響與風險,因為其會推動、加速及遮掩決定。董事若只看眼前的事務,就會有錯過表面以下更深層的策略、道德營運影響。

2025年7月26日 星期六

【一窺薪酬委員會的任務】薪酬委員會:角色、最佳實務以及公司治理-2025/07/26

這篇是2024年1月21日在Board Portal刊出的"Remuneration Committee: Roles, Best Practices,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以下分享一些關於責任、資格條件等的內容。

薪酬委員會的主要責任是:監督、決定執行董事與高階主管的薪酬包裹。其包含決定本薪,再加上計算獎金、離職支付、固定薪資、績效基礎激勵、長期薪酬計畫,以及其他特殊安排。

薪酬委員會有幾項目標。其旨在:透過提供有競爭力、績效基礎的薪酬,招聘和激勵董事會成員。同時,他們也要確保薪酬政策公平且合理,而且符合公司績效與股東利益。

【一窺薪酬委員會的任務】薪酬委員會為何?定義、角色與最佳實務-2025/07/26

"What is the compensation committee? Definition, roles & best practices"是2023年4月13日在Diligent刊出,由Jessica Donohue所寫的文章。以下分享一些關於責任等面向。

薪酬委員會在做什麼?

薪酬委員會目的是發展高階經理人薪酬包裹,以激勵正確行為、讓公司朝向營運目標前進。

2025年7月25日 星期五

【一窺審計委員會的職責與挑戰】審計委員會的綜觀、角色和責任-2025/07/25

這篇是Josh Palmer所寫、2024年10月9日刊出的"What is an Audit Committee? (Overview,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以下分享審計委員會責任部分。

【一窺審計委員會的職責與挑戰】審計委員會的角色、責任、要求與規範-2025/07/25

這篇是2024年1月7日在Board Portal刊出的"Audit Committee 101: Audit Committee Role, Responsibilities, Requirements, and Regulations"。以下針對審計委員會的前五大職責進行介紹。

2025年7月24日 星期四

【董事會評估parade】評估董事會組成的一些技巧-2025/07/24

多元性對董事會效能而言很關鍵,但正確的組合不是偶然。這一篇由Michael Hickey所撰的"Tips for Assessing Your Board Composition",於2021年4月8日刊載於associations now網站,提出了一些建議與技巧。這個主題與最近越來越廣為人知的董事會組成、多元性有關,而且或許能延伸連結到董事會評估。以下分享一些要點。

ICD的第三方評估:切實可行的董事會評估關鍵-2025/07/24

這篇是Carlos P. Gatmaitan所寫、Daily Tribune 在2025年 6月 2日發佈的“ ICD’s third party evaluations: Key to practicable board assessments“。

身為公司董事學院(Institute of Corporate Directors, ICD)的講師,作者深受ICD創辦人兼榮譽院長Jesus Estanislao博士的精闢教導。在他眾多教誨中,董事會應銘記在心的有關於遵循、績效與永續的三大主題,這些對於脫穎而出取得長期成功不可或缺。

簡單、明瞭、真實…在今日滿有衝勁且日益複雜的經營環境裡,董事會的角色從未如此重要,人們對它空前期待,對策略方向、管理和監督功能的期許也持續上升且勢不可止。為面對此不可避免的挑戰,務實的董事長轉而訴諸董事會評估及第三方評估,當作成熟治理架構的必要組成部分。

2025年7月23日 星期三

五個最大的ESG挑戰,以及如何克服-2025/07/23

這篇是由Donald Farmer所寫、2024年7月29日在TechTarget刊出的"5 top ESG reporting challenges and how to overcome them"。以下來分享這五個挑戰。

儘管有越來越多的公司採取最佳實務作法,但是很多在其永續報導措施上,還是面對到重大挑戰。本文就是要找出最重要的ESG報導挑戰,並提供實務建議。這些挑戰未必是按重要性排序的,而是按ESG報導流程—從資料蒐集開始、之後分析,再到溝通ESG進展和對利害關係人的風險。此結構的目的是:確保讀者能全面瞭解ESG報導流程,以及如何克服最大的困難。

FTSE公司從年報中刪除DEI-2025/07/23

這是The Observer 在2025年 6月 9日刊出對年報中DEI報導之變化的觀察。

在George Floyd謀殺案引發黑命貴(Black Lives Matter)抗議及公司之間急於倡導多元性經過五年之後,《觀察家報》(The Observer)的年度報告分析顯示,大多數富時100(FTSE 100)指數公司提及「多元、平等與共融」(DEI)的次數急遽下降。

比較2023與2024年85家公司年報,提及DEI的總次數及包含該片語與變通說法的頁數平均下降超過16%。再者,環境、社會與治理(ESG)及提及該術語的變通說法之次數下降了22%。

資料顯示,一大片橙雲飄過大西洋,籠罩英國董事會。自重掌總統大位以來,川普試圖從聯邦文件中塗抹這兩個縮寫詞彙,並威脅針對不這麼做的公司採取法律行動。他的政府正斥資200萬美元,調查DEI政策是否造成飛機失事。

2025年7月22日 星期二

資安長可如何談論網路安全,使其對高階經理人發揮作用-2025/07/22

這篇是2025年5月5日在 Help Net Security刊出、Mirko Zorz所寫的"How CISOs can talk cybersecurity so it makes sense to executives"。

多年來,資安長難以讓董事會瞭解安全。很多會感覺被忽視或誤解。但隨威脅增加、規定加嚴,這件事在轉變。董事會現在期待資安長要說他們的語言:風險、金額以及影響。

以下是安全領導人可在現實世界中使用的一些技巧,讓董事會能認同網路安全。

跳脫審計委員會:為何資安長需要專屬的董事會時間-2025/07/22

CSO 在2025年 6月5 日刊出這則由Rosalyn Page所寫的“ Get out of the audit committee: Why CISOs need dedicated board time“,觀察資安長和審計委員會、董事會之間的關係和變化。

董事會給資安長(CISOs)足夠時間的情況短少,如此有限的參與導致組織沒法準備來完全瞭解和管理企業風險。根據Advanced Cyber Security Center(“ACSC”)的報告,網路安全議程的時間經常限於每季的委員會會議和每年的全體董事會會議。

在實務上,這意味大多數資安長在董事會風險、審計或技術委員會議的擁擠的議程上只獲得15至45分鐘的時段,而在董事會年度會議上的時間也相仿。

IANS Research講員與Bedrock Security安全長 (CSO) George Gerchow表示:「網路議題通常在日曆上開始時為一小時,然後被壓縮到半小時,有時候若是15分鐘則算你走運,整件事只能說糟糕。」

2025年7月21日 星期一

[英國]組織可如何準備新的舞弊預防措施-2025/07/21

這是Olivier Cornet所寫、Accountancy Age 在2025年 6月 2日刊出的“ How organisations can prepare for the new fraud prevention measures“。

這帶給公司、會計團隊及其顧問全球性以及本地的效應。歐盟已加強金融和非金融組織的法律,涵蓋領域比如吹哨人保護和反洗錢。

在法國,沙賓第二法案(Sapin II)就是一個好例子。該法案要求某些法國公司有義務採行公司遵循計畫以遏阻貪腐。

在英國,作者認為未來12個月有兩項別具意義的新發展;ECCTA以及所謂的「UK SOx」。兩項法律都會提高必要的透明度水平。

2025年7月20日 星期日

2025年7月19日 星期六

【向AICD學習】開始當董事長的重要步驟-2025/07/19

這是Elise Shaw所寫、AICD在2024年11月1日刊載的"Essential steps to getting started as a chair"。以下分享一些要點。

首次開會之前

一旦你擔任了董事長,就應該在第一次開會前大膽地做一些事。

【向IoD學習】你的董事長是董事會首席...還是就他說了算?-2025/07/19

"Is your chair first among equals…or just first?"是IoD在2025年6月19日刊出、由Kahumbya Bashige所寫的文章。值得董事長、與董事長往來的人瞭解。

我們多常看到或聽到董事長認為他們可凌駕於大多數董事之上,或是決定最終的拍板人?

這通常是因為誤解了董事長的角色,或者當董事會被授權但沒有充分的監督制衡。這件事若發生,董事會就會有失能、人治而非法治的風險。

雖然整個董事會共同分擔治理責任,但董事長佔重要的領導職,但不是因為其權力、而是影響力。有效的董事會治理會視董事長是主持人—實現合作並從最高層定調,而不是指揮官或最終決定者。

2025年7月18日 星期五

新興經濟體中的董事會須提的十個問題-2025/07/18

INSEAD Corporate Governance Centre與Heidrick & Struggles and BCG合作,審視了董事會如何回應日益複雜的一系列問題。對於這份有關新興市場董事會效能和永續性的新報告,針對全球444位董事和執行長做了調查—其中有112位是來自於新興市場,另外還有一系列區域性的圓桌論壇。該報告顯示了,這些挑戰對新興市場董事會而言是複合的。這很大一部份是因為其公司的特殊環境:營運環境的現實,包括較不成熟的監理環境和仍在發展的治理實務。

在不確定的全球經商環境下的董事會領導力-2025/07/18

這篇"Board Leadership in an Uncertain Global Business Environment"是Rohan Williamson所寫、2025年6月19日在International Banker網站刊出的文章。以下分享一些觀點。

董事會的角色就是擔任管理階層的顧問和監督者,不過在動盪的環境裡,日益受到營運複雜性的挑戰—持續變動的跡象沒有緩下來的感覺。因此,董事會必須要更注重管理不確定和風險。

最近幾年,很多公司主要的不確定來自於網路安全、氣候變遷、社會問題、AI、全球政治不穩定,以及最近變動的全球局勢和國際貿易、地緣政治關係。各產業的董事會都被迫要調整角色,因應這些變動。本文就是要檢視—董事會如何回應這些發展,並探究在此新環境下,全球董事會領導持續變化的責任。

2025年7月17日 星期四

【Diligent】董事會評估問卷問題的範本,以及必須讀的實施指引-2025/07/17

這篇"28 sample board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questions and a must-read guide for implementation"是2025年2月4日在Diligent網站刊出、由Meghan Day所寫的文章。以下分享一些內容。

2025年7月16日 星期三

研究發現,將ESG相關詞彙加入基金名稱會有助於資金流入-2025/07/16

Luxembourg Times網站在2025年4月17日報導,歐洲的ESMA在4月10日公布的一項分析顯示:更改名稱並納入ESG詞彙的基金,次年的資金流入量平均會增加8.9%。此上升對於加入環境詞彙(如綠色、氣候或影響力)的基金而言會特別顯著,其資金流入甚至躍升16%。

隨著歐盟採取行動阻止漂綠之際,基金撤銷其名稱中的氣候主張-2025/07/16

Climate Home News在2025年 6月 3日報導了歐洲的新趨勢。

根據新的分析顯示,歐盟抑制漂綠行為的新規定於五月下旬生效,而從一年前開始,金融公司已由上百個基金名稱中,撤下了像ESG(環境、社會與治理)與「永續」之類的用語。

歐盟證券及市場管理局(European Securities and Markets Authority,ESMA)的規定指出,名稱中帶有特定永續或環境相關用語的基金,不能投資其營收有相當比例來自於煤炭、石油、天然氣或高污染性的電力公司。

2025年7月15日 星期二

IFRS說,多個司法管轄區朝向使用ISSB的永續報導標準-2025/07/15

2025年6月12日在ESG Today刊載,IFRS基金會公佈了有36個司法管轄區已採行、或將要採行IFRS 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 Standards (ISSB Standards),其中有17個已決定使用該標準的方法。

此宣布象徵:過去幾個月朝向ISSB基礎永續要求擴張的持續進步,在2024年十一月的報告顯示為30個司法管轄區、2024年五月的報告則為超過20個。

73%的G20公司正尋求永續確信-2025/07/15

Accountancy Age 在2025年 5月 16日報導,根據國際會計師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ccountants, IFAC)與美國註冊會計師協會(AICPA) & 特許管理會計師協會  (CIMA)最新的五年分析,世界最大公司越來越多尋求永續報告的外部確信。

2023年版《現狀:永續揭露與確信》 (The State of Play: 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 and Assurance)顯示,在G20司法管轄區內的大公司,其中73%會聘請第三方針對至少部份的永續報告進行確信—高於2022年的69%,且比研究的第一年2019年的51%上揚。

最常見的確信資訊持續是溫室氣體排放,經常構成公司開始實施確信的起點。

2025年7月14日 星期一

科技主管要進董事會需具備的關鍵技能-2025/07/14

這一篇“ Key skills tech leaders need to secure a board seat“是由 Ouellette & Associates Consulting執行長Dan Roberts在主持Tech Whisperers podcast時訪問Rona Bunn、以及訪問後的一些心得。Rona Bunn是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rporate Directors (NACD)的資訊長,負責數位層面的協調,以及資訊科技、資料與數位經驗事宜。相關內容於2023年7月7日刊載於CIO網站上。以下分享部分我感覺有趣的內容。

董事會技能矩陣的範疇持續擴展-2025/07/14

這篇是Directors and Boards 在2025年 6月 5日刊出、由Bill Hayes所寫的” The Ever-Expanding Scope of the Board Skills Matrix”。

這句話聽起來有點陳腔濫調,但我們都知道,就算是陳腔濫調也不見得不是真的。

當你與Tamar Elkeles博士對談時,就證明了這個說法,她是Glimpse Group的董事與治理委員會召集人、OpenSesame的董事與薪酬委員會召集人、East Wind Advisors的高級顧問。她表示,在過去五年間有幾項技能已成為董事會技能矩陣中十分關鍵的要素,而這正反映出技術、治理與董事會期望的變化。這些技能包括數位素養(例如瞭解數位技術、網路安全與資料分析)、監理知識(特別是像資料保密、勞動法規與公司治理),以及人力資本。藉此董事可獲得專業能力,以吸引並留任頂尖人才、投資員工發展,和促進高績效與生產力的文化。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印度]Sebi針對負責任使用AI與機器學習,提出五點規定手冊-2025/07/13

2025年 6月 21日New Indian Express報導,印度市場監理機關—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Board,Sebi)公布了一份諮詢文件,針對在證券市場負責任使用人智慧(AI)與機器學習(ML),提出了五點監理架構。此指導方針定義了程序和控制制度,以確保負責任的使用、透明、公平、資料安全與風險控制,旨在平衡創新與投資人保護。

提議的指導方針涵蓋了幾個關鍵參數,包括治理、投資人保護、揭露、測試架構、公平與偏見,以及資料保密和網路安全措施。證券交易所、券商以及共同基金依各種不同目的正廣泛使用AI與ML工具,比如監控、社群媒體分析、訂單執行、認識你客戶(KYC)處理以客戶支持。

【新加坡近期發展】(1)新加坡推動的董事會多元性遠超過性別;(2)新加坡前百大上市公司女性董事比例已超過25%;(3)MAS在新風險(包括AI)之中審視公司治理守則;(4)[新加坡]發布給提供永續報導訓練者的指南-2025/07/13

(1)新加坡推動的董事會多元性遠超過性別

這是2025年6月13日在The Straits Times刊出的報導,分享最近新加坡多元性提升的目的。

現在新加坡683個已登記、被稱為公益機構(Institutions of a Public Character,IPCs)的慈善機構,其董事平均年齡為56歲,而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董事平均年齡為59歲。

但進一步關注Council for Board Diversity報告裡的這些數字,可以看到多元性因素不只是性別。

在接受The Straits Times的訪談裡委員會共同主席Goh Swee Chen說,「委員會一開始的確是針對性別。我們知道這還沒完全達成,但我們現在也想要拓展定義,超越性別,而關注其他多元性面向。」

該委員會是要推動公、私、第三部門組織所有董事會的多元性提高,目的是至少要讓女性董事達30%。

對上市公司而言,時間表是到2030年達成自願性的目的。

Gan指出,新加坡公司董事會在年齡上現在越來越多元了。

這部分是因為2023年新規定的影響,其表示在同一家公司服務超過9年的董事,就不再被視為獨立。

雖然前百大上市公司所有董事之平均年齡仍是61歲,但2024年初任董事的平均年齡,已降至55歲。

Gan說,「讓董事變年輕不是目的本身,但他們可以為新領域、新技術等帶來嶄新的觀點和知識。」

但董事平均年齡也不太可能一次下降太多,比如降到35歲。他說,「有時候,我們看到有非常年輕的高階經理人或新創公司創辦人,我們認為他們真的是很棒的董事。但他們在工作上十分忙碌,或許無法投入董事會職責所需的時間。因此總是有點難辦。」

雖然有所進展,但委員會也指出,上市公司裡有31%公司仍是全男性的董事會。

在前百大上市公司裡,這個比例降至9%。其中有5個董事會過去十年都只有男性。

Goh說,「...我們傾向使用胡蘿蔔而非棒子...你想要看到的過程是,人事決定可釋放人才,對他們而言是自然的事。」

另一位共同主席Gan Seow Kee則說,公司維持全男性董事會的理由很多。他說,「他們想維持現狀,特別是一家傳統的公司、創辦人非常堅持誰適合他們的董事會。」

某些公司也需要瞭解具多元資格人選的廣大人才庫,並加以活用。「相對於靠自己的朋友、朋友的朋友,他們可擴大人選搜尋範圍到專業招聘機構,或其他人脈場合。」

Gan也說,要求性別配額不是新加坡要做的方法,縱使會存在一些全男性的董事會。

「我的看法是,或許配額在短期內會拉高數字,但我不確定長期是否能延續下去。這也會造成意想不到的後果,因為公司只想要遵循。他們想要方格打勾,並非真正瞭解多元的價值。」

Gan說,多元性應該要是績效導向且自願的,公司會採行它是因為瞭解其價值。

「我們倡導績效導向的多元性,因為我們相信多元性在適當善用包容下,會強化董事會及組織績效。」

Goh還說:「我們不會認為達成目標就完成工作了。最終目標是,我們要人們接觸到既有的機會。」

Gan同意說,「這必須是文化的一部份,不只是董事會層級、還有整個組織。多元性要成為他們思考、生活的方式。」

資料來源:https://www.straitstimes.com/business/companies-markets/singapores-push-for-diversity-in-boardrooms-expands-beyond-gender


(2)新加坡前百大上市公司女性董事比例已超過25%

這是2025年5月31日The Straits Times網站報導新加坡最新董事會多元性進展。

一份在5月30日由Council for Board Diversity公布的報告發現,新加坡交易所主板裡的前百大上市公司,其中董事會內的女性比例在2024年已達25.1%,呈現跨年向上趨勢。

這不只是達到了25%的目標,也超前預期進度。

這是一個巨大進展,因為2013年時女性董事比例才7.5%,2023年時數字達到23.7%。下一個目標就是在2030年底以前達到30%的目標。

所有上市公司整體的女性董事比例,在2024年是18.1%。

該委員會在聲明中說,「受到監理措施所鼓舞,刺激了董事會定期更新,有615家公司在過去十年間任命了大批新任董事(310位男性與女性),提高了董事會性別多元性及豐富董事會人才庫。」

在2023年公布的新規定表示—董事若服務超過9年,就不再被視為獨立。公司必須在2024年四月以前調整其董事會。

不過,現在還是有31%的上市公司是全男性的董事會。在前百大公司裡此類董事會只剩下9%。雖然有四家這種公司過去至少任命了一位女性董事,不過有五家公司超過十年維持著全男性的董事會。

2024年上市公司內擔任領導職的女性董事,比例為13%,即擔任董事長,或審計、提名與薪酬委員會召集人。較2023年的11%進步。

不過,還是需要做很多工作—僅8%的上市公司是女性的董事長。報告說,「需要有意識地推動這些措施,以便強化有經驗女性董事的人才庫,讓她們當委員會召集人與董事長。」

資料來源:https://www.straitstimes.com/business/companies-markets/women-directors-make-up-over-25-of-the-boards-of-spores-top-100-listed-firms


(3)MAS在新風險(包括AI)之中審視公司治理守則

TNGlobal在2025年6 月3 日報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MAS)在5月29日宣布公司治理諮詢委員會(Corporate Governance Advisory Committee,CGAC)將在新興風險(比如人工智慧(AI))之中審視公司治理守則。

MAS在聲明中說,此次審視要鞏固上市公司公司治理和揭露的現行良好實務,並協助股票市場審視小組(Equities Market Review Group)正在進行的工作。

CGAC在兩個子委員會支持下,將向產業利害關係人就公司治理守則審視進行諮詢與議合。

第一個子委員會將考慮相關措施以促進公司治理守則更有意義的實行。

這包括針對以符合公司營運脈絡(比如其規模與產業)的方式實行公司治理守則條文,提供額外的指引與實務案例。

第二個子委員會將考慮新的公司治理守則內關於企業文化、董事會效能以及新興領域(比如AI)風險管理的條文或指引。

這些強化旨在強化董事會能力,以帶領公司通過今日快速演變的局勢,同時持續維護長期股東價值。

進入第三任期的CGAC,是由Jurong Engineering Limited董事長Bob Tan擔任召集人。

當前CGAC的成員Swan & Maclaren Group執行董事長Robert Yap、TSMP法律事務所的聯合管理合夥人Stefanie Yuen-Thio會分別領導兩個子委員會。

