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Translate

2025年9月8日 星期一

【南韓治理走向】(1)南韓公司表達強烈懷疑提案的公司法修正案;(2)南韓企業界呼籲盡快建立ESG揭露標準;(3)449位中只有3位:資料顯示南韓外部董事在董事會中多半沉默;(4)財閥對董事會之掌握,或許會因為商法修訂而變弱-2025/09/08

(1)南韓公司表達強烈懷疑提案的公司法修正案

這是2025年7月25日Korea Bizwire刊出,關於南韓近期修法企業界的聲浪。

大多數南韓上市公司表達,高度擔心第二波公司法修正的負面效應,並警告新規定可能進一步阻礙公司成長及治理穩定。

根據Korea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KCCI)在24日發佈的一份調查,300家上市公司有76.7%說,提議的商法修正案(包括強制性累積投票制、擴大選任審計委員會成員之規定)都可能對其成長產生負面影響。

這些發現,是因為最近擴大公司董事受託義務、以及討論針對強化股東權利的進一步改革。

企業領導人擔心,這些改革可能會扭曲中型企業邁向大型企業本就脆弱的成長管道。KCCI指出,到2023年底為止,574家中型公司退回小企業狀態,只有301家公司還能再晉升為大企業。

在眾多憂慮裡,74%受訪者說,他們看到管理階層控制力因新規定而受到威脅的風險。特別是,有38.6%認為這個風險雖然低,但真實存在;28.7%預測因為股東結構,這個可能性很高;6.7%相信,這會直接暴露於敵意併購。

公司也針對與其他董事分開選舉的審計委員會成員要增加一事,舉起紅旗。有近40%擔心外部提名人可能會主導審計委員會、升高董事會緊張。

其他的憂慮包括:難以審查候選人(37.9%)、角色重疊使決策延緩(16.5%),以及對手支持的被提名人可能會洩漏交易機密(5.8%)。

公司領導人呼籲,在推進新法案之前,要趕快對第一輪改革提出後續措施。最需要的補救包括:針對解釋法律有明確的指引方針(38.7%)、改革陳義過高的背信法(27%),以及修正附則(18.3%)。

關於目前背信法中最有問題的部分,44.3%說是法律標準模糊,其次是處罰過重(20.7%)、檢察官太容易起訴(18.3%)、標準過時(12%)以及對手濫用(4.7%)。

資料來源:http://koreabizwire.com/korean-corporations-voice-strong-concerns-over-proposed-corporate-law-revisions/327015


(2)南韓企業界呼籲盡快建立ESG揭露標準

這是2025年8月3日在Chosun Biz網站的報導,分享最近南韓推動ESG揭露的一些狀況。

ESG強制性揭露原本規劃今年就要實施,但現在延後到明年,原因是政府延後宣布路徑圖。雖然強制揭露時間延後,但公司擔心路徑圖宣布之延後,會難以因應全球規定。

根據企業界在3日的消息,對於盡快準備強制性ESG揭露標準,企業界的要求的呼聲越來越高。主管機關需要盡快建立:關於揭露事項和實行時間表的指導方針。

南韓在2023年開始就要實施強制性ESG揭露,但將期限延後到2026年以後,原因是擔心對公司的管理負擔。結果,強制性揭露路徑圖之宣布,原本安排在2023年下半,延後到今年下半。不過到七月底,金融主管機關卻都還沒有宣布ESG相關公告。

企業界消息來源說,「大多數公司或許會認為ESG揭露是負擔,但對於在海外營運的大公司而言,沒得選擇,只能準備符合各國標準的揭露。由於強制性ESG揭露最終還是會實施,故需要確定揭露事項與時程,如此才能準備海外的揭露。」

雖然企業界呼籲慢點宣布,並表示ESG揭露可能會給管理階層帶來負擔,但是現在要求政府要盡快制定路徑圖以及監理救濟管道。Federation of Korean Industries在23日向國民大會、總統政策規劃委員會提出了一份名為‘Suggestions from the Business Sector for Establishing Carbon Neutrality and Sustainability Policies’的提案。在全球標準快速建立之際,他們要求國內公司適用的路徑圖要盡快定案,讓他們有足夠時間因應。