「在與股票市場審視小組措施一致以強化新加坡股票市場下,CGAC將審視公司治理守則以維持其相關性,並確保其揭露要求對於大型、中小型上市公司的現有股東和潛在投資人都是有意義的。」

CGAC的召集人Bob Tan說,「目標是確保我們的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上更透明、有吸引力,而不會因無謂的報導指引或要求而施加了不必要的過度負擔。」

MAS(金融監督)的副局長Ho Hern Shin說,維持高標準公司治理是維繫投資人信心的關鍵。

「除了股票市場審視提案以外,公司必須持續維持強健的治理實務,並提出有意義的揭露,使利害關係人資訊充足。」

 她說,「CGAC成員的多元專業,在強化公司治理架構上扮演關鍵角色。我十分期待其建議。」

MAS也表示也感謝CGAC前兩任召集人、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董事Bobby Chin,還有CGAC過去的所有成員—他們的專業與寶貴貢獻,都為委員會下一階段工作建立了強健的基礎。

資料來源:https://technode.global/2025/06/03/mas-to-review-code-of-corporate-governance-amid-emerging-risks-including-ai/


(4)[新加坡]發布給提供永續報導訓練者的指南

The Business Times 在2025年 5月 19日報導,永續報導的訓練單位如今可參考新的指引手冊(guidebook)以契合國際永續準則理事會(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 ISSB)的標準來設計他們的計畫與課程。

會計與企業管制局(Accounting and Corporate Regulatory Authority, Acra)在5月19日發表名為《永續報導知識體系》(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Body of Knowledge, SR BOK)的指引手冊—旨在提供關於ISSB標準的必要知識,提供訓練的單位可使用這些知識為參與永續報導的專業人員研擬計畫。

去年九月,新加坡證交所監管公司(Singapore Exchange Regulation)命令新加坡上市公司從本會計年度起提出契合ISSB的氣候相關揭露。

Acra說:「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逐步揭露氣候相關資訊以滿足利害關係人期待,新加坡需要建立人才管道以便達成足堪承接永續報導角色的專業人員其日益增長的需求。」

此指引手冊目標是使得專業人士在溫室氣體會計上具備實作的技巧及能力,以及永續性與氣候報導,從而能夠承接專門編製永續報告的角色。

Acra說:「提供培訓者應該參考SR BOK來設計專門課程。這有助於確保不同培訓者的訓練計畫深度保持一致性」。然而,儘管手冊是培訓單位設計課程的基礎,他們可以靈活地重新建構內容並納入相關主題以解決特定的學習需求。

也向訓練提供者展示關鍵概念應用的個案研究。

Acra還說,正在與新加坡精深局(SkillsFuture Singapore)合作,提供符合該指引手冊訓練計畫的資金支持。

該指引手冊的主題涵蓋了重大性評估、氣候轉型計畫以及確信。

Acra說,該訓練手冊已經過50個以上的主要產業利害關係人證實有效,包括公司報告的編制者、確信提供者、專業機構以及訓練提供單位。

訓練提供單位諸如新加坡特許會計師協會(Institute of Singapore Chartered Accountants)以及包括南洋理工大學、淡馬錫理工學院等數個高等教育機構承諾讓他們的訓練計畫契合本指引手冊。

Acra說:「這種契合(alignment)會強化全面性訓練計畫的推展以建立永續報導之能力、創造一個強大的人才管道足堪準備氣候相關揭露事項及鞏固新加坡永續報導的生態體系。」

資料來源:https://www.businesstimes.com.sg/esg/guidebook-launched-sustainability-reporting-training-providers


2025年7月12日 星期六

【網路治理】(1)董事會有效議合網路安全的策略;(2)網路治理:對資訊安全監督與責任更高的期待-2025/07/12

(1)董事會有效議合網路安全的策略

這一篇"Empowering cybersecurity leadership: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Board engagement",是由Claire Nuñez與Jennifer Szkatulski所寫、2023年11月13日刊載於Security Intelligence網站。以下分享一些內容。

根據Harvard Business Review,僅47%的董事會成員會定期與資安長議合。這凸顯了在網路安全現況及董事會認知之間,存在巨大落差。董事會在網路危機方面是很關鍵的,因為他們所做的決定,是受到客戶、公眾,現在還有監理機關進一步要求的。

Cost of a Data Breach Report 2023的證據顯示,網路攻擊與資料外洩的成本逐年提高。在2023年,資料外洩成本自2020年以來增加15.3%。許多組織的受攻擊面也因數位轉型措施而增加。

【資安長觀察】(1)當組接納策略安全領導時,資安長角色就會延伸出網路安全領域;(2)資安長管理董事會網路安全關切的劇本-2025/07/12

(1)當組接納策略安全領導時,資安長角色就會延伸出網路安全領域

Cybersecurity News在2025年 6月 2日報導了一份研究結果,一窺資安長的轉型以及該分析中所區分出來的三種資安長類型。

資安長角色的傳統邊界正在快速消解中,因為組織認識到網路安全領導力的策略價值,不只在技術保護。

一份針對多個產業、超過800位資安長的全面性分析顯示:大多數安全高階經理人都經驗到前所未見的責任擴張,涉及到的領域比如企業風險管理、更廣的安全功能、IT監督以及數位轉型措施。

此演變代表,組織如何認知網路安全領導力、從純粹技術功能轉移到策略業務實現者,有著基本的轉變。

2025年7月11日 星期五

提高董事會效能的四個步驟-2025/07/11

這篇由Paul Washington與Merel Spierings合寫、2024年2月26日於Directors & Boards刊出的"Four Steps Toward Increased Board Effectiveness"。裡面探討董事會效能,也提到一些董事會評估,值得與先前我們的一些介紹分享一起參考。以下分享這四個步驟。

根據最近針對超過600位長字輩主管的調查,僅29%認為他們的董事會效能優異或不錯;大多數都說普通。在這些受調查者裡,希望董事會輪替率能更高:34%認為有兩位董事需更換、34%說三位以上董事應該更換。

但近期就換董事,是不智且不務實的。而在縮短董事會效能落差上,管理階層其實可以發揮領導性的作用,以不那麼激烈的方式進行補救—如此就能利用、而非喪失公司董事會經驗的深度與廣度。

董事會效能:見解、挑戰及技術的角色-2025/07/11

Barnett Waddingham在2025年 5月 20日刊出了這一篇“ Board effectiveness: insights, challenges, and the role of technology“。

在今日嚴格的監理審查、利害關係人期待不斷演變及日益複雜的營運環境下,董事會在形塑組織長期發展軌跡方面扮演關鍵角色。不管在公司、慈善組織或運動機構,董事會被要求展現真正價值、培養問責制及推動永續績效。此轉變反映在英國2024年公司治理守則中,它強調透明、運作良好的董事會是有效能組織的核心。

今日真正具有效能的董事會評估應該包含關鍵要素、監理要求以及常見的挑戰。它也應該涵蓋如何重塑評估流程的技術。讓我們進行以下的深入探討。

2025年7月10日 星期四

投資人看AI監督:委託投票告訴我們什麼?-2025/07/10

這篇是由Lindsey Stewart與River Meng合寫的"Investor Views on AI Oversight: What Do Proxy Votes Tell Us?",2025年5月30日Harvard Law School Forum on Corporate Governance網站刊出。以下分享調查重點:

關鍵的觀察有:

*本研究審視了美國公司15個股東議案,內容是關於AI使用之監督及透明。

*平均來看,對AI議案的股東支持,超過對其他環境與社會(E&S)議題之提案。

*這15個AI議案調整後的平均支持率為30%,幾乎2024年是400個E&S議案支持率(16%)的一倍。有7個重大議案,平均支持率甚至較2024年的107個重大E&S議案還高。

*15個議案裡有12個是來自於五大科技公司:Alphabet、Amazon、Apple、Meta Platforms與Microsoft。

*4個最成功的AI議案,是來自於2家公司的2個共同問題:錯誤資訊或假訊息。公司是Meta和Alphabet。

*隨著E&S主題日益普遍,美國與歐洲的資產管理公司卻對AI議案投票採不同的方法。

*前20大美國資產管理公司的AI議案平均支持率是30%,只有15家歐洲同業的77%的一半不到。在重大議案的差距比較小。

*在美國,BlackRock對15個議案只支持了1個,State Street與Vanguard則是都不支持。Fidelity、MFS與Principal是美國最支持AI提案的(均超過70%)。

*在歐洲,Allianz GI、Amundi、Candriam與Nordea對這15個議案全部支持。支持率最低的歐洲資產管理公司也有43%。

2025年公司需準備的首要代理投票趨勢-2025/07/10

Enterprise Times在2025年 5月 22日刊載了這篇由Jonathan Smalley寫的“Top proxy voting trends for companies to prepare for in 2025“。

隨著2025年股東會季節正全面展開,公司需要為今年預期出現的趨勢做好準備。股東與董事會之間在多元、平等與共融(DEI),環境、社會與治理(ESG)議題上的歧見日益加深,還有對大科技公司的審查力道加增。

例如,股東決議變得越來越分歧,目前的平均支持率處於歷史最低水準。在2021年,支持股東決議全球約為40%,但此趨勢持續降至去年的20.6%。

2025年7月9日 星期三

【亞洲近期趨勢】(1)Diligent稱亞洲股東行動主義創紀錄新高,推動公司治理改革;(2)CGS International:東協對齊ESG的指數表現優於傳統基準;(3)南韓外部董事制度因缺乏商業專業知識而受到究察;(4)[新加坡]發布給提供永續報導訓練者的指南-2025/07/09

(1)Diligent稱亞洲股東行動主義創紀錄新高,推動公司治理改革

Diligent在2025年 5月 27日報導,亞洲股東行動主義達歷史新高,2023至2024年間有超過200家公司被鎖定,高於2021年的134家,這反映公司治理和股東參與在整個亞太區漸趨重要。Diligent發布的《Diligent 市場情報:2025年亞洲股東行動主義》(Diligent Market Intelligence: Shareholder Activism in Asia 2025)報告,對該區主要行動主義趨勢提供全面分析。

根據該報告,日本已崛起為廣大亞洲市場最活躍的力量,2024年行動主義者提出了108項倡議,比2018年增加74%。儘管2025年第一季市場動盪突然改變了全球許多其他市場的路線,但日本很大程度與此類動盪絕緣,在三個月期間發起了19個新倡議。

南韓也是行動主義者忙碌的市場,2024年有78項公開倡議,很多人認為這一年是分水嶺。較2018年16項以及2019年僅8項倡議明顯增加,儘管2025年第一季變動的政治局勢似乎對整體活動有所影響。

2025年7月8日 星期二

【AI與董事會治理】董事會可如何協助管理AI風險與機會-2025/07/08

2023年11月20日在governance intelligence網站上刊出了一份Rich Harper與Travis Wofford合寫的"How boards can help manage AI risks and opportunities"。開頭便指出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rporate Directors (NACD)有一份調查顯示:雖然有95%的董事知道AI未來對他們的企業有很大的影響力,但僅28%指出董事會會定期討論AI相關的議題。

最重要的是,董事會評估AI帶來的風險與機會,並建立程序來處理AI的相關問題—從董事責任保險,到監督管理階層採用和實行AI之責任。這會是最重要的原因是:政府法規與揭露要求已迫在眉睫了。

強健的AI領導力如何成員負責任採行的關鍵?-2025/07/08

這篇"How can strong leadership on AI be the key to responsible adoption?"是2025年6月11日在EY網站刊出的文章,由Even Vinge所寫。以下分享一些他們對北歐公司的調查及觀點。

這篇文章是從Responsible AI Pulse Survey 2025結果所整理的觀點,該調查是由EY在2025年三至四月做的,要更瞭解長字輩主管如何處理負責任的AI。該研究調查了975位高階經理人,包括執行長、財務長、資訊長、技術長、行銷長、人資長及風險長,所有人在組織內都負責AI相關事宜。

對北歐的研究發現,反應了全球資料之中的一些趨勢,其中由超過120位來自於丹麥、瑞典、挪威與芬蘭的長字輩主管分享意見。另外也參考了EY的AI Sentiment Index and the Reimagining Industry Futures Study的見解,此研究就領導人準備、消費者期待以及變動中的AI治理局勢,提供了多面向的觀點。

【AI與網路安全趨勢】(1)EY調查:採行AI的腳步快過治理,但長字輩主管的風險意識還是頗低;(2)AI與網路安全對董事會組成的演變;(3)網路風險現在是全球公司最主要的名譽風險-2025/07/08

(1)EY調查:採行AI的腳步快過治理,但長字輩主管的風險意識還是頗低

這是2025年6月4日刊出的"EY survey: AI adoption outpaces governance as risk awareness among the C-suite remains low",介紹EY最近的調查。重點有:

*僅三分的一的公司會對當前的AI模型有負責任的控制,但近四分之三已將AI納入全組織的措施

*平均有一半長字輩主管跟消費者一樣擔心負責任的AI原則

*執行長對於AI風險之擔憂,高過其他高階經理人

2025年7月7日 星期一

(1)降級:英國FRC修訂2026年英國盡職治理守則;(2)英國盡職治理守則最近的改變:簡化報導並強化彈性-2025/07/07

(1)降級:英國FRC修訂2026年英國盡職治理守則

這是2025年6月3日在Minerva、關於英國FRC要修訂盡職治理守則的訊息。

Financial Reporting Council (FRC)公布2026年英國盡職治理守則(Stewardship Code 2026),希望強化報導以「展現高品質的盡職治理」及「支持經濟成長和投資」。

不過FRC在對盡職治理的定義去除了參考「環境與社會」,引發利害關係人的批評。

新守則版本會在2026年1月1日生效,更新版守則第一波是用者會在2026年的春季。

[南非]保持領先的治理趨勢:第五版公司治理守則的主要變化-2025/07/07

Cliffe Dekker Hofmeyr在2025年 4月 16日刊載了由Yaniv Kleitman與Roxanne Bain合寫的“Staying ahead of governance trends: Key changes in the draft King V Code“。

摘要

*南非具有影響力的公司治理守則―《國王法則(King Codes)》持續演進,以因應企業、監理與社會情勢之變化。

*最近公布的第五版公司治理守則(King V Code)草案進行更新,為了強化治理實務的明確性、可用性以及攸關性。

*鑑於展現健全治理、維持可信度以及創造長期價值的重要性,各種規模與產業的公司都應該瞭解這些變動。

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

溝通包容與多元目標時最常犯的錯誤-2025/07/06

這篇是2025年6月5日在SHRM網站刊出、由Aaron Teitelbaum寫的"Top Mistakes Made in Communicating Inclusion and Diversity Goals"。

根據SHRM的CHRO Priorities and Perspectives報告,有超過一半的人資長(55%)說,預估更多公司會在今年大幅縮短、取消包容與多元(I&D)措施。

Pragmatic Diversit的創辦人與主持人Janet M. Stovall說,「溝通失誤會傷害內外在的品牌信任。對內,會造成員工投入度下降、懷疑及背叛感。對外,會造成品牌受損、衝擊獲利及客戶流失。」

面對亞太區複雜的DEI挑戰需要設計的方法-2025/07/06

這是WTW在2025年 6月 4日刊出的觀察—“Navigating complex DEI challenges across Asia Pacific requires a tailored approach“

在批評升高、監理壓力和社會與政治變動下,最近幾年全世界的組織在多元、平等與包容(DEI)的未來上都面對到重要決定。讓DEI正確變得更複雜,原因是政治變動及強烈反對,還有法律及監理的改變。DEI在亞太區特別複雜,因為這個區域多元化的人口、經濟、當地監管與文化。一個國家的規範甚至可能與其他國家彼此衝突。掌握這個區域整體的局勢,需要細膩、文化契合以及對每個國家特殊考量。

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

從C++到長字輩主管:AI在公司治理中的未來-2025/07/05

這篇是2024年10月7日在Market Screener網站上刊載的”C++ To C-Suite – The Future Of AI In Corporate Governance”。以下分享一些與董事會方面有關的內容,一窺未來是否會有AI經理人的趨勢與問題。

長字輩主管傳統上都是給有經驗、熟悉業務的人士擔任。不過,此趨勢可能因為過去五年AI技術的突破而改變。假設來看,使用AI經理人代表有機會:以分析資料、即時資料來結合策略性思維,提供公司如真人經理人同樣水準(如果還沒更好的話)的成長指引。

使用AI當經理人,對公司治理會有什麼好壞呢?

從程式碼到薪酬:爭奪AI人才的高風險競賽-2025/07/05

Compensation Advisory Partners在2025年 5月 15日刊載了由Ryan Colucci所寫的“From Code to Compensation: The High-Stakes Race for AI Talent“。

由於人工智慧(AI)持續重塑各行各業,並重新定義公司的運作方式,組織有越來越大的壓力,需要建立能跟上趨勢的領導和治理結構。為了因應此一挑戰,有越來越多的標準普爾500(S&P 500)公司透過設立正式的領導職位,將AI提升到高階管理層,也有的將監督責任納入現行長字輩主管與董事會功能性委員會中。此局勢之演變,不只反映了AI的策略重要性,並突顯了公司在全面管理其機會和風險的複雜性。

與此同時,這些發展也引發了關於薪酬的重要問題,從如何吸引專業AI人才,到公司如何因應現任領導人與董事所負起的新責任。以下的部分,我們探討了公司如何打造今日的AI領導與監督,以及未來幾年AI對於高階經理人和董事薪酬的影響。

2025年7月4日 星期五

供董事參考的董事會更新指引-2025/07/04

Directors and Boards在2025年 5月 21日刊出、Julie Daum所寫的“ The Director’s Guide to Board Refreshment“。

在多變的經商環境中,具備動態調適能力的董事會治理,是處於不確定性中,監督風險和公司策略的關鍵。董事會必須有能力、專業知識與觀點來提供監督、支持執行長和領導團隊,並審視在快速變動環境下的策略及機會。

董事長、提名與治理委員會、執行長、經營團隊、投資人,與委託投票顧問機構都強調,對確保治理符合經營環境和策略、有效支持領導團隊及組織,董事會的組成有著關鍵的重要性。但是,美國公司董事的更替率一直很低。根據Spencer Stuart 的研究,在2024年,標準普爾500指數公司(S&P 500)的董事會僅有58%增加一位新董事,換算每個董事會的新董事平均還不到一席(0.83席)。

2025年7月3日 星期四

[美國]PCAOB分享與審計委員會召集人會談的見解-2025/07/03

CPA Practice Advisor在2025年 5月 15日報導了PCAOB最新一次與召集人對話的結果。

美國公開發行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 PCAOB)在5月15日發布一份新刊物,重點介紹了其員工與美國公開發行公司審計委員會召集人和經紀/自營商在去年對談的結果。

受訪的審計委員會召集人所代表的公司及經紀/自營商的審計工作由PCAOB註冊的會計師事務所完成,並且經過董事會檢查員的覆核。

PCAOB於5月15日的媒體發佈會上說:「與審計委員會召集人互動提供PCAOB員工在規劃檢查活動中的重要觀點。」

審計委員會與ESG報告-2025/07/03

Business Reporter在2025年 5月 15日報導,在去年底,安永(EY)的一份報告顯示,有22%的公司表示永續是審計委員會的職責之一,高於2021年的6%(資料來源:CFO Dive)。這顯示企業已經開始意識到永續是一個必須監控與審計的核心指標。

傳統上,企業僅須關注具重大性的財務事項之審計、監督及報告。然而,目前的情況不再是如此,治理必須快速擴展,將整個ESG與永續範疇上的非財務議題,納入嚴格且全面的評估中。

不僅僅是為了遵循國際間ESG與永續標準的相關規範,例如歐盟的《企業永續報告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CSRD),同時關鍵利害關係人,包括投資人、客戶與員工,也越來越重視這些非財務性議題的透明度和問責性。

2025年7月2日 星期三

在有較大專業化潛能的中小企業董事會的任命實務-2025/07/02

瑞士有88%的中小企業董事會,是透過內部管道招聘董事的,比如個人人脈或現有接觸。很少使用外部平台或專業服務供應商。這是根據蘇黎世大學的代表性研究—其對中小企業董事會的評估和招聘探究,證實了這個趨勢。

這一篇是Pascal Sieder在蘇黎世大學的碩士論文主題。並在2024年九月至2025年一月間寫成、由蘇黎世大學金融高階經理人教育的Christoph Wenk Bernasconi博士指導。

該調查是對730位瑞士中小企業董事所做的,使用量化與質化的方法。會按公司規模與語區作差異分析,以瞭解招聘管道、能力要求、評估流程以及能力基礎的董事會更新之挑戰。

面對中小企業在永續性與報導的關鍵挑戰-2025/07/02

“Addressing the key challenges for SMEs in sustainability & reporting”Thomson Reuters 在2025年 2月 18日分享、由Natalie Runyon所撰寫的文章。

為了歐盟永續報導的截止期限預作準備,中小企業應該主動與大客戶合作以瞭解資料要求,並投資於技術和人力資本以利自動化蒐集與分析資料。

中小企業(SMEs)必須從2027年開始報導其永續資料,包含2026會計年度,以遵守歐盟企業永續報導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 CSRD),或可能選擇退出。

2025年7月1日 星期二

繼任失敗:執行長離任是對投資人的警訊-2025/07/01

這篇是2025年 5月 27日在Forbes刊出、由Solange Charas所寫的” Succession Failure: CEO Departures Should Alarm Investors”。

動盪時期裡,執行長角色變成了高風險、低報酬。傳統的領導模式越來越不受今日最頂尖人才所接受。

根據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的資料,美國執行長更換人數在2024年達2221人,為紀錄以來最高,而且2025年第一季趨勢還在上升。

執行長現在花更多時間在救火,領導的時間變少。他們被要求因應地緣政治不確定、通膨壓力,以及暴露於被動政策環境執行決定的法律風險。

在長字輩主管繼任危機來臨前就先準備好-2025/07/01

"Getting Ahead of The Looming C-Suite Succession Crisis"是2025年5月14日在Russell Reynolds網站刊出的文章,由Miriam Capelli、Adele Farag、Scott Smith、Peter Pickus、Elizabeth Burn、Sharon Tan以及Joy Tan合寫。是最近值得注意的趨勢。以下分享一些內容。

令人警覺的有71%的下一代長字輩主管認為:想去其他地方發展看看,更替的意圖較前兩年提高14%。

為何會產生離開的念頭?主要原因有:職涯晉升 (47%)、想找不同類型領導(36%)、尋求新責任(35%)以及想要不同公司的文化(30%)。這就與RRA的Leadership Confidence Index一致,其發現下一代長字輩主管在過去五年間對現任長字輩主管的信心持續下滑。

為了更瞭解這個重要的問題,作者訪問了22位下一代長字輩主管。這些訪談探討了領導人的策略目標和戰術需求。有一件事很清楚:若不處理下一代長字輩主管的疑慮,組織很快就會面對最高層人才短缺。

2025年6月30日 星期一

投資人應詢問董事會自評後公司有什麼後續行動-2025/06/30

這一篇是由Shivaram Rajgopal所寫、2023年12月14日刊載於Forbes網站的"Investors Should Ask For Follow Up Actions Triggered By Board Self- Evaluations"。裡面用了兩個公司揭露董事會評估的案例,來探討這項工作及身為公司外部的投資人該怎麼看。頗為有趣。以下分享一些要點。

多數公司都說自己有做全面的自評,通常還會請顧問公司、董事會招聘機構、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加以協助。這些自評常講的是些好話,不過投資人倒是滿頭問號,因為「如果一如公司所述,怎麼績效會這麼差?」

【董事會效能】現代董事會需要的關鍵技能-2025/06/30

"Key skills needed in modern boards"在2025年3月4日於The Sunday Mail刊出,由Newton Demba所撰寫。以下介紹作者提出的項目,再做部分的分享。

1.策略思考

即預測未來趨勢、認識市場變動及掌握長期挑戰之能力。McKinsey在2019年的研究強調,有健全策略規劃架構的公司,會比其競爭者多出15%的營收成長,突顯了董事會決策裡遠見、長期願景之必要性。Kodak就是沒有認識到轉型數位攝影的典型例子。儘管他們本身就有數位技術,但領導層太慢從底片轉型,最終在2012年破產。

2025年6月29日 星期日

為何女性執行長很快就會離開,以及董事會可如何協助所有執行長-2025/06/29

"Why Women CEOs Leave Sooner – and How Boards Can Help All CEOs Thrive"是由Margot McShane、Hetty Pye、Dana Krueger、Leah Christianson合寫,2025年5月21日在Russell Reynolds Associates網站刊出的文章。

Russell Reynolds Associates已報導了,很多女性領導人在在邁向最高職位時面對到的共通阻礙。但是就算女性登上顛峰,這些阻礙還是不會消失。他們的CEO Turnover Index資料充分陳述此事,從2018年以來,女性執行長平均任期為5.2年,而男性執行長則為7.9年,相當於男性任期長了超過一半。

在S&P and FTSE 100兩個指數女性執行長比例都只有10%時,以及任期時間還比較短,很清楚的,組織不只流失一大批有潛力的執行長人選,也可能無法創造每位執行長成功的條件。

【Effective Governance觀點】評估執行長-2025/06/29

這篇"Evaluating the CEO: an assessment cycle"是在Effective Governance網站刊出的文章。

董事會做執行長評估是有堅實的經營理由。除了協助董事達成受託義務外,執行長評估帶來的效益有:

*讓董事會制定的策略方向與執行長能力一致

*提升董事會與執行長關係,確保有適當且有生產力的合作

*讓董事會對執行長薪酬有更高的客觀性

*制定整體組織當責性的範例—展現績效管理是核心的組織文化

*鼓勵執行長個人發展

*對可能的問題提供早期警示系統

2025年6月28日 星期六

董事會的AI治理:平衡繼任、風險與策略監督-2025/06/28

Forbes在2025年 5月 7日刊載了這篇由Rohan Sharma所寫的” AI Governance For Board Of Directors: Balancing Succession, Risk And Strategic Oversight”。

根據Gartner的資訊科技(IT)預測,近50%的董事會缺乏人工智慧(AI)議程,在2025年有價值5兆美元的風險。更糟的是,有71%的審計委員會說,難以管理網路安全風險。

在作者參與的董事會晚宴上有一位審計委員會召集人不經意地總結說:「我不擔心獲利—我擔心的是沒人可以解釋上百萬的影子IT支出。同時,我們的薪酬委員會在股權獎勵出問題時還要奮力留住執行長。我們需要確定,AI會不會加劇這個混亂,還是其實AI是我們無法忽視的解決方案。」

為何董事會現在應該增加AI風險與機會方面的專家-2025/06/28

這篇是2025年5月23日在Corporate Board Member網站刊出的文章"Why Boards Should Add Expertise On The Risks And Opportunities Of AI Now"。是與PPL Corporatio董事與創投家Heather Redman的訪談,她的專長在處理AI新創事業,最近與Corporate Board Member專欄作家Matthew Scott討論了—為何公司需要增加AI專家到其董事會,以及他們可如何做這件事。以下節選幾個問答。

2025年6月27日 星期五

內部稽核主管在2025年的3個關鍵趨勢-2025/06/27

Gartner在2025年 4月 1日刊出由Tim Berichon所寫的“3 Key 2025 Trends for Chief Audit Executives“。

內部稽核主管在2025年面對到越來越大的壓力,比過去風險更大

利害關係人對內部稽核主管的壓力是越來越大,要他們提供更多的主題性見解、涵蓋更大的風險—所有都是在有限資源下要求更大的效率。定義有效的跨年功能性策略,將需要重新關注溝通、生產力和確信。

可從以下問題開始:

*我可如何運用特殊的溝通機會,更佳地支持審計委員會風險監督責任?

*我如何決定最有效的生產力和效率投資?

*審計如何就組織的人工智慧(AI)使用提供確信?

2025年6月26日 星期四

【歐盟環境議題與監理趨勢】(1)歐盟理事會文件顯示歐盟永續報導改革有妥協;(2)歐盟執委會「徵集意見」係打造SFDR未來的最後機會;(3)法律學者說,歐盟甘冒公司訴訟風險修改永續法-2025/06/26

(1)歐盟理事會文件顯示歐盟永續報導改革有妥協

Forbes在2025年 5月 23日報導了,當日在歐洲理事會的「常駐代表委員會」(Committee of Permanent Representatives, COREPER)會議上,領導層發佈了一份指引文件,內容是關於歐盟永續報導的未來。由於理事會對「綜合簡化套案」(Omnibus Simplification Package)的協商大多仍在閉門進行,該文件預見《企業永續報導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 CSRD)和《企業永續盡職調查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Due Diligence Directive, CSDDD)之間可能出現妥協。該文件顯示對CSRD未來的共識以及與CSDDD可能的衝突。

2020年採納的《歐洲綠色政綱》(Green Deal)提出一系列指令,目標是追蹤與限制公司的溫室氣體排放。2022年,歐盟通過了CSRD,加諸於在歐盟營運的公司永續報導的要求。2024年,CSDDD(或稱CS3D)規定企業履行「盡職調查」的法律責任,以確保其價值鏈中的公司遵守歐盟標準。CSRD與CSDDD都擴大了範圍,不僅涵蓋氣候變遷與溫室氣體排放,還包含其他環境、社會與治理議題。最值得注意的是關切人權議題。

2025年6月25日 星期三

治理、風險與遵循:從新觀點看最佳實務-2025/06/25

這篇是McKinsey & Company在2025年 5月 9日刊載的“Governance, risk, and compliance: A new lens on best practices“。內容很長,但卻是很基本面的東西,有論述、有調查結果。

卓越的治理、風險與遵循(GRC)是共同的願景,但能真正落實多少?根據麥肯錫(McKinsey)的《2025年全球GRC基準調查》(2025 Global GRC Benchmarking Survey),對大多數公司而言,GRC是一項持續進行中的工作。儘管公司努力擴大高階管理層對此的專業知識,但領導人仍看到GRC三個支柱下的眾多面向「需要改進」。

2025年6月24日 星期二

公司董事會在2025年可支持資安長的五個方式-2025/06/24

這篇是John-Paul Cunningham所寫、2025年 4月 21日在SC Media刊出的”5 ways corporate boards can support CISOs in 2025”。以下分享這五個方式。

資安長角色最近幾年已大幅轉變,從技術轉變為重要的企業領導職位,要協助組織減少的有網路風險以外,還有整體經營風險。

若資安長要為資料外洩負起責任,公司就必須賦予他們決策權、讓他們接觸得到領導層,以及執行其安全策略的必要資源。組織需要開始思考,資安長就是其他長字輩經理人的同事,在會議桌上也有席次。不然的話,組織在資料外洩上仍就脆弱,會引發財務損失、聲譽受損以及其他後果。

連結策略:資安長、董事會與安全計畫-2025/06/24

這篇是2025年5月15日在Crowe網站刊出、Riley Koester所寫的"Aligning Strategies: CISOs, Boards, and Security Programs"。以下分享一些要點。

建立成熟的安全計畫,需要的不只是技術方案。需要的是資安長與董事會有強大、合作的關係。此伙伴關係,對於資助且支持網路安全措施、將安全納入組織長期願景而言,十分重要。當董事會瞭解網路安全風險、優先性與挑戰,他們就可提供必要的資源、監督以及高階經理人支持,賦予資安長權力。同樣的,資安長必須要能如此溝通安全風險—讓企業領導人有共鳴、定位自己的努力不是成本中心而是策略實現者。

公司有效管理網路風險之能力,高度依賴資安長和董事會之間的關係。此關係有各種程度的成熟性,每個成熟階段都有其挑戰及機會。

2025年6月23日 星期一

卓越的董事會對執行長繼任計畫的見解-2025/06/23

這篇是Directors and Boards在2025年 5月 2日刊出、由David Niles所寫的"What Great Boards Know About CEO Succession"

執行長繼任是董事會最關鍵的職責之一,對公司的未來至關重要。不順利的繼任過程會引發投資人不安、破壞公司策略,並侵蝕企業價值。事實上,有分析指出不佳的繼任計畫每年都導致標準普爾1500公司的市值受損。備受矚目的繼任失敗迫使一些董事會回頭重新任命以前的執行長以求穩定公司的局勢。

2025年6月22日 星期日

2025年委託投票季大踩油門:位居第一線的ESG、DEI與氣候-2025/06/22

Minerva Analytics在2025年5月2日有這則由Daniel Kehoe與Caoimhe Taylor所寫、對最近股東會季節的觀察:”2025 Proxy Season at Full Throttle: ESG, DEI and Climate at The Forefront ”。

五月會有一波持續強調關鍵投資人關切事項的股東提案浪潮,特別是與多元、平等和包容(DEI)、永續以及人權有關的。像百事可樂(PepsiCo)、Equinor、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與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這些公司都收到一些ESG提案,反映了形成2025年委託投票季股東行動主義和問責性之持續趨勢。

2025年6月21日 星期六

讓執行長與人資長優先事項一致-2025/06/21

這篇是2025年5月12日在Hunt Scanlon網站刊出的"Aligning CEO and CHRO Priorities"。介紹一份由IMD International Search Group其下Radar Headhunters所提出的報告內容,其探討執行長何人資長在改善人員和績效之間可能交會之處。

為何人資長在執行長繼任上扮演關鍵角色-2025/06/21

這篇"Why CHROs Are Playing a More Active Role in CEO Succession"是2025年4月11日在Hunt Scanlon刊出的文章,主要是介紹Russell Reynolds Associates的新報告對人資長的分析。以下分享一些內容。

根據Russell Reynolds Associates的新報告,人資長在建立領導層管道、確保高階經理人交接順暢上,處於核心地位。但研究又說,現實是—很多人資長先前從未參與過執行長繼任計畫,儘管他們有長字輩主管繼任經驗。則,董事會可如何運用他們的專長與觀點,來強化執行長繼任流程?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Russell Reynolds與眾多產業的人資長訪談,瞭解他們的觀點—人資長在執行長繼任上扮演的重要角色。

2025年6月20日 星期五

為何你的資安長應該向執行長報告,而非資訊長-2025/06/20

這篇是2025年5月1日在Cyber Security News網站刊出的文章"Why Your CISO Should Report to the CEO, Not the CIO"。

傳統上資安長是對資訊長報告的,顯示網路安全就是技術概念。然而,這個模式越來越與現代現實相左。

網路安全不在是IT問題,而有策略的至高無上性,因為它會影響股東信任、監理遵循以及業務延續。

將資安長升級直接向執行長報告,是顯示根本的轉變:網路安全現在就是公司治理的基礎,需要與財務、法律、營運優先事項一樣的作法。

為何每個資安長都應該爭取董事會職位-2025/06/20

這篇"Why Every CISO Should Be Gunning For A Seat At The Board Table"是由Tony Bradley所寫的文章,2025年5月9日在Forbes網站刊出。以下分享部分內容。

隨經濟不確定、監理壓力升高及網路安全現在成為公開發行公司最主要風險之際,CrowdStrike的執行長George Kurtz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行動倡議:資安長是時候爭取董事席次了。他的訊息很清楚:在未來十年,董事會對網路安全專家的態度不只是歡迎,而是必要。

為了說明為何資安長有此治理上的突破,Kurtz追蹤了董事會組成在過去一段時間的演變。50年前,董事會席次通常還是由內部人組成—執行長的友人,典型上具財務、法律或製造背景。少數董事會會設審計委員會,而風險監督十分稀少。

2025年6月19日 星期四

前100份CSRD報告得到的見解-2025/06/19

這篇是PwC在2025年3月28日刊出的"Insights from the first 100 CSRD reports"。以下分享他們的觀察結果。

期待已久的公司報導正要到來。今年已經有超過250家公司公佈了他們按CSRD編製的永續報告。

作者審視了前100家公佈的報告,清楚看到很多公司還在為新報告制度努力。某些公司報導了不到15項的永續相關影響、風險與機會(IROs)。其他則揭露超過80項。

從地緣政治到創新:永續報導的未來-2025/06/19

KPMG在2025年 4月 16日報導,國際公司治理網路(International Corporate Governance Network, ICGN)2025年會匯聚了公司治理和永續投資領域的全球領導人,共同探討持續演變的永續報導樣貌。KPMG很榮幸成為ICGN的長期贊助者並出席日本東京的年會。

在會議上,KPMG領導層向投資人與治理專家談到一系列對董事會和投資人議程十分重要的議題。

KPMG的小組會議―「從地緣政治到創新:永續報導的未來」(From Geopolitics to Innovation: The Future of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探討地緣政治轉變、持續演進的ESG目標、技術進步以及投資人審查力度增強如何形塑永續揭露的未來。

2025年6月18日 星期三

[英國]為何董事對AI仍無把握-2025/06/18

IoD在2025年 5月 2日刊出由Roger Barker所寫的“ Why directors remain dubious about AI“。

英國董事協會(IoD)的新研究顯示,雖然商業領袖熱衷於人工智慧(AI)對提高生產效益之影響,但他們對董事會的專業知識、可靠性以及安全風險持保留態度。

IoD最近的研究讓我們深刻瞭解董事對AI與其潛力及其相關風險的看法。研究發現令人震撼。

英國網路安全調查:攻擊持續,責任下降-2025/06/18

SecurityBrief 在2025年 4月23 日報導了最近英國的這個現象。

由英國政府發佈的年度《網路安全漏洞調查》(Cyber Security Breaches Survey)強調,董事會層級對企業內部網路安全的責任正在下降令人擔憂,而網路攻擊,特別是網路釣魚,以前所未見的規模持續威脅公司。

根據這份2025年的調查,目前僅27%的英國企業配置一位董事會成員負責網路安全,較2021年的38%顯著下降。此趨勢指出最高商業領導層對網路安全之直接監督與策略優先性逐漸削弱。

2025年6月17日 星期二

新興風險與內部稽核部門-2025/06/17

這篇是2025年4月29日在Directors and Boards網站刊出的文章"Emerging Risks and the Internal Audit Function"。以下分享一些要點。

關於評估與面對風險環境,內部稽核部門是董事會最信任的盟友。作為公司風險管理系統不可或缺的一環,內部稽核部門的角色是密切關注新的、「潛而未顯」的威脅。對公開發行公司董事會而言,利用內部稽核對於營運風險、達成監督義務十分重要。

最近資深內部稽核人員如何看待北美風險環境,有70%說他們預期組織會遭遇的風險會在未來兩年顯著增加。沒有任何人預期會減少。

2025年審計委員會展望-2025/06/17

這篇是由Krista Parsons與Bob Lamm合寫的"Looking Ahead to 2025",主要題目還是以審計委員會為本,延伸出很多相關新興問題。第一部份是回顧規定,比如SEC、PCAOB方面的簡介。第二部分是科技,最後是審計委員會效能。我們針對第二、第三部分作一些介紹。

[英國]審計委員會現在的地位變得更好了嗎?-2025/06/17

ICAEW在2025年 4月 24日表示,公司倒閉反映出英國公司治理制度健全,這是根據會計師在近期ICAEW大會上針對此主題的意思表示。

事實上,審計委員會召集人獨立論壇(Audit Committee Chairs’ Independent Forum, ACCIF)的主席Andy Kemp不把Carillion與瓦萊麗法式蛋糕店(Patisserie Valerie)的公司倒閉事件高舉為制度失效的證明,而是表示:「人們總以為倒閉是常態,然而事實上,這些倒閉案是非常極端的事件。」

小組成員承認公司治理在過去數十年定期改革且持續演進。Kemp說:「我們也應該待命並且願意接受改變。我認為改變是需要的。」

2025年6月16日 星期一

報告:繼任計畫是董事會2025年首要事項-2025/06/16

Human Resources Director在2025年 4月 15日報導,在擔心執行長或其他關鍵人才突然離職的影響之下,繼任計畫已成為今年各組織首要事項。

這是根據Diligent Institute、Corporate Board Member與FTI Consulting的一份年度調查:《董事對2025的想法》(What Directors Think 2025)所得出的結論。

Diligent的執行董事Dottie Schindlinger在一份聲明中說:「今年我們所領受的其中一件事是執行長繼任計畫成為2025年董事會優先事項的地位正在上升。」

該報告稱,三分之一的美國上市公司董事提及,強化或修訂其執行長/長字輩主管以及董事會的繼任計畫是來年的首要任務。

2025年6月15日 星期日

AI準備度:執行長可用來建立AI化組織的四個步驟-2025/06/15

"AI Readiness: The Four Steps CEOs Need to Take to Build AI-Powered Organizations"是由Tristan Jervis所寫、2025年4月9日在Russell Reynolds Associates網站刊出的文章。以下介紹一些要點。

很明顯的:作者研究發現,有54%的領導人視技術變動在未來12至18個月裡是組織健康的前五大威脅。高階經理人認識到AI轉型之急迫性與必需性。但僅45%對其組織能有效轉型能力,感覺滿意。

很多領導人的基本誤解是:AI轉型只是技術挑戰。但其核心其實是對領導力之挑戰—這需要新的能力、思維與方法。這是漸進式改變。是關於基本的轉型。

AI長為何崛起?-2025/06/15

Technology Magazine 在2025年 4月 24日刊載了Maya Derrick所寫的“Why are Chief AI Officers on the Rise?“,富時100指數(FTSE 100)公司中有近半設置人工智慧長(AI長),他們由董事會層級所任命,且具備資料科學、顧問與技術背景。

隨AI成為企業營運核心,在英國領先的公司越來越多任命AI長以便在董事會層級引領技術和數位策略。

此舉正在重塑公司格局,因為將近一半的FTSE 100公司現在吹噓擁有專任的AI領導角色。

2025年6月14日 星期六

董事會評估:成功董事會諮詢的關鍵產出-2025/06/14

這篇是由Carlos P. Gatmaitan所寫、Daily Tribune在2025年 4月 20日刊出的“Board assessment: Key outputs to board advisory success“。

董事會領路,卻經常因結構不佳而受阻。簡言之,全面評估是改善整體績效的關鍵。以作者最近的一位客戶為例,兩個月的專案期間是必要的,把它當成為期一年董事會諮詢之參與基礎,以切實可行的途徑來賦予組織提升董事會領導力及永續績效。

【董事會評估parade】關於治理:董事會評估的常見問題-2025/06/14

這是第二篇、2019年7月25日在The Conference Board網站刊出的"On Governance: FAQ on Board Evaluations"。以下分享這些問答集。

1.董事會評估有哪些基本類型?

A.自評:大多數董事會評估都是對董事會績效的自我評估。某些董事會也會要求董事評自己的個別績效。董事長或許會發一張問卷給董事自行審視、或者在會議時審視後再討論。

B.個別董事評估/同儕評估:判斷個別董事是否有效為董事會績效貢獻,有好幾種方法。比如,董事長或許會考慮每位董事的參與,之後進行一對一討論;或者董事可能會被要求評價同事的參與度,其方式是完成一份確定重要特性的調查,比如出席率或準備度。

C.委員會績效評估:與審視董事會績效一樣重要,每個委員會的績效也都必須審視,確保能以有效方式達成章程要求。

【董事會評估parade】關於治理:董事會評估—提升你年度流程的時機到了-2025/06/14

這篇是由Denise Kuprionis所寫、2019年7月19日在The Conference Board網站所刊出的文章"On Governance: Board Evaluations – Time to Evolve Your Annual Process"。這是第一部份,第二部分是常見問答集。

作者表示,健全的董事會會使用持續性的發展流程,讓董事使用各種方法確保董事會的有用性。此流程或許包含以下幾個要素:

2025年6月13日 星期五

重組破產後的董事會-2025/06/13

這篇"Reshaping a Company’s Board Post-Bankruptcy"是2025年4月22日在Russell Reynolds Associates網站刊出的文章、由Heather Hammond, Noah Schwarz與Emily Taylor合寫。以下分享部分內容。

Russell Reynolds Associates在五年前提出關於董事會重組的報告以後,對企業的壓力只增不減。新的地緣政治緊張、宏觀經濟挑戰、升高的利率以及技術變動,都使組織更緊張,造成越來越多公司發現自己處在有壓力、苦惱的財務定位。

這麼多挑戰結合起來,突顯了一個迫切的需求:在破產後建立有效能董事會。但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任務。一般董事會在招聘和就任就已經相當複雜了,更別提這種還身處法律和財務挑戰的公司,複雜性只會更高。

2025年6月12日 星期四

為何公司需要正式的財務長繼任計畫-2025/06/12

這篇"Why companies need a formal CFO succession plan"是由Stephen Gustafson與Stephen Tarling合寫、2025年5月6日在The Australian網站刊出。以下分享一些內容。

良好的財務長繼任,是企業的策略推動力:可讓領導延續、將中斷風險降到最低,並協助減少股東對管理層和財務部門變動之憂慮。

數字顯現了這個問題特別重要。根據Russell Reynolds Global CFO Turnover Index,ASX 200公司最近的財務長任命案裡,有近半是由內部任命的。

財務長角色正在快速轉變,所需要知道的事-2025/06/12

這篇是2025年4月15日在The Australia刊載、Stephen Gustafson的"The role of CFO is rapidly changing. Here’s what you need to know"。以下分享一部份內容。

2018年至2023年間,Deloitte分析了超過3萬位財務長工作內容,以瞭解其尋求的技能。自2018年以來,財務長的職權範圍成長19%,但對財務管理的基本期待可一點都沒少。簡單地說,財務長所需的核心能力,是指數型成長。

當前與未來的財務長如何適應這些新的期待?這些問題就是最近Deloitte出版品The Exponential CFO要探討的,尤其關注組織在創造價值、營運及管理人才和文化方式的轉變,如何在未來幾年持續改變財務長的議程。

2025年6月11日 星期三

全世界董事會的實務-2025/06/11

這篇是INSEAD Knowledge網站在2017年9月6日刊出、Stanislav Shekshnia與Veronika Zagieva合寫的"The Practices of Boards Across the World"。以下分享一些觀察內容。

全球的董事長有共同的優先事項:領導董事會和組織。但作者針對比利時、丹麥、義大利、荷蘭、俄羅斯、新加坡、瑞士、土耳其和英國的研究顯示,各地董事長使用的方法還是會按各地文化而有不同。

文化特殊性會影響到總體董事會動態,以及董事長-董事會關係。

有效能董事會領導的三個E-2025/06/11

這篇是由Stanislav Shekshnia和Veronika Zagieva合寫的"The 3 Es of Effective Board Leadership",2017年8月24日在INSEAD Knowledge網站刊出。以下分享一些內容。

為了瞭解董事長成功的條件,INSEAD Corporate Governance Initiative舉辦了74場面對面訪談,對象是九個國家有經驗的董事長—比利時、丹麥、義大利、荷蘭、俄羅斯、新加坡、瑞士、土耳其與英國。

所有受訪的董事長都認為,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提供有效能的董事會領導。董事長通常會扮演三個具體角色:投入、實現和鼓勵。即所謂的3E領導。

2025年6月10日 星期二

【AI與董事會治理】讓董事會瞭解AI的變革:資訊長在生成式AI時代的角色-2025/06/10

這一篇"Conveying The AI Revolution To The Board: The Role Of The CIO In The Era Of Generative AI",是由Arun Kumar所寫、2023年9月25日刊載於Forbes。以下分享作者提出的10點建議。

在快速變化的數位局勢裡,AI以最大的轉型力量最受人知。這兩年內實現了十年的進步,重塑了科技的局勢。不過,資安長如何將這個浪潮傳達給董事會?

【AI與董事會治理】給那些在使用生成式AI上受到董事會壓力的執行長一些建議-2025/06/10

這篇"Advice for CEOs under pressure from the board to use generative AI"是由Mark Anderson所寫、2023年10月31日刊載於Fast Company網站。以下分享一些要點。

許多執行長對於將生成式AI納入其計畫內,都會感受到壓力。在HBR上曾稱其為「生成式AI焦慮」。這個壓力若不是來自於同業對手,就是來自於董事會。

最近,作者對300位董事及300位資料主管做了調查,聆聽他們對生成式AI最新的看法。作者的調查看到了生成式AI正夯:46%的董事會成員說,「這件事現在在董事會上比其他事還優先。」 

大多數公司已經運用生成式AI在工作、或很快就會如此。明顯地,就算還不夠成熟,也可看到一些效益。事實上,89%現在會使用生成式AI的公司說,會從科技看到巨大或些許好處。

2025年6月9日 星期一

繼任計畫的三個挑戰、三個步驟、噪音&偏見-2025/06/09

這是一篇2022年2月7日刊載於strategy-business.com、由David Reimer與Adam Bryant共同撰寫的"The new rules of succession planning"。內容談的事董事會選任執行長時應注意的事宜和挑戰。David Reimer是高階領導人發展機構the ExCo Group的管理合夥人、Adam Bryant 管理總監,兩人具備多年相關事務經驗,所以內容頗多,以下分享一部分要點,比如三個挑戰、三個步驟,還有「噪音」與「偏見」的論述,讓我們能更瞭解這個議題。

選到正確的執行長,是董事會最優先的事宜,也是最重要的責任。不過大多數公司與其董事會在21世紀用的方法,卻還是20世紀的遺物。一位電訊巨擘的人資長在2020年時對作者說,在執行長接班這部分,我們似乎還用著1990年代的最佳實務。

繼任計畫:董事會穩定性的藍圖-2025/06/09

這篇是由Kaley Childs Karaffa與 Daphne E. Jones合寫、Nasdaq網站在2025年 4月 24日刊出的“ Succession Planning: A Board’s Blueprint for Stability“。

適當的董事會繼任計畫—為當前或未來董事會席次空缺確定和安排合格的候選人—對公司的穩定性與延續性至關重要。然而,很多公司難以意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Nasdaq的《2024年全球治理脈動》(2024 Global Governance Pulse)調查顯示,相對於公開發行公司,私有公司具備正式董事會繼任計畫的可能性只有一半。而且僅有28%的受訪者相信,他們的繼任流程是有效的。

2025年6月8日 星期日

【向AICD學習】董事會報告:改進品質但不增加量-2025/06/08

這篇是由Judith MacCormick所寫、2019年4月11日在AICD網站上刊出的文章"Board reporting: Improving the quality without increasing the quantity"。以下分享一些內容。

何為「正確」資訊以及如何呈現?Royal Commission into Misconduct in the Banking, Superannuation and Financial Services的委員Hayne說:「關於董事會如何確認其收到正確資訊,沒有單一答案。」董事會報告有一部份是「藝術」、一部份是「科學」;不過「方格打勾」的方法可能會傷害績效和當責/道德取向的文化發展。

【向AICD學習】有效能的董事會報告-2025/06/08

這篇"Effective board reporting Writing"是2016年4月7日在AICD網站刊出的文章,由Judith MacCormick。第一部份是介紹可用來強化董事會報告的一些經過嘗試、測試過的技巧:

1.在開始撰寫報告時,使用PACKO原則:

*P:報告的目的(PURPOSE)為何?為何董事會要花時間讀?

*A:聽眾(AUDIENCE)有誰?董事會成員的背景與專長為何?他們在風格、內容與呈現上有什麼期待?他們對於有效治理需要知道什麼,以及管理階層想要分享什麼?站在他們的立場想。

*C:報告要寫什麼內容(CONTEXT)?背景是什麼、改變了什麼、有什麼可能會改變?

*K:三至五個關鍵的訊息(KEY MESSAGES)是什麼?哪些是在閱讀報告後你想要董事會記得的?

*O:你希望產出什麼結果(OUTCOME)?在閱讀報告後你要希望董事會做什麼—做決定?注意關鍵問題?討論與挑戰你已辨識出來的威脅和機會?

2025年6月7日 星期六

監督還是越權:執行長對董事會組成之影響-2025/06/07

這是Directors and Boards在2025年 4月 22日刊出、由Bert Dumas所寫的“Oversight or Overreach: CEO Influence on Board Composition“。

一位即將上任的執行長(以推動創新而聞名的內部新星)與謹慎多於冒進的董事會發生嚴重衝突。在他到職的幾個月內,他們之間就浮現摩擦、緊張情勢逐漸升高。執行長覺得自己受到不願大膽做事的董事會綁手綁腳,相對地董事會則對執行長未經諮詢所做的決策感到措手不及。

在一場董事會上,執行長建議或許需要一批「新世代」的董事以跟上變革的速度。在他說出最後一句話之前,本來還有的客套都消失了,防衛之牆升起,無論這句話意圖為何,都立即引發了反感。在之後的董事會裡,閉門會議的討論由一組問題所主導著:我們是否選了適當的執行長?在董事會未來的組成上,他應該有多大的控制權?以及會有執行長越權高過董事會監督的風險嗎?

2025年6月6日 星期五

風險性格特徵與董事會績效-2025/06/06

Directors and Boards 在2025年 4月 17日刊出了一篇由David R. Koenig所寫的“Risk Personality Profiles and Board Performance“。

董事會組成在引導公司邁向成功的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傳統上會使用技能矩陣來評估與遴選董事會成員,重點在技術專業、產業知識以及領導經驗。然而,當組織面臨日益增加的不確定性與複雜性,瞭解董事會成員的風險性格特徵,對強化董事會績效與決策而言已成為一項關鍵因素。藉由將風險性格特徵整合進技能矩陣,董事會可以實現更平衡與有效的治理方法。

2025年6月5日 星期四

【向AICD學習】董事會的角色:瞭解各類董事(D面) 董事長-2025/06/05

 董事長的主要責任

*領導董事會並確保其效能

*為董事會會議制定議程、鼓勵有生產力的討論

*確保所有董事會成員有機會貢獻,且其觀點會被聽到

*作為董事會與組織經營團隊之橋樑

*向執行長和其他關鍵高階經理人溝通董事會決定和期待

*進行執行長績效評估並提供回饋和指引

*確保董事會遵守法規要求

*對外代表組織,比如在產業活動或利害關係人會議

【向AICD學習】董事會的角色:瞭解各類董事(C面)事實上的董事-2025/06/05

何為事實上的董事

事實上的董事是被推定為具董事角色和責任的人,但他沒有被正式任命為董事。他們因其在公司內的行動、影響力、決策權,而被視為事實上的董事,即使不具備正式董事頭銜。

2025年6月4日 星期三

【向AICD學習】董事會的角色:瞭解各類董事(B面)執行董事、非執行董事&評估獨立董事績效-2025/06/04

執行董事:在公司治理上成為治理和執行之橋樑

執行董事是董事會成員,同時也是公司員工。執行董事會積極參與日常業務管理事宜。他們負責落實公司策略與政策、監督營運以及做重大經營決定。

【向AICD學習】董事會的角色:瞭解各類董事(A面)十種董事-2025/06/04

這是刊載在AICD網站上,對幾種重要董事類型的簡單介紹。

2025年6月3日 星期二

瞭解執行長離職的升高-2025/06/03

這篇是Board Member在2025年 4月 15日刊出、Dale Buss與Jennifer Pellet 合寫的“Understanding The Rise In CEO Exits”。

有一個默默出現卻令人警示的趨勢在各產業間擴張—執行長的替代、辭職及退休有創紀錄的升高。2024年有近1,991位高階經理人離開職位,較2023年躍升了16%。

在身處困境公司中被迫離開—包括在英特爾、星巴克、波音、耐吉、CVS、赫茲、斯泰蘭蒂斯與派樂騰這些知名的離開者—使得此一趨勢更為嚴峻。但根據高階經理人招聘機構Russell Reynolds Associates,執行長自願提出非計畫內的離職數字也在升高。Russell Reynolds的亞太區董事會與執行長諮詢實務主管Stephen Langton說,「你可稱其為『過早繼任』,但我們看到的證據顯示,執行長離開職位的頻率和接受度升高,原因有壓力、生活中更優先的選項或這就只是其成功的條件變差。」

執行長流動的持續-2025/06/03

這是2024年11月7日在Directors and Boards刊出、由所寫Douglas Raymond的"Continuity in Turnover"。

董事會的主要義務就是—站在股東最佳利益(也有司法管轄區定義為公司最佳利益),監督公司業務的管理。一般來說,董事會有彈性可決定這些時間表—哪些事會被視為最佳利益、是以哪種尺度(月/年/十年)來衡量。雖然季營收的關注有紀錄可查,但是當前的趨勢的會合是,讓董事會的視野越來越短的。深思熟慮的董事,需要意識到這些壓力,並決定允許董事會規劃的時間可縮短到什麼程度。

由於戰後嬰兒潮即將退休,使得職場產生大地震。這些趨勢位在董事會企業管理需求之上,經常會帶來巨大挑戰。

2025年6月2日 星期一

在動盪時代中的董事會領導-2025/06/02

"Board Leadership in an Era of Upheaval"是2025年5月8日在Russell Reynolds Associates網站刊出,由Rusty O’Kelley、Laura Sanderson、Justus O’Brien、David Finke、PJ Neal、Todd Safferstone合寫的文章。以下分享一些內容。

現在這種時刻,是對董事會與領導人效能的真正試金石。最有效能的董事會,會深深投入關鍵問題,並致力支持經營團隊而不被牽著走。在此氣氛下,董事會面對挑戰是:又要維持穩定、也要在快速變動的局勢下為公司長期成功定位。

基於作者的經驗及饒富經驗的董事會領導人之指引,以下是面對當前時代的八點實務指引:

轉型董事會地緣政治監督的三個方法-2025/06/02

"Three ways to transform board oversight of geostrategic risk"是2025年4月22日在EY網站刊出的文章,由Robyn Bew、Barton Edgerton與Courtney Rickert McCaffrey合寫。最近看到川普上任後連續動作的上沖下洗,黑天鵝來得又急又快。這些風險、挑戰,已經不是組織中/基層員工努力可以應付的了,正是考驗董事會&管理階層領導能力的時刻。董事會評估的作用也在此。以下分享一些內容。

為了更瞭解董事會成員面對挑戰應做出的轉變,EY Center for Board Matters與EY-Parthenon Geostrategic Business Group訪談了領導性公司的董事和高階經理人,將這些發現與全球高階經理人調查相結合。

2025年6月1日 星期日

【向AICD學習】主持困難的董事會(B面):主持困難董事會的技巧與陷阱-2025/06/01

 這篇是AICD在2020年7月7日刊出、由Javier Dopico所寫的"Chairing difficult board meetings"。主要探討董事長的領導,也提供了一些建議。本篇為主持困難董事會的技巧與陷阱。

【向AICD學習】主持困難的董事會(A面):特徵、行為-2025/06/01

這篇是AICD在2020年7月7日刊出、由Javier Dopico所寫的"Chairing difficult board meetings"。主要探討董事長的領導,也提供了一些建議。由於內容頗多,分為兩部分,第一部份探討困難的董事會特徵、比對董事行為等。第二部分為主持困難董事會的技巧與陷阱。

Sarah Cobb、Peter Emery與Renita Gerard OAM最近在AICD探討主持困難會議的網路會議上,使這個議題成為焦點。他們審視了有效能的董事長可怎麼管理:不好對付的董事會成員個性、避免讓一些特殊專案主導議程,以及處理無共識但不會不愉快。對於主持實體或線上董事會的董事長,他們有什麼建議?保持冷靜、瞭解並控制你的反應,還要有道德勇氣—堅持並履行你的職責。

為何會發生困難的董事會?問題複雜、通常是有核心的治理原則—董事會沒有按多數決、而是按群體共識做決定。原因通常是:不同的觀點、不同的個性、不平衡的個人議程、未解決的關係問題,以及利益衝突。現在還有一個新的複雜性是—不熟悉線上會議的微妙之處。

2025年5月31日 星期六

按下重新設定董事會-執行長關係的按鈕-2025/05/31

這篇"Hitting the Reset Button on the Board-CEO Relationship",是由Ian Koplin所寫、在2025年5月30日在Directors and Boards網站刊出的文章。是一篇訪談。

Spencer Stuart最近發佈了一份領導力衡量的調查,內容聚焦在全球執行長與董事如何掌握複雜、快速變動經商環境。Spencer Stuart的合夥人及北美董事會效能實務負責人George Anderson,說明了董事會可如何最佳地支持執行長,以及執行長可如何從董事會獲得支持。

【向AICD學習】良好的董事會條件是什麼?-2025/05/31

這篇"What makes a good board?"是AICD網站在2023年7月1日刊出的文章,由Rosanne Barrett所寫。以下分享一些內容。

有效能的董事會動態,是董事會之間的交流互動,隨時間建立起的溝通習慣和決策流程。這不只對尋求協調工作環境的個別董事很值得,對公司也會有重大影響。

2025年5月30日 星期五

【向AICD學習】強健的董事會動態,會提高效能與影響(B面):軟硬治理、董事資本、權力層級-2025/05/30

這篇"Strong board dynamics could increase effectiveness and influence",是2019年9月1日在AICD網站刊出的文章、由Meena Thuraisingham所寫。探討董事會動態、心理學、影響力、影響力等面向,並提出兩種治理。十分值得參考。由於內容頗多,故分為兩部分,本部分介紹董事會傾向、文化類型、提名委員會。

【向AICD學習】強健的董事會動態,會提高效能與影響(A面):軟硬治理、董事資本、權力層級-2025/05/30

這篇"Strong board dynamics could increase effectiveness and influence",是2019年9月1日在AICD網站刊出的文章、由Meena Thuraisingham所寫。探討董事會動態、心理學、影響力、影響力等面向,並提出兩種治理。十分值得參考。由於內容頗多,故分為兩部分,本部分介紹軟硬治理、董事資本、權力層級。

2025年5月29日 星期四

財務長角色如何轉變-2025/05/29

"A Look at How the CFO Role is Evolving"這篇是2024年11月8日在Hunt Scanlon刊出的。以下介紹一些內容。

Amrop最近的調查顯示,財務長角色一直在轉變。今日最合適的是有聰明及目的性的領導,並與執行長合作。但是動盪的營運環境,正讓財務長位於風險風暴中心,而監理與ESG報導正帶來負擔。展望未來,財務長仍是執行長最重要的晉升管道,縱使繼任候選人正在加大,擴及其他長字輩主管。

Amrop分析了其全球長字輩主管任命資料庫,瞭解每個角色的總任命比率。

上市公司財務長在壓力和退休中流動率位於高點-2025/05/29

consultancy-me.com在2025年 4月 9日報導,根據Russell Reynolds Associates的新研究,財務長離職數字去年達到史上第二高,原因是諸多挑戰使然,比如公司壓力、投資人行動主義、市場顛覆、通膨以及法規的變動。

人力資本顧問及獵人頭公司初刊號《全球財務長流動情形》(Global CFO Turnover)報告發現,2024年在全世界最大上市公司中有15%的財務長離任,僅次於2023年創紀錄的16.2%。標準普爾500(S&P 500)與富時250(FTSE 250)公司都見到六年來財務長流動率的最高水平,而前者追平了2021年創下的新高點。

2025年5月28日 星期三

反ESG環境加劇後,SEC新指引對公司治理之影響-2025/05/28

這是Thomson Reuters在2025年 4月 7日刊出、由Natalie Runyon所寫的觀察“New SEC guidance impact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wake of strengthened anti-ESG environment“。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最近的指引標記了回歸傳統以原則為基礎來制定規範並且聚焦於財務重大性,透過要求公司實施重大性分析而非允許具有「廣泛社會影響」之提案繼續進行,使得公司更容易排除關於ESG議題的股東提案。

SEC最近發佈的指引會影響委託投票季期間可能提出關於潛在環境與社會問題的股東議合與股東提案。由於幾項任命懸缺,SEC有一位代理主席且委員會尚未到齊,此過渡期間是透過指引傳達訊息而非正式制定規範。

2025年5月27日 星期二

【日本近期治理趨勢】(1)日本董事可能因沒有對氣候風險採取行動而面對罰款、損失和訴訟;(2)強化股東當責性:從日本公司治理改革學到的事-2025/05/27

(1)日本董事可能因沒有對氣候風險採取行動而面對罰款、損失和訴訟

Sustainable Views 在2025年 4月 2日報導,英國聯邦氣候與法律倡議組織(Commonwealth Climate and Law Initiative, CCLI)公佈的研究說,日本公司董事會需要更積極主動地將氣候風險整合至治理實務。

該報告吸引外界注意日本的《公司法》和《民法》,當中闡明公司董事的職責。

該研究主張,董事會有法律責任去監督公司如何因應氣候相關風險,縱使具體任務(比如氣候揭露)已經授權給董事會的功能委員會。

2025年5月26日 星期一

漂綠及永續性興起的法律意義-2025/05/26

這一篇是由Lauren Croft所寫,2023年10月4日刊載於Lawyers Weekly的"Legal implications of greenwashing and the rise of sustainability"。對於ESG或永續,我們發現從法律責任切入,可以讓輪廓更為清楚,這一篇就是談澳洲的執法、訴訟,對公司與董事的法律責任,後面還有對律師一些建議。相對於公關式、作秀式的言論與活動,這些看來是更接地氣+實打實的。以下分享一些內容。

隨ESG問題在法律市場獲得更多注意、氣候危機加劇,漂綠也會因永續需求上升而越來越普遍。為了因應這一點,律師不僅在向客戶作建議時需優先考慮漂綠的風險,還要推動公司與政府負起責任。

【漂綠戰場】(1)澳洲ASIC在聯邦法院贏得第三場戰役;(2)法院也在加強抑制漂綠主張-2025/05/26

(1)澳洲ASIC在聯邦法院贏得第三場戰役

2025年4月16日HWL Ebsworth網站刊載澳洲打擊漂綠的進度。

三月時,澳洲聯邦法院下令Active Super要支付1050萬美元的罰款。

在2024年六月,聯邦法院認為Active Super涉及漂綠,因為他們對其成員和潛在成員,就其「綠色」或ESG資格提出了錯誤、誤導的報導,因此違反了澳洲金融服務法規。

2025年5月25日 星期日

董事的五個資本-2025/05/25

這篇是由Keith D. Dorsey所寫、2025年4月14日在Directors and Boards網站刊出的文章"The Five Capitals of Board Directors"。以前聽過的是經濟資本、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這篇文章又看到關於董事會的其他種類型資本。十分有趣。這些實務面的探討,沒接觸過董事會還真不知道有啥奧秘。以下分享一些內容。

在作者提供董事建議的經驗裡,確定了定義董事會準備度的五種資本:

*文化資本。由經驗累積而成的視角—你所學到的,你的出身,以及你怎麼看世界。

*董事資本。你對治理、策略與風險之掌握。

*人力資本。你的技能、教育以及專業背景。

*社會資本。你認識誰、誰信任你而帶來價值。

*承諾資本。你出席、在場以及堅持到底的能力。

2025年5月24日 星期六

【AI與董事會治理】你的董事會對AI做好準備了嗎?-2025/05/24

這篇是Tom Petro所寫、2024年9月20日在Directors & Boards網站刊載的"Is Your Board Ready for AI?"。以下分享一些我覺得有趣之處。

RAND Corporation (RAND)和IBM有兩份新研究,突顯了顯著的落差:雖然執行長努力運用AI為競爭優勢,但許多組織仍未對AI之複雜性做好準備。根據IBM,有超過一半的執行長推動的AI採行速度快過員工,而RAND報告說,超過八成AI計畫會失敗,因為治理不佳、策略不一致。對董事而言,這就是要採取行動之處。在支持巨大AI投資的策略措施之前,董事需要確定—先做過全面性的準備評估,避免成本高昂的失敗。

董事會對AI與新興技術的治理-2025/05/24

這篇是由Samantha Kappagoda所寫、Directors and Boards 在2025年 4月 2日刊出的“ Board Governance of AI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以下介紹一些內容。

2022年十一月在生成式AI工具ChatGPT發表五天後,OpenAI的執行長Sam Altman就在推特上表示,用戶已經超過100萬名,隨後的估計顯示,兩個月後的活躍用戶將達到每個月近一億人。這一現象引發了公司董事會針對生成式AI的討論。

雖然像生成式AI等新興技術可能為企業帶來潛在的創新機會,藉此取得競爭優勢,並提升投資報酬率(ROI),但同時也存在風險,即負面結果可能破壞表面的利益。公司董事會的監督應考量導入與部署AI可能帶來的未預期後果,並適當權衡預期效益與風險之間的取捨,這些風險與具體策略和實際應用了領域和方式相關,如研發、客戶互動、營運效率提升及成本降低,並涉及相應的財務、營運、合規與聲譽風險。

2025年5月23日 星期五

五個在ESG時代裡面對受託義務的步驟-2025/05/23

這一篇是由Christine Uri所寫、2023年9月5日刊載於Above the Law網站的"5 Steps To Navigating Fiduciary Duties In The ESG Era"。ESG實際上相關要求繁多、都還沒完全實施完成,對董事責任的影響(從監理處罰到法院訴訟)是有必要注意的,明智人要從充斥公關文宣訊息中,辨別對其責任有影響的部分。以下分享一些要點。

受託義務的局勢正在快速演變,而ESG的考量會在這個轉型的前線。公司董事會發現自己正受到各式利害關係人的詳細審查,包括投資人、政治人物、監理機關、客戶與行動主義者,每個人對於ESG應如何整合到公司決策,有強烈的意見。

ESG最新動態:公司董事可能有義務要評估政治風險-2025/05/23

National Law Review在2025年 4月 1日刊出了一篇文章,由J. Michael Showalter、Amy Antoniolli、Duncan M. Weinstein合寫的“ ESG Update: Corporate Directors May Be Obligated to Assess Political Risk“。

目前,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由政治變遷所帶來的風險主導著新聞頭條,也對公司、其顧問及其利害關係人的許多決策產生高度影響。

當然,企業即使在動盪的環境中也想取得成功。成功需要適當的規劃,而規劃有助於提升可預測性。良好治理可以協助減少對企業的負面影響,確保董事掌握充分的資訊,能及時評估是否遵守法律義務,以及履行他們對企業、員工、利害關係人的職責。

2025年5月22日 星期四

【AI與董事會治理】從I-NED到AI-NED:重新思考未來的董事會-2025/05/22

這篇"From I-NED to AI-NED: Reimagining boardrooms of the future"是由Shai Ganu所寫、2025年4月10日在WTW網站刊出的文章。文末一段提問了一個關於非執行董事轉變的問題:公司治理長期強調獨立非執行董事(I-NEDs)帶來新穎、無偏見觀點的能力。則現在是接納AI-NEDs的時候了嗎?以下分享一些內容。

AI可進入董事會嗎?它可履行董事的職責與責任,在人類旁邊做決定(甚至是取代)嗎?這些問題都需要董事會予以嚴正考慮。

有鑑於今日問題的非線性發展,董事或許未必總能仰賴其過去經驗,解決未來的問題。接納AI可協助從多個角度思考脈絡問題、利用非傳統與多樣的資料來源,並且提出創新的方案。當過去的例子及傳統方法不保證一定成功時,董事就必須以AI的見解協助他們判斷,因為AI可以超越人的直覺發展模式或預測結果。

【AI與董事會治理】董事會可如何發展有效的AI治理-2025/05/22

這篇是由Lara Abrash、Maureen Bujno、Brian Cassidy合寫的"How Boards Can Develop Effective AI Governance",2025年4月11日在Wall Street Journal網站刊出。以下分享一些要點。

AI技術在企業內的普及,使得董事會監督變得至關重要。董事會在監督組織如何擴大使用AI上扮演關鍵角色,以支持成長、強化透明、創造長期價值、保護公司名譽及讓組織永續經營、平衡風險和創新上。

本文要強調的是—在Deloitte AI Governance Roadmap作為關鍵監督工具的關鍵面向,包括策略、風險、治理、績效、人才與文化考量。

2025年5月21日 星期三

公開發行公司董事薪酬的兩難-2025/05/21

這篇是2024年8月22日在CBIZ網站刊出的"The Dilemma of Director Compensation in Public Companies"。

確保董事因其投入時間、專長及責任而受到公平的獎酬,對於吸引頂尖人才、並使其與股東利益一致,十分重要。然而,在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和維持當責性之間達成正確平衡,對於促進有效公司治理而言很重要。本文就是探索公開發行公司的董事薪酬複雜性,以及支持其設計的原則。

執行長薪酬包裹如何影響企業文化-2025/05/21

ICAEW在2025年 4月 15日刊載”How a CEO’s pay package influences corporate culture”,探討執行長薪酬之組成對於公司如何經營有直接的影響。讓薪酬和公司營運一致,十分關鍵。

處理執行長薪酬協議裡的股票選擇權,會促進冒險風格—繼而引導一般員工的不當行為。這是根據最近在《美國會計評論》(The Accounting Review)所發表的一篇論文,並可以在蘭卡斯特大學看到。

研究者交叉參考了這些資料:超過40件聯邦監理機關對不當行為之裁罰,以及2000至2018年間2,000家薪酬協議內有獎勵高階經理人之公司。研究團隊將「執行長vega」(執行長財富因股價波動而變動)之升高連結到工作場所違規數量和嚴重程度之增加。

全球FTSE 100公司尋求股東支持更有競爭力的薪酬包裹-2025/05/21

Deloitte 在2025年 4月 8日公佈對FTSE 100公司的調查,要點有:

*24%(13家)的公司希望大幅增加激勵水準與/或引入更創新的薪酬結構;

*18%(10家)的公司正加快其政策審視,在常見的三年週期之前提出提案;

*富時100指數(FTSE 100)公司執行長的薪酬中位數在2024年增加7%–從2023年的449萬英鎊升至2024年的479萬英鎊。

2025年5月20日 星期二

[澳洲](1)APRA提出治理改革;(2)澳洲監理機關發佈新的指引,讓公司開始因應強制性永續報導-2025/05/20

(1)APRA提出治理改革

MPA在2025年 3月 7日報導了澳洲治理改革的動態。

澳洲金融監理署(Australian Prudential Regulation Authority,APRA)提出了八項改革,要強化銀行、保險業者及退休金受託單位的治理。

此轉變是過去十年來第一個重大的更新,旨在讓治理要求與現代最佳實務一致,處理不佳績效領域並確保金融機構由具備必要技能、經驗和誠信者所領導。

【歐洲近期永續&氣候相關發展】(1)歐盟公司視氣候風險為首要關切議題的可能性是其他企業的兩倍;(2)綜合套案:歐盟理事會已批准,接著是歐洲議會;(3)綜合套案(Omnibus package):報導之改變以強化永續價值;(4)歐盟議會同意延後永續報導和盡職調查相關法規;(5)歐盟議會任命領導人協商減輕永續報導-2025/05/20

(1)歐盟公司視氣候風險為首要關切議題的可能性是其他企業的兩倍

The Accountant Online在2025年 3月24日報導,Arecent研究顯示,比起其他全球同業,總部位於歐盟的公司明顯地更有可能視氣候風險為組織首要關切的議題。

這份由美國註冊會計師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ICPA)與英國皇家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Chartered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 CIMA)共同執行的研究,強調歐盟法規對氣候風險管理與揭露的影響,這些似乎驅使人們更加關注氣候相關風險。

2025年5月19日 星期一

PwC 2025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六成加拿大公司在永續報導方面落後,有價值創造和成長機會之風險-2025/05/19

CISION在2025年 3月 11日報導,加拿大PwC的新研究顯示,由於加拿大公司處於變動中的全球規定以及市場不確定,故在永續報導實務方面存在巨大落差。PwC的《2025年永續報導見解》(2025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Insights)分析了加拿大前250大公司公開報告內的76個氣候與永續揭露點,發現許多組織並未準備好演變中的永續報導局勢,而且有風險錯失機會顯示永續如何形成策略最優先事宜。

加拿大PwC的國家永續報導與確信主管Sarah Marsh說,「雖然所有加拿大的公司都將永續整合進其業務和企業文化,但他們在報導上相當落後。與此同時,報導標準持續發展中。當執行相關規定時,這不僅會引發遵循風險,也會錯過機會吸引重視永續的投資人、客戶以及員工。藉由將永續和公司優先事項連結起來,永續措施就會從遵循活動轉變為價值創造者—是投資人越來越期待的措施。」

[馬來西亞]阻礙公司達成ESG標準的諸多障礙-2025/05/19

SME網站在2025年3 月 19日報導,馬來西亞公司證實在達成環境、社會與治理(ESG)標準上遇到困難,主因為缺乏能力、產能及投資挑戰。

馬來西亞PwC的永續與氣候變遷主管Andrew Chan說,能力是一大因素,因為永續發展相對仍是一個新領域,即便在架構與標準還在演變的ESG議程下要求公司適應和發展必要的專業知識與資源。

他解釋說:「例如,透過現行架構解決氣候風險,諸如氣候相關財務揭露任務小組與國際財務報導準則氣候相關揭露(IFRS S2),公司還需要回應自然相關風險以及即將到來的架構如IFRS S3與S4。」

2025年5月18日 星期日

董事會效能:2024年公司治理的實務方法-2025/05/18

這篇是由Byron Loflin所寫、2024年3月11日在Inrternational Banker網站刊出的"BOARD EFFECTIVENESS: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CORPORATE GOVERNANCE 2024"。以下分享一些內容與要點。

港交所檢討公司治理守則之結論-2025/05/18

Law.asia網站2025年 3月 26日公佈了一份Rossana Chu與Dennis Yeung合寫、關於香港交易所近期修訂公司治理守則之介紹。很多涉及董事會效能、評估的項目。

香港交易所(Stock Exchange of Hong Kong)公佈《檢討公司治理守則與相關上市規則諮詢文件》(Consultation Paper on Review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Code and Related Listing Rules)。香港2,600家上市公司已實施該項加強董事會效能、性別多元性、風險管理和股利政策的要求,連同附加的揭露義務。大多數變更於2025年7月1日起的會計年度開始適用。

2025年5月17日 星期六

為何強大的風險長對營收有幫助-2025/05/17

這一篇由Sean Thompson所寫、2023年6月18日刊載於Forbes上的"Why A Strong Chief Risk Officer Feeds The Top Line",分析公司風險長的重要性。以下介紹一些要點。

矽谷銀行事件震撼美國與世界,有一個細節對作者而言很重要:銀行在事發前8個月都沒有風險長。

有風險長的組織可更敏銳地評估風險,並明智地處理—意味公司能安全地承擔風險並確保獲利。

你的董事會對風險真的提出了關鍵問題嗎?-2025/05/17

這篇是由Mark Sexton與Paul Feldman合寫的"Is Your Board Asking the Really Tough Questions About Risk?"。2025年4月10日在FTI Consulting網站刊出。以下介紹一些內容。

FTI Consulting最近的調查What Directors Think 2025: A Changing Risk Landscape這篇調查,針對風險意識、監督挑戰和效能認知,提出了寶貴觀點。

問題:你認為你的董事會在哪方面最有效?

80.5%-能適時挑戰管理階層

77.8%-能監督風險管理計畫以減緩公司暴險

72.3%-技能與專長之平衡

2025年5月16日 星期五

新加坡大學研究:監理機關應該鼓勵新交所上市公司舉辦混合式股東會-2025/05/16

The Business Times在2025年 4月 10日報導,新加坡大學商學院投資人保護中心(Centre for Investor Protection)新研究呼籲:監理機關要推動新加坡交易所(Singapore Exchange,SGX)上市公司的混合式股東會。

此建議是依據這樣的發現—股東常會通常是在特定時期裡群聚舉辦的。比如,光在2024年4月26日這一天就舉辦了88場股東常會。

股東會與公司治理-2025/05/16

這篇"Shareholder Meetings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是OECD在2025年4月7日公佈的一份出版品摘要。以下介紹一部份內容。

在新冠疫情後,線上和混合的會議採行率越來越高,也提高了股東參與機會,有些狀況下甚至拉高股東行動主義。

OECD這份同儕回顧審視了:上市公司股東會準備與處置過程中不斷轉變的政策和實務,如何影響到股東權利、議合以及平等對待—這是G20/OECD Principle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G20/OECD Principles)所闡述的內容。其原則II.C.3.建議:無論何種會議形式,所有股東取得資訊、參與機會都應該被確保。

2025年5月15日 星期四

【向董事會報告】用董事會懂的語言說話:一份給資安長確保網路安全預算的指引-2025/05/15

Security Boulevard 在2025年 4月 5日刊出一份由David Meese所寫的“Speaking the Board’s Language: A CISO’s Guide to Securing Cybersecurity Budget“。

預算季對資安長而言是一個關鍵時刻。這是安全主管必須為自己預算說明的時機,而且通常面對的是對坐滿高階經理人的董事會—他們或許不會說與資安長一樣的技術語言。事實上,最近在PwC的一份研究裡有59%的董事長承認,他們的董事會在瞭解組織網路風險的推力和影響上,其實不太有效。若少了明確、能說服人的業務導向論點,資安長就會有風險—無法供控制和減緩風險策略所用之關鍵資金,並可能會讓組織暴露於一連串不必要的網路安全後果。

【向董事會報告】財務長增進與董事長溝通的四種方法-2025/05/15

The Australian在2025年 4月 1日刊出一篇由Craig Schneider所寫的“ Four ways new CFOs can improve board communications“。

對於新任財務長而言,向董事會報告是一項重要技能,要花上好幾年才能上手。當然,向董事會溝通的起點是—清楚瞭解董事會想要及需要聽到什麼資訊,提供適當程度的細節而使之有效。但縱使如此,財務長還需要知道:當會議出現未預期的轉折、或者當訊息不起作用時,何時且如何應該調整。

2025年5月14日 星期三

治理對減少漂綠風險而言是關鍵-2025/05/14

2023年6月8日ESG Clarity網站刊載了Judy Kuszeswki所撰寫的“ Why governance is key to mitigating greenwashing risk“。對ESG資格主張不實者,將會被監理機關鎖定,比如英國的英國金融行為監理總署(FCA)與競爭暨市場管理局(CMA),還有消費者監督機關比如廣告標準管理局(Advertising Standards Authority),他們都非常嚴肅看待漂綠。

治理相較於ESG中的「環境」與「社會」,是比較不受注目的。

[歐洲]溫室氣體排放高的公司較可能操縱財務-2025/05/14

University of Portsmouth在2025年 3月 18日公佈一份調查。根據該調查溫室氣體排放和財務報導品質之間關係的新研究發現,高污染公司更可能謊報其盈餘以抵銷氣候相關成本。

這份研究發表在《應用會計研究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Accounting Research)查考了與氣候變遷法規相關的財務風險,諸如歐洲綠色協議(European Green Deal)、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該研究發現,隨著公司轉型至低碳營運的成本增加,他們可能從事盈餘操縱以呈現更好的財務狀況。

這份研究分析了2005至2018年間17個國家及不同產業的476家歐洲公司。研究結果顯示了對公司治理、監理政策和減緩氣候變遷的重大寓意。

2025年5月13日 星期二

報告:僅半數南韓大公司有ESG委員會運作-2025/05/13

The Korea Herald 在2025年 3月 18日報導,根據3月18日的一份報告顯示,去年僅半數的南韓大公司設立環境、社會與治理委員會,反映其對永續成長的承諾。

根據企業研究業者Leaders Index的報告,去年全國銷售額前500大且有資料可查的361家公司中有194家公司(53.7%)在組織內設有ESG委員會或永續委員會。

具環境與社會資格的董事比例正在成長-2025/05/13

這篇是由Tensie Whelan所寫、2024年5月8日在Directors & Boards上刊載的"Report: The Percentage of Directors with Environmental or Social Credentials Is Growing"。觀察目前董事會成員對ESG資格的持有狀況。

2018年時,Fortune 100的董事會僅22家有永續/ESG委員會。現在已經有89家。

同一年,僅29%的Fortune 100董事會成員有ESG資格。今日,增加到43%。

此展現了,董事會更重視永續性作為其為重要的策略問題。

2025年5月12日 星期一

【家族企業鍛冶】東南亞迎向未來的家族企業-2025/05/12

Marleen Dieleman所寫、2024年2月7日在刊載The Business Times的這篇"Embracing change: Future-proofing family businesses in S-E Asia"。以前我們也分享過一些家族企業的見解,還有范博宏教授的觀點,比如:

【家族企業鍛冶】研究家族企業的權威學者—范博宏教授-2024/01/01

https://worldofcg2023.blogspot.com/2024/01/20240101.html

為何家族企業未能適當規劃接班?-2024/02/01

https://worldofcg2023.blogspot.com/2024/02/20240201.html 

這一篇也都能夠呼應。以下分享一些要點。

家族企業治理:公司治理對經濟成功有正面影響-2025/05/12

KPMG在2025年 3月17 日刊出一則關於家族企業的調查。要點有:

*公司結構:受訪的全球市場領導者自願設立監督組織,90%的家族企業也有正式組成的股東會。

*挑戰:82%的公司認為監督工作的需求增加,監督組織的訴求因數位轉型和監理要求變得更為複雜。

*永續措施:57%的公司具備永續報導,趨勢從價值驅動法轉變為以數據為本的報導。

2025年5月11日 星期日

公司董事可在董事會任職數十年。任期限制是答案嗎?-2025/05/11

The Conversation 在2025年 3月 20日刊出了一篇由atalie Elms所寫的“Company directors can sit on boards for decades. Are term limits the answer?“。

在一間大公司成功掌舵並不容易。隨著公司在日益動盪經營環境裡變得更複雜,董事會成員責任也愈發如此。

雖然非執行董事不參與日常營運,但他們在公司擁有最高決策權。整體來說,董事會負責公司策略、遵循,並且對管理階層提出尖銳問題。

不過這些角色通常也伴隨重要地位、聲望及影響力—特別是上市公司的董事會。往往不乏有意填補職位的人,而那些已經在董事會者經常不甘願離開。

2025年5月10日 星期六

【AI與董事會治理】AI風險:董事與主管需要知道什麼?-2025/05/10

這篇是在2024年4月29日在Lockton刊出的文章"AI risks: what directors and officers need to know"。探討的是董事責任險,足見現在董事責任的範圍越來越大。以下分享部分要點。

關於AI與AI漂洗等風險的責任,可能落在長字輩主管身上:不僅是某些人相信,董事與主管(D&O)要負責管理AI之落實,也有些人相信,他們必須知悉這些工具帶來的風險,並採取措施減少潛在的傷害。關於後者,也有助於教育董事與主管 (D&O)責任險公司,讓他們知道董事會層級如何瞭解及管理特定的AI風險。

因AI治理流程不佳、或AI技術失利以及不實報導而引發的訴訟,可能會以違反D&O責任之形式提出控告。此類的控告可能會使公司名譽受傷,並造成D&O的集體訴訟。

【AI與董事會治理】人工智慧的董事會-2025/05/10

這篇是由David F. Larcker、Amit Seru、Brian Tayan合寫的文章"The Artificially Intelligent Boardroom"。2025月4月8日在Harvard Law School on Corporate Governance網站刊出。出處是他們在SSRN上發表的文章,主旨是檢視:人工智慧可如何影響董事會流程、實務與動態。原文可見: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5182306

以下分享一些內容。

2025年5月9日 星期五

2025年股東會議議程:在巨大不確定和變動中積極的董事會監督-2025/05/09

"2025 Shareholders Meeting Agenda: Proactive Board Oversight Amid Significant Uncertainty and Change"是2025年3月4日在BDO網站刊出、由Amy Rojik與Lee Sentnor合寫的文章。

2025 BDO Shareholder Meeting Agenda涵蓋了幾個董事會要考慮的關鍵挑戰和機會,供即將到來的股東會、更廣的監督責任和價值創造參考。這些議程突顯了股東要注意的共通問題,尤其他們越來越倡議要提高透明度和當責性。雖然董事關注的領域因組織特殊環境各自不同,但董事會仍需牢記其公司的任務和目標,以引導其決策與股東溝通。同樣的,關於策略治理和企業風險管理(ERM)方面的透明,還是投資人十分重是的事宜。此包含說明董事會的角色及責任,還有公司ERM計畫及流程。

這一篇文章內容頗多,主要包含以下幾個項目:

*股東會議與委託投票季:回顧2024年、預測2025年趨勢

*投資人對科技發展之興趣、以及對網路風險之警惕

*公司治理與人才管理—董事會組成結構、技能與獨立性;多元、平等與包容;高階經理人繼任計畫與安全;高階經理人薪酬

*氣候立法的演變

*關注加密貨幣

以下針對前述部分主題再做詳細介紹。

2025年5月8日 星期四

「保持前進」:長字輩主管的女性分享掌握工作的秘訣-2025/05/08

這篇由Joan Michelson所寫2024年5月19日在Forbes上刊載的"‘Just Keep It Moving’: C-Suite Women Share Secrets To Career Mastery"。是她參與最近2024 Career Mastered Summit、以“I am resilient”為主題的一些記錄。

雖然Harvard Business Review在2021年表示,高階管理層的性別多元性比過去好,但時至今日,根據Grant Thornton的2024年研究,Fortune 500的執行長只有10.6%是女性,而高階經理人是33.5%。Grant Thornton指出,若以這速率下去恐怕至少要道50年後才回答到性別平等。

在這場有300位來自各產業聽眾(主要是女性)的活動上,聽著20多位女性分享其在公司頂尖職位上的看法和故事—她們攀上公司晉升階梯到長字輩主管的經驗,以及/或擔任成功企業家或董事的經驗。

男性傾向聘男性,女性傾向聘女性嗎?-2025/05/08

這篇是2025年3月25日在Spiceworks刊出的文章:"Men Tend to Hire Men, Whom Do Women Tend to Hire?"。以下分享一些內容。

在聘僱階段,女性專業人士可能會面對到歧視。聘更多女性擔任領導職,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嗎?女性領導人可如何聘僱,而她們的處理會更多元嗎?

作者與Avalara兩位領導人對談:全球遵循資深副總裁Liz Armbruester與議合與多元性資深總監Amelia Ransom。以瞭解關於女性領導人如何聘僱的少數寶貴見解。

2025年5月7日 星期三

審計委員會在2025年要考慮的最主要風險-2025/05/07

這篇"Top Risks for Audit Committees To Consider in 2025"是Crystal Jareske與Richard Kloch, Jr.合寫、2025年4月4日在Crowe刊出的文章。以下分享一些內容。

在市場變動與不穩定仍是2025年主要考量之下,審計委員會關於制定優先事項有很多事要思考,包括如何處理新風險。最近Crowe的線上會議“Financial Services Audit Committee Overview”探討了一些2025年最主要的新風險,並分享審計委員會可如何準備以處理這些風險。

審計委員會變動中的(及持續的)優先事項-2025/05/07

這篇是2025年4月1日在Directors and Boards網站刊出的一則訪談。內容是Deloitte的Center for Board Effectiveness與Center for Audit Quality發佈了第四份 Audit Committee Practices Report: Common Threads Across Audit Committees,指出網路安全、企業風險管理(ERM)以及財務與內稽人才,是審計委員會認為的前三大優先事項,與2024年類似。本文是與Center for Board Effectiveness的審計與確信總經理、治理與審計委員會計畫負責人Krista Parsons,還有Center for Audit Quality的資深總監Vanessa Teitelbaum進行的訪談,深入瞭解報告結果。

審計委員會視網路犯罪為最主要的企業問題-2025/05/07

這篇是2025年3月31日在Deloitte刊出的報導,Deloitte的Center for Board Effectiveness與Center for Audit Quality所公佈的最新Audit Committee Practice Report,突顯網路安全是國際審計委員會最主要的問題,而且過去幾年皆然。有一半的受訪者視此為第一關注的領域、62%說審計委員會主要負責此事,而23%認為,由整個董事會主責監督。71%的受訪者說,此主題會每季列在董事會議程上,50%稱網路安全是他們想要發展技能以強化審計委員會效能的前三大領域。

2025年5月6日 星期二

要把ESG納入經理人薪酬時,薪酬委員會可詢問的三個問題-2025/05/06

Directors and Boards在2023年7月底有一則由Anthony Saitta與Miriam Wrobel所合著的文章"Driving ESG Accountability Through Executive Compensation",探討薪酬委員會對ESG納入經理人薪酬的議題。這個問題在台灣或許也還頗新穎,真正有納入高階經理人薪酬要素成分、KPI的公司,應該不會很多,恐怕會這麼想的公司都不多。若未來這是一個趨勢,各種經驗或說法都值得參考。以下節選一些我覺得重要的內容介紹。

薪酬平等至關重要:2025年薪酬委員會的首要任務-2025/05/06

這篇是2025年3月23日刊載在Moneyweb、由Chris Blair所撰寫的"Pay equity matters: Top priorities for remuneration committees in 2025"。

在今日快速演變的全球局勢裡,薪酬委員會面臨一連串前所未見的挑戰。從地緣政治不穩定、人工智慧(AI)的進步、股東審查,和職場期待的轉變,高階經理人薪酬從未受過如此高度的監督。

獎勵領導力、使股東滿意並確保長期企業永續發展,要在以上取得平衡變得更為複雜。

以下是2025年薪酬委員會應對動盪局勢的首要任務:

2025年5月5日 星期一

過度自信的代價-2025/05/05

Forbes在2025年 3月30日刊出了一則Tracy Lawrence所寫的:“ The Cost Of Overconfidence: Experience As A Liability In The C-Suite“。以下分享要點。

在作者擔任執行長教練時,看到太多極有自信的高階經理人。這些領導人數十年來從事著艱困的工作、建樹卓著。有些是從頭開始打造他們的組織、讓企業轉虧為盈,或者度過重大經營危機。當問及他們如何做決定時,很多活躍的領導人會回答:「我總是相信我的直覺。」他們是隨時間讓自己得到驗證的。但對領導人而言重要的是,瞭解過去的成功未必代表以後也是。

這就是成功的弔詭:當領導人經驗越豐富、越成功,就他們越難看到可能會如何出錯。經驗會帶來信任、可信度與權力—但也會導致危險的過度自信。在今日的經商環境裡,變動與顛覆是持續不斷的,過度自信會造成高階主管倒台。

董事會花時間卻未見成效的三個領域-2025/05/05

Harvard Law School Forum on Corporate Governance在2025年 3月 16日刊載了一篇由Rusty O’Kelley與Rich Fields所寫的文章“ Three Areas Where Boards Spend Their Time But Don’t See Results“,探討有趣的董事會問題。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裡,董事會正學著應對前所未見的複雜性,同時又面臨著為永續成長提供健全建議的期待。董事會面臨各種巨大的壓力,包括瞭解網絡安全與數據隱私的影響(66%的董事會成員視之為前三大營運風險事項)、因應政治和監理風險(44%),以及監督組織變革(38%)。當董事會的行為、決策和行動會影響組織的關鍵面向時,對董事會必須交出有意義的成果的要求,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

2025年5月4日 星期日

當董事會重視心理安全感時-2025/05/04

INSEAD在2025年 3月 19日刊出了這一則由Stanislav Shekshnia寫的"When Psychological Safety Has a Seat on the Board"。

在西雅圖綠蔭園區的一間會議室裡,微軟(Microsoft)董事會成員展開一場旁觀者看起來像智力較量的討論。董事們質疑著假設、公開表達與執行長意見相左,偶爾還會顛覆傳統觀念。在這個看似摩擦之下,潛藏著一場革命:細心培育的心理安全感,讓微軟從流失優勢的科技巨擘轉型為市值達上兆美元的創新者。

應該對一個董事席次投入多少時間?管理董事會的一份指引-2025/05/04

這篇是由Kylie Hammond所寫、2024年9月25日刊載在Tiger Boards的"How Much Time Should You Commit To Board Seats? A Guide To Managing Your Board Portfolio"。是一個相當實務的觀點,以下分享一些內容。

良好的經驗法則是:每個董事每個月要花一天從事相關工作。典型上除了包括持續數小時的董事會會議,還有其他會議外的工作。會議外你或許要花時間到:

*閱讀董事會文件

*與其他董事交談

*評估關鍵狀況與挑戰

*處理臨時電郵及信函

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大型投資人說,他們會使用ESG來降低風險,但大多數關注於E與G-2025/05/03

這篇是由Alexander Gelfand所寫、2024年5月2日在刊出Stanford Business的"Big Investors Say They Use ESG to Reduce Risk (But Mostly Focus on the E and G)"。裡面介紹一份觀察投資人對ESG意向的調查。

最近史丹佛大學商學院有一份由David Larcker、Amit Seru及Brian Taya做的調查。這些資料是他們在MSCI Sustainability Instituteopen協助下執行的。

這三人先前調查了,個別投資人如何看待ESG的優先性。這次,探討了大型機構投資人(比如資產管理公司、退休基金與保險公司)在做投資決定時如何思考其ESG要素。47個受訪者大多來自於北美及歐洲。近半公司的資產是超過2500億美元。

因應環境風險的計劃「獲得資產管理公司的支持率創歷史新低」-2025/05/03

Yahoo!Finance在2025年 2月 18日報導,根據分析顯示,去年股東大會上,針對因應環境與社會風險的提案獲得資產管理業者的支持見到新低。

倡議責任投資的ShareAction發現,2024年僅1.4%(所評估的279個股東提案中有4個)獲得多數支持,低於2021年的21%。

公司股東可提出議案,要求董事會對相關議題採取某種行動,諸如公司治理、環境與人權風險、多元與共融,以及老闆的薪酬。

爾後他們在股東會投票,通常是年度股東大會(AGMs),儘管不具法律約束力,顯著的支持卻可壓迫董事會回應所提出的事件。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法務長如何在公司發揮效能-2025/05/02

這一篇由Jeffrey Wolff所寫、2023年2月6日刊載於JD Supra的"How CLOs can stay ahead of the game in 2023",雖然講的是2023年,但內容很多可跳脫出某個時間點,去認識法務長的角色及未來要注意的事情。以下分享一些要點。

法務長角色正在擴張中。除了要達成作為法務顧問、經營顧問的傳統責任,今天還要提供及推動公司高階策略及目標。

在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間,聘僱法務長為長字輩主管的比例增加了53%,這成為了美國成長幅度第四快的經理人。同時,公司卻在縮減他們的預算。也就是說,法務長必須以更少的資源做更多的事,因此必須找到新的、創意的方法達成任務。本文是審視法務長的角色、過去幾年的角色怎麼擴大的。以下將討論法務長必須所持的技能和必須提升的技能。這一篇文章裡有以下幾個要點:

全球從2020年以來在公司內領導網路措施的法務長躍升23%-2025/05/02

Globe Newswire 在2025年 3月 24日報導,公司法律顧問協會(Association of Corporate Counsel,ACC)基金會在3月24日公佈了《2025年網路安全狀態報告:內部的觀點》(The 2025 State of Cybersecurity Report: An In-house Perspective),顯示了在全球,法務長正快速成為網路安全策略不可或缺的領導人、擔任領導職位,以及頻繁向公司董事會報告網路安全策略。這個結果,是根據對16個國家、20個產業共278位公司內部法律專家的調查。

根據ACC基金會,此變動顯示:對於網路安全法律和治理面向的重大轉變及認識,讓法務長角色對於管理營運風險、事件回應、法律責任、聲譽管理以及業務延續性而言十分重要。

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每個執行長應該問人資長的問題-2025/05/01

這篇是由Ryan Wong所寫、2024年2月29日刊載於Forbes網站的"The One Question Every CEO Should Ask Their CHRO"。以下分享一些要點。

聰明的執行長都需要資料,以利他們做更佳的判斷,比如行銷長。則,關於人資長呢?

長久以來,人資一職關注於自有的KPI,使用孤立的數字。對作者而言,提供員工議合指標之類的例子,只能解決一部分問題。所謂議合實際所指為何?如果人資是被單獨看待,則員工流動率不過就是一個沒用的數字。

對未來做好準備的人資長:從People Matters的人資長效能報告而來的見解-2025/05/01

People Matters 2025年 3月24 日發表了他們的新報告—《2025年東南亞人資長效能報告》(CHRO Effectiveness in Southeast Asia 2025 Report),提供執行長與人資長此區域未來人資領導力的見解和策略。

東南亞市場經營和勞動力日益複雜,使得人資長角色受到關注。在2025年,此角色不再只限於管理人事流程—也成為了經營成果的策略建築師。此轉變是毫無疑問的。但此轉變也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挑戰,並需要評估整個東南亞人資長在確保未來人資領導力方面的效能。

2025年4月30日 星期三

董事會更新的兩難:為何流動率落後,以及如何改善-2025/04/30

這篇"The Boardroom’s Refresh Dilemma: Why Turnover Lags And How to Fix It"是2025年3月24日在Corporate Board Member上的訪談文章。十分有參考性。以下分享一些內容。

為了探討董事會面對到日益複雜經商環境、確保正確技能和觀點之組合,作者訪問了North American Board and CEO Practice Co-Leader的Julie Daum、North American Board Effectiveness Leader的George Anderson。他們分享了最新報告的關鍵內容—強調高階經理人對董事會成員之信心,以及其董事會組成現實兩者之間的巨大落差。他們也討論了:為何董事會更新經常很慢、阻礙其進展的文化和結構障礙,以及提供想與公司演變中策略需求保持一致的董事會一些最佳實務。

2025年4月29日 星期二

董事會如何評估未來的執行長是否做好了準備?-2025/04/29

這一篇由Justus O’Brien所著,於2022年9月26日於Harvard Law School Forum on Corporate Governance的"How Boards Can Assess the Potential and Readiness of Future CEOs",探討了董事會在尋找執行長、建立繼任計畫等相關作為上可留意的事情。以下摘選一些我感覺重要的內容進行介紹。

董事會從一開始,就需要定義未來執行長應該具備的條件、尋找組織裡有潛能的人才,以及說明在未來幾年將如何發展這些技能。

你怎麼定義未來幾年執行長所需的技能?你怎麼找到具高度潛能的候選人?你如何培育他們,以確保當時機到來時他們能勝任執行長?

【執行長問題】(1)繼任計畫陷入危機,因為半數不到的蘇格蘭執行長能在自己的班底裡看到未來領導人;(2)機構投資人可以看哪些執行長的警示訊息?-2025/04/29

(1)繼任計畫陷入危機,因為半數不到的蘇格蘭執行長能在自己的班底裡看到未來領導人

Financial News在2024年10月 17日報導,有一份新調查警示蘇格蘭企業的繼任計畫有問題,它顯示了不到一半的蘇格蘭執行長相信,在任內有內部人才可接任。

這份由高階經理人搜尋機構Livingston James及EY合作的研究強調:在蘇格蘭最主要公司之間的領導力發展,存在令人憂心的落差,僅47%執行長有信心—在組織內已經有人準備好可以接任。

這份全面性研究調查與訪談了超過120位來自於多個產業的執行長和高階領導人,旨在辨識出未來執行長所需的關鍵技能與特徵。

2025年4月28日 星期一

在公司策略內利用永續-2025/04/28

"Leveraging sustainability in your corporate strategy: A guide"是2025年3月24日在In Daily網站上刊出,由Aletta Boshoff所寫的文章。先前聽到蒲樹盛總經理談要把永續從風險轉化為尋找機會,我們就越來越在意這件事。以下分享一些內容。

Australian Securities and Investments Commission (ASIC)呼籲要採取立即行動,將ESG原則納入公司策略。

大公司和金融機構,必須在2025年1月1日起遵守新的氣候報導要求(這是第一階段公司),而第二階段公司,要準備2025年12月31日或2026年6月30日結束會計年度的第一份強制性永續報告。

在氣候顛覆和監理轉變之際創造機會-2025/04/28

這篇"Creating opportunity at the intersection of climate disruption and regulatory change"是由Jennifer Steinmann、Kristen Sullivan、Steven Goldbach、Elizabeth Payes合寫,2024年12月13日在Deloitte Insights刊出。先前聽到蒲樹盛總經理談到,希望公司思考永續不只是遵循或風險,還要多思考機會。因此也要來關注這些創造機會、供應鏈管理等面向才行。以下分享一些內容。

2025年4月27日 星期日

董事就任講習(induction)成功的秘密-2025/04/27

這篇是Julie Garland McLellan所撰寫、2022年9月22日在IoD New Zealand刊出的文章"Secrets of successful induction for directors"。

Julie Garland McLellan以前邀請她來台演講過好幾次,在澳洲具備董事會實務及研究豐富經驗,關於新任董事初任講習,國內公司是有一些有做,但還是需要多學習國外經驗。以下分享這一篇部分內容。

2025年4月26日 星期六

在技術驅動時代強化董事會治理-2025/04/26

Forbes在2025年 3月 6日刊出了這一則Paul Davis所寫的“Strengthening Board Governance In A Tech-Driven Era“。

隨著金融機構擁抱技術進展,確保其董事會布署好監督創新同時維持健全的治理實務至關重要。董事會缺乏諸如網路安全、數位轉型及監理技術等領域的專業知識,欲有效因應現代銀行挑戰可能不好過。

董事會的成熟度應該與其所代表的銀行在這件事上契合。董事不需是卓越的技術專家,但必須有招數在董事會及委員會上詢問管理階層正確問題。改善這些知識落差(作者對董事會評估的一項主要重點)不僅強化治理,也會在不斷變動的金融局勢中為銀行長期成功定位。

2025年4月25日 星期五

執行長要問資安長的三個問題-2025/04/25

這篇"Working together for better security: Three questions CEOs should ask their CISOs"是由Paul Paget所寫、2024年2月14日刊載於Fast Company網站。以下介紹這三個問題。

網路安全風險現在是企業領導人之間的討論重點,執行長比過去受到更大的壓力,要有效地向董事會陳述安全策略—這是傳統上沒有訓練過的。

為了更熟悉公司的安全路徑圖,需要仰賴資安長為資產與可信任的顧問。典型上,執行長與資安長的職位並沒有這麼接近,而且彼此沒有太多的溝通。然而,藉由更緊密合作,才更能保障組織的安全。

為創造綜效,你應該知道要問資安長什麼問題。以下三個問題,是向董事會報告策略時可讓你更為明智的:

93%的企業資安長責任政策發生變化-2025/04/25

Security Brief 在2025年 3月 5日分享了Fastly公佈的研究,93%的組織過去一年變更政策以解決有關資安長面對個人隱含的責任風險日益升高的憂慮。 

包括41%的組織加強資安長參與董事會層級之策略性決策。此研究是因最近法規之故應運而生,比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關於公開發行公司網路安全風險管理、策略、治理和事件揭露(Cybersecurity Risk Management, Strategy, Governance, and Incident Disclosure by Public Companies)的規定,強調對於資料外洩,留意公司之問責制以及最終,歸於資安長的責任風險。

為減少潛在的責任風險,38%的調查受訪者已加強校對從政府監督機構取得之安全揭露文件,類似比例的受訪者加強網路安全同仁在法律方面的支持,包括引進責任保險。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年齡多元性是董事會卓越的關鍵-2025/04/24

這篇是Sophie Randles所寫、The Scotsman 在2025年 3月 3日刊出的“Age diversity is the key to boardroom excellence“。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準備逐漸廢除旨在促進公眾及企業生活中更大代表性的DEI政策,職場多元性目前受到密切關注—他宣稱考績、卓越以及才智應該是進步的唯一標準。

當人們思及職場多元性,他們通常將其連結於族群、社會經濟因素以及性別,但公司最高層經常忽視的領域是年齡。

2025年4月23日 星期三

董事避免集體和代位訴訟的指引-2025/04/23

這是Richik Sarkar所寫的"The Director’s Guide to Avoiding Class and Derivative Action Triggers",2025年2月26日在Directors & Boards網站刊出。也呼應先前我們分享的一些關於董事責任、訴訟的觀點與文章。

集體訴訟的威脅逐漸逼近上市公司。這些複雜的法律戰,會耗光資源、傷害聲譽以及使營運中斷,有可能會影響股東價值及長期經營能力。董事必須瞭解集體訴訟的觸動共通點,並協助落實積極措施,以舒緩風險而確保公司的未來。這些是其受託義務的關鍵,需要謹慎且積極的投入。

2025年4月22日 星期二

定義運作完善董事會的團體動態-2025/04/22

"The Group Dynamics That Define Well-Functioning Boards"是2021年2月18日在INEAD刊出的文章,由Vincent H. Dominé所寫。以下分享一些內容。

董事會就像所有由人所組成的團體。心理學家Wilfred Bion觀察:所有團體都是為了特定目標聚集起來的。對董事會而言,其目的是由角色與責任構成,比如為管理階層作建議、在危機時刻領導、保護組織資產、處理執行長繼任等。這個團體符合其目的之程度,部份端視其集體動態,或者個別人士在完成任務的過程如何彼此影響或衝突。有效能的董事會特色是,就算沒有共識,但還是能達成基本目的。

在董事會棋局上勝出-2025/04/22

 這篇"Winning the Game of Boardroom Chess"是由Michael Jarrett、Andy J. Yap與Curtis LeBaron合著的文章,2024年3月6日在INSEAD網站刊出。探討董事會召開時的社會心理學主題,十分有趣,有參與過董事會實務經驗者,應該會覺得有趣。以下介紹一些內容。

作者對於董事會上的權力遊戲感到興趣,針對過去20年間歐洲、北美最高經營團隊會議上所發生的非語言溝通影片,進行了研究。而這個分析,進一步獲得了高階經理人和MBA學生在課堂中模擬所觀察到行為的支持。

2025年4月21日 星期一

為網路安全期待和賦權資安長現實之間架起橋樑-2025/04/21

這篇是由Jonathan Fischbein所寫、2024年5月30日在Forbes刊出的"Bridging Cybersecurity Expectations And Reality To Empower CISOs"。也是面對資安長角色變化、筋疲力盡等的主題。

傳統網路安全的界線已經幾乎轉變。網路攻擊者知道可能性在哪。每個員工與其用來連接公司資源的所有軟體及裝置,都是潛在入侵點。

因此網路安全已進入長字輩主管、董事會的議程裡。Gartner預測,到2026年,70%的公司董事會將至少會有一位成員具備網路安全專長。同一份報告也預測在2024年,隱私監管會成熟到涵蓋大部分客戶資料的程度。與此同時,不到10%的組織才發展出夠強的網路安全措施,以脫穎而出。

資安長角色的七個誤解-2025/04/21

"7 misconceptions about the CISO role"是由Esther Shein寫、2025年3月17日在CSO刊載的文章。以下來介紹這七點誤解。

2025年4月20日 星期日

【行動主義趨勢】(1)2024年股東行動主義激增;(2)英國股東行動主義蜂擁而至-2025/04/20

(1)2024年股東行動主義激增

這篇"Shareholder activism surged in 2024"是2025年1月29日在Barclays網站刊出、由Jim Rossman所寫的。裡面分享其Investment Banking Shareholder Advisory團隊的報告—2024 Review of Shareholder Activism,並整理了五個趨勢。

1.美國與亞太區的活動推動全球倡議,但歐洲的活動反而有點趨緩

全球來看,2024年發起了243個行動主義倡議,是2018年以來最高。

亞太區看到創紀錄的66個倡議,首度超越歐洲—當地活動較去年少26%,降至48個。

2025年4月19日 星期六

資安長可強化其在董事會上影響力的四個方法-2025/04/19

這篇是由Craig Bates所寫、2025年3月11日Splunk刊出的"Four ways CISOs can strengthen their influence in the boardroom"。以下來分享這四個方法。

根據Splunk的CISO Report 2025,83%的全球資安長在董事會上有席次,顯示其對經營事宜的影響力。不過,僅29%說他們的董事會有包括至少一位具網路安全專長的成員。此顯示:雖然董事會對網路安全更注意了,但很多仍缺乏深入的技術知識,以完全掌握今日網路安全風險的複雜性。

為了建立數位韌性,資安長需要縮短落差、確保其網路安全被視為長期投資,而非被動的成本。

以下是資安長可強化其與董事會的四個方法,並定位網路安全為企業穩定和成長的關鍵推手。

(1)生產力對上安全:資訊長與資安長可如何協調一致;(2)是時候把資安長角色區分嗎?;(3)資安長在網路安全上角色的演進-2025/04/19

這篇"Productivity vs security: How CIOs and CISOs can see eye to eye"是由所寫、2024年6月22日在Venture Beat刊出的。以下分享一些要點。

資訊長與資安長通常負責管理在安全和效率之間達成完善的平衡。網路安全越來越成為整個企業的風險,而大多數企業因使用AI成長可能帶來的新風險,這就進一步加強了此趨勢,因此資訊長與資安長就必須比過去有更緊密的合作,確保公司IT資產受到保護—把對終端使用者的干擾降到最低。

多年來,組織都視網路安全為「方格打勾」的作業而已。企業可能就只是遵守標準此最低要求就好。但是當事故的頻率與類型大幅擴大之際,組織現在瞭解了網路攻擊可能的財務和名譽風險。

20年前,Enron醜聞帶動了新一代的企業遵循要求—擴大了財務長的角色,提升在長字輩主管裡受重視的程度,而網路攻擊日益升高的頻率與強度,今日也讓資安長受到更大的注意。

2025年4月18日 星期五

法務長對AI和法律要思考的10件事-2025/04/18

這篇是由Jerald S. Howe, Jr所寫、2024年5月22日在Thomson Reuters網站刊載的文章"10 things a GC thinks about AI and the law"。以下分享他所整理的這10件事。

今日,翻開法律出版品,很難不看到人工智慧(AI)相關的文章,因此作者以Fortune 500科技公司退休法務長的身份,來探討這個主題。以下是10個關於AI與法律的要點:

生成式AI的風險:法務長可如何面對?-2025/04/18

這篇是由Kenneth White及Nivedita Sen合寫、2024年1月15日於World Economic Forum刊出的"Generative AI risks: How can chief legal officers tackle them?"。以下分享一些要點。

公司都在回應快速演變科技下的複雜監理網路。除了政府發展AI法規以外,業界為保障國民與社會安全而訂定自律規範的重要性,也日益受到重視,這是在股東受託義務以外的。雖然政府法規及私部門自律規範的平衡,各國都不太一樣,不過監理機關方面有越來越大的動力,要與業界合作發展生成式AI的治理標準。

作者在World Economic Forum上的法務長(CLO)社群中做了調查,針對領導性企業如何面對生成式AI的風險與機會,取得了一些見解。作為組織內負責法律策略及公司治理的最高主管,法務長位居於獨特的位置,可透過風險評估架構向董事會就AI相關風險提出建議,並發展全企業的減緩策略、同時又達成營運優先事項。

2025年4月17日 星期四

法務長角色的轉變-2025/04/17

這一篇是由Chris O’Leary與Raees Nakhuda合寫、2023年11月21日刊載於Thomson Reuters的"Essential general counsel skills to deliver great work on the spot"。現在公司治理或董事會的正處於轉型期中,尤其各國政府對永續、網路、AI等面向都在加強立法與監管,相信法務部門地位也會更受到重視,任務也會轉變。以下分享這一篇的部分內容。

法務長(general counsel),典型上就是公司最高的法務主管—是董事會的律師與法務顧問。法務長通常可直接向執行長報告,但他們也是股東、董事會利益的守衛者。

ACC研究發現,歐洲法務長認為責任增長超出法律建議的範圍-2025/04/17

Global Legal post在2025年 2月 26日報導,根據公司法律顧問協會(Association of Corporate Counsel, ACC)的一項新研究,歐洲公司法務長的影響力日益擴大,超越了法律事務範圍。

根據2025年ACC法務長調查(2025 ACC Chief Legal Officers Survey)的結果,ACC確認形塑歐洲法務長樣貌的10個趨勢,強調外界期待法務主管不只是提供法律建議而已。

2025年4月16日 星期三

【執行長&薪酬】(1)研究顯示執行長薪酬過去十年的變化;(2)當執行長薪酬太多時,吹哨就會變得常見-2025/04/16

(1)研究顯示執行長薪酬過去十年的變化

這篇是Business Plus 在2025年 2月 18日分享的一篇研究成果。根據比利時Vlerick商學院高階經理人薪酬中心(Executive Remuneration Centre)的研究,歐洲執行長總薪酬的水準過去10年沒有改變。

2023年,泛歐STOXX Europe 600指數公司執行長的薪酬中位數剛好超過380萬歐元,比2024年的不到290萬歐元高,但在考量公司規模、通膨及績效這些控制變數的迴歸分析後發現,執行長薪酬在過去十年並沒有顯著上升。

這項研究是由獎酬與永續專家Xavier Baeten教授及資深研究員Marthe Van Hove領導,點明歐洲在維持與全球高階經理人薪酬的競爭力上面臨一項重大挑戰。

20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永續標準近期進展】(1)日本SSBJ提出第一份與ISSB指導方針一致的永續揭露標準;(2)印度SEBI著眼於印度公司的全球ESG標準;(3)德國對歐盟CSRD綜合指令有哪些的修改建議?-2025/04/15

(1)日本SSBJ提出第一份與ISSB指導方針一致的永續揭露標準

ESG News 在2025年 3月 5日報導日本永續揭露標準方面的進展,有以下幾個要點:

*日本與全球報導一致:日本永續準則理事會(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 of Japan,SSBJ)提出第一份永續揭露標準,與ISSB的IFRS永續揭露標準緊密連結,以確保國際可比較性。

*引入三項新標準:其架構包含一般揭露、氣候相關揭露以及應用標準,指引公司永續相關風險和機會。

*預期未來的監理採行:相關標準預期會適用於東京證交所(Tokyo Stock Exchange)主要市場(Prime Market)的上市公司,強化日本對透明ESG報導之承諾。

2025年4月14日 星期一

歐盟削減繁文縟節的大計畫-2025/04/14

這篇是2025年 2月 28日在Akin刊出的歐盟永續相關措施修訂消息“ The EU Grand Plan to Cut Red Tape“,由Jan Walter、Harry Keegan、Stephen S. Kho、Kenneth J. Markowitz、Stacey H. Mitchell、Brian Arthur Pomper、Christopher A. Treanor、Ezra Zahabi、Charles Edward Smith、George O'Malley、Hannes Sigurgeirsson、Adam Keay合寫,調整、簡化處不少。

關鍵點

*根據最近發布的《競爭力指南》(Competitiveness Compass),歐盟執委會已提出削減企業繁文縟節的行動,並搭配精簡的「配套方案」(Omnibus),旨在簡化永續金融報導規定、減少報導負擔、促進資金取得,並鼓勵在歐盟市場投資。

*眾多利害關係人在布魯塞爾協商與遊說,因為歐洲議會以及各成員國政府對於通過、修訂或拒絕這些提案有最終決定權。在此之前,目前的規定仍然有效。

*這些提案主要涉及《企業永續報導指令》(CSRD)、《企業永續盡職調查指令》(CSDDD)與《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主要目的是大幅縮減適用範圍至大型公司、延長生效期,並減輕公司供應鏈上的行政負擔。

*2月26日歐盟執委會公佈了一系列關鍵提案和公告,旨在重塑歐盟的監理架構。除了《潔淨工業協議》(Clean Industrial Deal)整體架構公告,歐盟執行機關提出了兩份「配套方案」,一項針對投資、另一項針對永續發展。前者相對較無爭議,旨在促進公共與私人投資,並簡化與此相關的行政作業。後者目標也在簡化,然而較具爭議,因為有些人認為這是拆解了原先已經建立的強制性框架,尤其是在私部門應對環境、社會與治理(ESG)報導要求時所付出的奮鬥與努力。此外,執委會提議要簡化CBAM。根據執委會的說法,此系列措施方案目的在簡化永續金融報導的相關規定、減少報導負擔、並促進資金取得,以及鼓勵在歐盟市場投資,最終提升歐盟企業的競爭力。

20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EY與IIF最新調查顯示:地緣政治緊張中,網路安全成為全球風險長首要風險-2025/04/13

EY網站2025年 2月18日發佈了他們的調查結果。

安永(EY)與國際金融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IIF)最新的銀行風險管理調查顯示,地緣政治風險持續施加巨大壓力於全世界銀行。這是連續第三年,網路安全維持為最大近期風險的地位。

該聯合報告的第14版是根據45個國家當中的115家銀行的調查資料,突顯了銀行風險長認出其組織現在和未來最迫切的關鍵問題。

網路風險成為長期主要的關注所在,75%的風險長同意這是未來12個月的主要風險,並且仍是近期主要的關注點,87%稱未來三年還是如此。營運韌性(38%)與地緣政治(36%)已成為新入榜的前三大風險,反映這一行面對挑戰不斷演變的風貌。

在貿易不確定性之中的董事會治理:加拿大董事的策略考量-2025/04/13

圖片來源:https://newrepublic.com/post/191499/trump-complains-magnets-unintelligible-rant

川普的關稅這一下子全世界嚇傻股市崩跌,雖然地緣政治最近幾年列為重要風險,但看來怎麼準備都不夠。這篇"Board Governance Amid Trade Uncertainty: Strategic Considerations for Directors in Canada"是Fasken網站在2025年4月10日刊出的。以下介紹一些內容。

因美國政府施壓引起的北美與全球貿易動態,使變化快速及增多,加拿大董事會因此受到壓力要及時且策略地因應。前所未見的環境或許會造成市場和利害關係人升高對董事會行動、決策之審查。

為了提出協助,作者針對加拿大董事會重大法律問題提出了簡潔(但不完全)的概觀,以利考慮:

*程序問題:日常治理流程和實務作法可能會不夠。董事會的處理方法應該要適當且審慎地調整,以因應公司特殊的環境與風險概況。

*實質問題:因突然性的經濟不確定,使得董事會策略角色之重要性大幅增加。關鍵的法律問題或許包括(1)重要合約與爭議;(2)遵守證交法持續的揭露要求;(3)需要增加或更注意的股東議合;(4)追求策略性收購或處置。

*董事的責任與經營判斷:由於可能引發爭議、不受一個或多個公司利害關係人群體歡迎有關的因應計畫,故權衡潛在利害關係人利益會特別重要,比如(1)大幅裁員;或(2)生產重新配置而離開加拿大。董事會對潛在利害關係人問題之考量流程,將會很重要。

2025年4月12日 星期六

委託投票季的政策更新及考量-2025/04/12

本篇是JD Supra 在2025年3月3日刊出的“Policy Updates and Considerations for Proxy Season“,由Luci Altman、Jordan Cohen、Vince Flynn、Vince、Brad Goldberg、Michael Mencher、Beth Sasfai、Beth、Amanda Weiss聯合撰寫,是一個對2025年投票季的觀察。

鑒於最近的發展—包括美國第五巡迴上訴法院推翻了那斯達克(Nasdaq)董事會多元性規範之判決、現任政府對多元平等與包容(DEI)倡議的總統行政命令,以及委託投票顧問機構和機構投資人對董事會多元性政策的變動—公開發行公司在進入委託投票季時,會發現自己要重新思考關於其董事會多元性、董事會招聘實務的揭露。

2025年委託投票季預覽-2025/04/12

"2025 Proxy Season Preview"是由Matteo Tonello所寫、2025年3月10日在Harvard Law School Forum on Corporate Governance網站刊出。以下分享一些內容。

2025年4月11日 星期五

變動中的公司秘書角色-2025/04/11

這篇"Corporate Governance Forum: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corporate secretary"是由Ben Maiden所寫、2024年12月11日在Governance Intelligence刊出的。裡面介紹最近對公司秘書的觀點。

Governance Intelligence最近在紐約舉辦的Corporate Governance Forum,專家小組十分關注公司秘書角色的發展,這件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它的頭銜或許還不用改。

公司秘書的工作量在最近幾年有大幅擴張,因為他們要確保董事會的順暢和有效運作,還有整個公司。

有限公司的公司秘書角色:一個企業的指引-2025/04/11

這篇"The role of a Company Secretary in a Limited Company: a business guide"是在2024年3月20日於UK Business Forum網站刊出的,以下介紹一些內容。

英國的2006年公司法並未強制要求有限公司一定要設公司秘書。本指引是對這個角色的相關職責作解說,並列出有限公司老闆要不要設的考量點。

2025年4月10日 星期四

治理:ESG成功容易被忽略的基礎-2025/04/10

這一篇"Governance: the overlooked foundation of ESG success",是由Lucy Buchholz所撰、2023年7月7日刊載於Sustainability網站上。

ESG越來越熱門的環境下,因為氣候變化令人日益憂慮,環境(E)是最廣為人知的面向,而國際認證與報導標準,也環繞以E構面為主。G由於屬於公司甚至很內部、隱諱的事宜,不易為人察覺。但G做不好,E與S最多只是錦上添花。因此G和其他構面是既競爭又合作。

Coca-Cola、HBC、EY與IBM在ESG中的G-2025/04/10

"Coca-Cola HBC, EY & IBM on the G in ESG"是一篇由Charlie King所寫、2024年5月30日刊載於Sustainability的文章。裡面探討少見的、從G(治理)角度看ESG的論述,是我們感興趣的角度。

永續主管Coca-Cola HBC、EY與IBM討論了公司治理在其ESG及更廣的永續策略上扮演的角色。

公司治理是:一家公司的內部系統,用以治理自身、有效決策、遵守法律以及達成外部利害關係人需求所採行的實務、控制與流程。

2025年4月9日 星期三

僅28%的女性擔任長字輩主管,以下是四個改變這個現象的方法-2025/04/09

這篇是2024年3月4日刊載於The Drum上的"Only 28% of women occupy c-suite roles - here are 4 ways to change that"。以下來介紹一下這四個方法。

McKinsey的研究顯示,長字輩主管的女性比例才28%。如果用種族分類,則有色人種女性更少,才6%。要看到多元性的全面效益,唯有在各層級都落實最佳實務,而不只有在剛入職時。

當提到行銷領導人時,雖然產業界在性別平等上有很大的進步,但多樣性卻急遽下降,即使與其他產業相比。作為一個需要高度溝通和認識的產業,行銷並不希望是一個同質性的環境,而多元性較低的團隊,會有更大的風險會造成尷尬、沒sense的行銷。

【性別多元性近期的一些進展】(1)FTSE 350公司跨過性別目標,女性董事達43%;(2)FTSE 100董事會現在有近45%的席次是由女性出任;(3)香港董事會首次有五分之一席次由女性出任-2025/04/09

(1)FTSE 350公司跨過性別目標,女性董事達43%

Portfolio Adviser網站在2025年2月25日報導了英國性別多元性新消息。

根據最新的FTSE Women Leaders Review,FTSE 350公司在一年前就達成女性董事佔比40%的目標,現在甚至達到43%。

該回顧的共同主席Penny James說,雖然公開發行公司現在「性別更平衡」了,但英國前50大私有公司未來12個月還需要「提高承諾」,因為他們的女性董事比率還不到三分之一(30.5%)。

英國有九家最大的私有公司,董事會上完全沒有女性,比如Bestway、Hermes Parcelnet、KCA DEUTAG Drilling、INEOS、M Group Services Marshall Group Properties和Muller。

2025年4月8日 星期二

長期觀點:為何公司應該接納策略性ESG而非戰術方法-2025/04/08

這篇"The Long-Term View: Why Companies Should Embrace Strategic ESG Over Tactical Approaches"是2025年3月17日載Forbes刊出的文章,由Mahmood Mirza所寫。先前我聽到蒲樹盛總經理說,要把永續從風險心態轉為尋找機會。因此注意了這個主題、有機會來探究。本篇也提到了財務長的重要性。

在快速演變的經商環境裡,ESG考量不再只是一個趨勢,而是策略規劃和長期成功的重要元素。雖然某些公司對ESG採取的戰術方式—在意短期獲利與監理遵循,但真實的價值在於將ESG整合進長期願景。長期的ESG策略以及由NYU Stern Center for Sustainable Business所發展的永續投資回報(return on sustainability investment,ROSI)架構,可推動永續成長、強化財務績效和創造利害關係人持續價值。

永續領導層不只要永續長,財務長要掌握才行-2025/04/08

"Sustainability leadership doesn’t need a CSO – just a CFO that gets it"是Sam Birchall所寫、2025年3月4日在Raconteur刊出的文章。以下分享一些要點。

未來一年是永續的決定性時刻。永續長與財務長正在平衡兩個關鍵優先事項:既要推動永續成長,也要面對政治動盪。IMD Business School的永續教授Julia Binder說,為了有效運作,他們可不能各自為政。「兩者之間的關係,現在對於推動永續組織而言,是最為關鍵的伙伴關係之一。」

Binder對許多組織提過策略建議,包括Nestle、Siemens、Bauer與Salesforce。雖然永續長傳統上會帶動公司永續措施,但她主張唯有永續不被孤立才會更有效。相對地,應該將之納入核心財務策略。

新的白皮書突顯了財務長在推動永續上的重要性。這份報告是Binder擔任共同作者,由IMD和Capgemini聯合出版的,探討了57家歐洲企業(包括BAE, Bayer與Philip Morris)如何處理永續事宜。報告發現,有積極、投入財務長的公司,績效明顯會比較被動財務主管更佳。這些公司的內部抵抗會比較小,而長期成果會更強。

報告提出之際,很多公司其實難以將永續轉化為有意義的行動。不到一半白皮書受訪公司才說,對於及時達成淨零目標有信心。

Binder主張永續轉型沒有財務長全力支持,是不會成功的,他們可確保永續整合進核心財務報導及規劃。在少了他們的接納及參與,永續團隊會面對資源挑戰、有風險承擔過度的報導要求,錯失成長機會。財務長也是確保董事會接納的工具,以及讓全公司都接納這些倡議。

在財務長與永續長之間有及早、更經常議合,對資源配置、制定KPIs會特別有幫助,這雖然對很多公司而言都是挑戰,但對永續轉型而言十分關鍵。此外,Binder相信,公司若未能讓財務長充分參與永續措施,更可能會遭遇瓶頸或聲譽風險,比如漂綠。

雖然財務長與永續長之間有更強的合作,會有助於公司處理永續的方式,但這兩方未必總能保持一致。Binder說,財務通常會過度強調風險與遵循,「他們太重視如何處理永續,而非受到策略遠見所推動。」

在很多公司裡,永續預算仍與核心營運預算分離,或者是以個案方式編列。Binder說,如此分立在資源吃緊時,會讓永續措施脆弱。

白皮書顯示,有29%的公司內部對於永續策略之瞭解並不同步。Binder說這突顯了:關於如何在內部瞭解和溝通永續缺乏溝通,以及在領導層之間明顯不一致。

為了更有效合作,永續長與財務長可以透過:讓財務優先事項和永續一致來克服這些差異。

財務長需要將永續投資連結到公司更廣的財務目標,以平衡短期考量及長期獲利。為了讓這兩者更為平衡,Binder建議縮減營運內的永續措施數:「有50個專案或大型永續報告,只是進步的幻覺。相對地,最好專注於兩三項真正重視的主題。」

對每項措施有明確的企業案例—耗費成本、參與者,以及如何擴大規模,並設定階段目標以衡量進展,才可協助減少潛在利益衝突,並確保財務長和永續長保持一致。

資料來源:https://www.raconteur.net/finance/sustainability-leadership-cfo 


2025年4月7日 星期一

是典範轉移的時候了:替代或繼任計畫-2025/04/07

CUInsight 在2025年 2月 25日刊出了Deedee Myers所寫的“It’s time for a paradigm shift: Replacement or succession planning“。

太多組織因為領導人得到的資訊不足、缺乏承諾,以及沒有區分替代計畫或策略性計畫,而增加了不必要的風險。重覆的替代計畫對你的員工、利害關係人(constituents)並沒有好處,而且可能有長期的負面財務影響。

繼任計畫是一個積極的過程,在策略上與替代計畫有所區別,替代計畫主要在緩解迫切的風險、其範圍較為有限,通常是被動式的因應。太多組織因為缺乏隨時可上任的領導人,而讓組織迅速陷入風險,因為策略發展的停頓、或臨時執行長的職權受限,以及董事會對於未來執行長所需要的技能與潛力沒有共識,從而產生了混亂的訊號。

2025年4月6日 星期日

【南韓近期的公司治理狀況】(1)南韓國會通過法案—擴大董事會對股東之責任;(2)KCCI調查:若新公司治理法案通過,83%的南韓上市公司預估行動主義會升高;(3)Jung Seong-yeop呼籲要提高南韓的外部董事比率,以處理所有人的風險;(4)亞洲公司治理協會(ACGA)表示正式支持南韓修法;(5)南韓總統投票反對商法修正-2025/04/06

(1)南韓國會通過法案—擴大董事會對股東之責任

Reuters在3月13日繼續報導了南韓推動商法修正、董事責任新法案的進度。

南韓反對派主導的國會,在3月13日通過了商法修正案,擴大董事會成員的受託義務,以保護小股東義務及解決「韓國折價」。

南韓共同民主黨推動修法,要擴大股東受託義務,以解決被壓抑的股價、家族財閥的不佳公司治理。

根據現行法規,董事會成員對公司利益負有受託義務,但沒有要保護股東利益。

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邁向卓越董事會的董事指引-2025/04/05

這篇是由Marsha Lindsay與Jessica Saperstein所寫、2025年2月19日在Directors & Boards網站刊載的"The Director’s Guide to Board Excellence"。其中有四點是身為董事(無論資深或資淺)都頗能參考的。

如何最佳地衡量董事會效能:常見問答集-2025/04/05

Skadden在2025年 2月 20日刊載了一篇由Marc S. Gerber所寫"How Best To Measure Your Board’s Effectiveness: FAQs",可藉此反思董事會評估相關事宜。

大多數公開發行公司的董事會,都會進行某種類型的年度自評。對於服務多個董事會的董事而言,共同點就僅止於此。董事會的自評流程在每家公司可以有很大的差別,從評估方法、評估對象、誰主導評估或協助評估、衡量的內容,以及後續要採取什麼行動(如果有的話)。

歸根結底,並不存在唯一正確的方法。董事會或治理委員會應該隨時考慮多個選項,並決定在特定時間、對特定董事會而言,哪項自評方法才是合適的。

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資安長已經成為關鍵的策略角色了嗎?-2025/04/04

這是Deloitte網站在2025年2月27日刊出、由Andy Bayiates所寫的"Has the CISO finally been accepted as a key strategic player?"。可一窺資安長的變化及作者的建議。

網路安全越來越被認定為關鍵、董事會層級的議題。因此,在許多組織,資安長應該要參與策略性的業務決定。此建議在2010年代中期已經成為主流意見。在網路上專家主張—資安長應該從防禦性進化為成長導向,資安長應該在所有涉及技術的企業決定上扮演關鍵角色。在倡議了近十年後,2024年看到很多公司在此倡議上有很大進展。

Deloitte在2024年六至七月進行了最新的Future of Cyber Survey,調查橫跨43國、六個產業的1200位決策者。73%受訪者指出,在前12個月裡,其組織內策略性資安長會參加關鍵技術策略對話的狀況有增加、或顯著增加。

資安長需要董事會什麼:對期待的交互尊重-2025/04/04

這是2025年2月26日在CSO刊出的"What CISOs need from the board: Mutual respect on expectations"。以下針對「董事會想要資安長什麼」、「資安長想要董事會什麼」兩部分介紹。

董事會想要資安長什麼

董事會非常期待資安長有效風險管理及溝通。他們大多數想要透明與真相。這需要轉譯技能,因為資安長必須將複雜的網路安全風險轉化為明確的商業用語和潛在影響,使董事會可瞭解並採取行動。

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準備供應鏈調查興起的五個步驟-2025/04/03

這篇"5 steps to prepare for the surge in supplier surveys"是2025年3月4日在RSM網站刊出的。以下分享一些要點。

在2025年,作者預估在供應商調查內關於永續相關資料之需求,會達到轉折點。監理壓力、投資人審查以及消費者意識,會逼著大公司要仔細審視其整體價值鏈。因此,供應大企業的中型公司高階經理人,會面對到明確的要求:做好準備,不然就做不了生意。有時候,這些調查甚至是不得不做的,如此才能成為核准外包商清單內的供應商。

公司若未能建立健全的報導制度、可驗證資料,以及可信的遵循架構,可能會難以維持與關鍵客戶之間的關係、取得融資,或在快速演變的市場內維持競爭力。

供應鏈能見度不足,是否降低了董事會層級對網絡安全計畫的信心?-2025/04/03

betanews 在2025年 2月 16日有這一篇由Leigh Glasper所寫的“ Is a lack of supply chain visibility undermining board-level confidence in cyber security programs?“。

邁進2025年,組織必須關注強化營運韌性和因應第三方風險,這不僅僅由商業需求所驅動,還是新的監理要求。隨著2024年底的NIS2及今年初的DORA等法規的施行,供應鏈風險管理已經成為必要的策略。

這意味第三方網絡風險管理必須成為策略的優先事項。然而,根據BlueVoyant的報告—第五份年度《供應鏈防衛》(Supply Chain Defence),其審視了快速演變的供應鏈生態體系,許多組織似乎沒有優先重視供應鏈網絡風險管理,或者沒有意識到供應鏈上的網絡安全漏洞。

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

Deloitte最新研究顯示:東南亞財務長策略議程上最關心的事項-2025/04/02

這篇是在Deloitte網站上公佈的最新SEA CFO Agenda 2025研究,調查期間是在2024年十月間,對向為190位七個東南亞地區的財務長(包括汶萊、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以及越南)。多數財務長來自於年營業額超過1億美元的公司,產業消費品、能源、金融、生命科學與醫療照顧、製造與工業、公共事業以及科技、媒體與電信業。另外還在2024年九至十一月對11位財務長做了一系列一對一訪談,更詳盡地瞭解這些財務長的特殊差異與觀點。

這篇研究的要點有:

*儘管有揮之不去的外部風險,但東南亞財務長優先中是的是:營收成長(82%)、成本控制(71%)及財務績效(70%)。

*他們對併購有相當的興趣,而且越來越高。超過四分之一(28%)的財務長說,其組織在過去36個月裡至少有完成一項併購交易,近半(46%)預期在未來36月會提高交易數。

*人才與信任相關的因素—AI相關技能與素養(78%)、採用風險(55%)以及文化和信任(45%),是財務長在財務部門使用AI最關切的事宜。

*不到四分之一(23%)的財務長會將ESG納入營運模式,儘管廣泛認識到其重要性。

財務長如何看待地緣政治不確定中的氣候行動?-2025/04/02

Forbes在2025年 2月 17日報導,根據在2025年2月17日公佈的報告《堅持到底:財務長與綠色轉型》(Staying the course: Chief financial officers and the green transition),絕大多數財務長仍致力於提高氣候投資—很多預期從綠色措施而來的財務回報,會高於傳統投資。

此顯示了公司財務策略的根本轉變。永續不再被視為是企業社會責任議題,現在被視為由市場機會、風險管理與演變中監理局勢所推動的財務最優先事項。

這份由We Don’t Have Time與Kearney執行的調查,蒐集了美國、英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印度財務長的見解。資料顯示在公司財務方面的轉變:永續不再被視為是一小群人的焦點,而是核心業務策略。

2025年4月1日 星期二

強化財務長與審計委員會關係-2025/04/01

"Strengthening the CFO–Audit Committee Relationship"是2025年3月31日在KPMG網站刊出的文章。以下分享一些內容。

高品質的財務報導、為企業及其利害關係人創造價值,這個共同目標或許很清楚,但是財務長與審計委員會卻越來越不容易面對擴張中的工作量、升高的複雜性及持續的數位顛覆,兩方要保持同步,挑戰從未如此大。

【審計委員會調查】(1)根據Deloitte審計品質中心調查,網路安全、企業風險管理與會議效能是審計委員會首要任務;(2)審計委員會效能仍是優先事項-2025/04/01

(1)根據Deloitte審計品質中心調查,網路安全、企業風險管理與會議效能是審計委員會首要任務

Deloitte 在2025年 2月 12日有這一篇文章,介紹最新的報告。

根據Deloitte董事會效能中心(Center for Board Effectiveness)和審計品質中心(Center for Audit Quality, CAQ)合作的《審計委員會實務報告:審計委員會的共同話題》(Audit Committee Practices Report: Common Threads Across Audit Committees)所發佈的調查發現,由於各產業的數位威脅持續上升,除了財務報導與內部控制外,網路安全仍是公開發行公司審計委員會的首要任務。

從更廣的範圍來看,達成組織目標和確保公司聲譽及利害關係人關係至關重要的企業風險管理(ERM)為排名第二的審計委員會要務。財務與內部人才仍然是審計委員會的第三要務。

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薪酬比率:Russell 3000與S&P 500的執行長與非執行長主管薪酬概觀-2025/03/31

這篇"Pay Ratios: CEO and C-Suite Compensation in the Russell 3000 and S&P 500"是Paul Hodgson所寫、2025年2月26日在Harvard Law School Forum on Corporate Governance網站刊出的文章,內容主要是The Conference Board的調查。以下分享部分內容。

關鍵見解:

*2020至2024年,執行長與其他非執行長主管之間的薪酬落差方面,S&P 500公司在縮小、Russell 3000公司在擴大。

*非執行長主管和執行長之間的薪酬比率依產業而異;比如,Russell 3000的非執行長主管在材料、工業、公用世界的差距最大。

*在Russell 3000公司,所有產業的全部非執行長主管總薪酬中位數,都未超過執行長總薪酬的一半—雖然有少數產業中個別的非執行長主管薪酬可以超過這個門檻。

* Russell 3000的性別薪酬落差較小,但S&P 500則較大,特別是女性行銷長,明顯賺得比男性同儕多。

(1)高階經理人薪酬內的ESG指標:往正確方向的一步,但仍舊長路漫漫;(2)推動高階經理人薪酬計畫內有ESG指標-2025/03/31

(1)高階經理人薪酬內的ESG指標:往正確方向的一步,但仍舊長路漫漫

Forbes 在2025年 2月 5日刊載了一篇介紹了探究ESG與薪酬的研究。

今日的企業界,關於把高階經理人薪酬連結環境、社會與治理(ESG)指標有很多討論。一位專家最近宣稱:「公司在整合環境、社會與治理績效方面已經無法走回頭路」。下面的想法聽起來很棒:獎賞領導者率領公司朝向永續發展和道德實踐。但是這些ESG倡議真的有效,或只是作秀? 

本文作者公佈最近的研究標題為《徒有虛名而無實際?高階經理人薪酬中的ESG誘因》(All Hat and No Cattle? ESG Incentives in Executive Compensation)試圖回答這個問題。該研究深入探討了2013至2020年間來自73家歐洲主要公司的674位高階經理人的薪酬資料。研究結果相當具啟發性。以下列出一些要點:

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

董事在2025年委託投票季應該要知道的事(B面):盡職治理朝向董事會品質和AI監督轉變、隨行動主義局勢演變,投資人意見分歧-2025/03/30

這篇是由Jamie Smith與Robyn Bew合寫的"What Directors Should Know About the 2025 Proxy Season",2025年2月25日在Harvard Law School Forum on Corporate Governance刊出。內容主要是EY網站先前刊出的報告"What directors should know about the 2025 proxy season"。

EY:https://www.ey.com/en_us/board-matters/proxy-season-preview 

報告內容:https://www.ey.com/content/dam/ey-unified-site/ey-com/en-us/campaigns/board-matters/documents/ey-cbm-2025-proxy-season-preview.pdf 

以下介紹第二、第三部分。

董事在2025年委託投票季應該要知道的事(A面):投資人想要公司因應變動環境而調整-2025/03/30

這篇是由Jamie Smith與Robyn Bew合寫的"What Directors Should Know About the 2025 Proxy Season",2025年2月25日在Harvard Law School Forum on Corporate Governance刊出。內容主要是EY網站先前刊出的報告"What directors should know about the 2025 proxy season"。

EY:https://www.ey.com/en_us/board-matters/proxy-season-preview 

報告內容:https://www.ey.com/content/dam/ey-unified-site/ey-com/en-us/campaigns/board-matters/documents/ey-cbm-2025-proxy-season-preview.pdf 

由於篇幅很多,本篇先介紹第一部份。

當公司在準備2025年委託投票季,EY Center for Board Matter指出了幾個投資人會關注的領域,以及委託投票局勢之轉變—這些可能會影響委託投票結果及今年議合情形。以下是該報告的一些要點:

1.在快速變動的經商環境下,投資人對公司之期待正在轉變。雖然氣候及人才仍是最重要的領域,但有越來越多的投資人要公司優先重視科技、資本策略和政治風險管理。

2.某些投資人越來越注意董事會品質及治理,而人工智慧(AI)成為議合主題的速度在加快。

3.在多年的收斂後,投資界對於永續盡職調查一事意見紛歧,因為資產所有人和資產管理公司要適應股東行動主義之轉變,而且在美國變動的政治環境下,利害關係人的審視在加嚴。

2025年3月29日 星期六

(1)D&O保險在訴訟升高之際需求成長;(2)全球:公司領導人擔心日益升高的個人責任威脅-2025/03/29

(1)D&O保險在訴訟升高之際需求成長

Global Insurance Law Connect (GILC)的D&O Global Trends 2025報告,調查了24個市場,確認了立法、ESG問題以及宏觀經濟不確定性,是影響核保決定及定價結構的主要因素。

調查發現顯示,對董事之索賠越來越多,而D&O保險的需求在已發展、發展中市場也在增加。

在受調查的專家裡,74%指出立法與監理變動,是影響市場最主要的因素。ESG考慮位居第二(57%),同時52%是宏觀經濟條件。網路風險也是重要問題,有48%強調這會影響市場情緒。

薪酬委員會職權範圍之擴張-2025/08/23

來介紹Semler Brossy在2025年6月16日刊出的一份報告內容:The Expanding Compensation Committee Mandate;由Blair Jones與Todd Sirras所寫。 薪酬委員會傳統上只討論高階經理人薪酬,但今日很多薪酬委員會在...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