FKI指出,「在全球ESG揭露趨勢日益不確定下,強制性揭露路徑圖及金融機構確認之延後。由於沒有公告揭露事項、範圍及時程,公司現在難以準備中長期投資、建立系統和人事配置。」

個別公司正發佈各自的永續管理報告,作為自助措施。與強制性揭露不同的是,永續管理報告沒有義務性,而是公司自願報告其ESG活動的文件。去年,約200家上市公司公布了永續管理報告,但今年只有數十家。

南韓政府預期會加速其ESG揭露路徑圖之準備。李在明總統已在其總統政見內承諾會快速推動ESG揭露,在六月提出Human Rights and Environmental Due Diligence Act(包括了強制性ESG揭露)之後,國民大會也正在加速。

資料來源:https://biz.chosun.com/en/en-finance/2025/08/03/T44QCPYH4BCEPG72PQGJR4BYMU/


(3)449位中只有3位:資料顯示南韓外部董事在董事會中多半沉默

The Korea Bizwire在2025年 7月 23日報導,儘管針對強化公司治理的改革進行了數十年,一項新分析顯示,南韓外部董事(很快要更名為「獨立董事」)在2023年的董事會提案中絕大多數是橡皮圖章,只有少數表現獨立判斷。

根據金融監督局(Financial Supervisory Service)在7月20日公布的資料,全國前11大集團所屬的122家上市企業(每家都有一個控制股東),去年共召開1,222次董事會並且通過了3,575項決議。

外部董事投票反對的提案只有6個,總共投下18個反對票—其中15票與管理階層本身反對的立場一致。唯有真正不同意的3票留下紀錄,並且其中2票來自同一人。

一整年只有一位董事棄權。總計449位外部董事中只有3位(僅0.67%)在董事會議上表達獨立意見。

這些發現加深外界長期以來的憂慮:南韓外部董事通常名義上扮演制衡公司權力的角色,惟欠缺真正的獨立性。儘管初衷是作為防範控制股東和高階經理人濫權的堡壘,很多外部董事卻是前任官僚、學者,或者與公司領導層有個人關係的人士—通常因其在學校或地域的關係而獲選。

經濟改革研究院(Economic Reform Research Institute)研究員姜正民說:「即使容許會前協調,過高的支持率也顯示缺乏真正的獨立性。縱然資格規定更為嚴格,還是難以排除個人或群體間的裙帶關係。」

今年內閣通過的《商法》(Commercial Act)修正案旨在改善公司治理,藉由將「外部董事」更名為「獨立董事」以及要求他們在董事會的比例從四分之一提高至三分之一。然而,專家警告,獨立性和專業性若沒有更強的保障,改革的成效可能有限。

一位匿名的學者說:「它不只關乎獨立性—我們也必須發問,董事是否擁有專業知識以便評估複雜的經營問題。他們同意管理階層並非出於契合,不過是由於缺乏異議的能力。」

他補充說:「更改其名為獨立董事不保證真正的獨立性。南韓需要研習外國董事會不同的運作方式,他們通常由經驗豐富的高階經理人組成,而非具有政治關係的學者。」

這些資料再次引發爭論:南韓公司董事會是否有效制衡權力或者不過是由身穿西裝的內部人所主導的行禮如儀的組織而已。

資料來源:http://koreabizwire.com/only-3-of-449-south-koreas-outside-directors-largely-silent-in-boardrooms-data-shows/326656


(4)財閥對董事會之掌握,或許會因為商法修訂而變弱

這篇是2025年8月19日在The Investor網站刊出的報導。

根據週二公布的、由當地市場分析機構Leaders Index所做的一份報告,家族及相關單位持有南韓前50大公司約38%的股份,在商法修訂後,這些股份對審計委員會選舉案的投票權可能會大幅縮減。

該研究審視了南韓50大商業集團下130家公開發行公司,這些集團內為家族或「友好股份」所持有比例,平均為40.8%(即為所有權家族、關係企業以及集團所經營慈善基金會所持有的股份)。

在第一輪及即將進入第二輪的商法修正案中,俗稱的3%規定若通過,這些家族相關股份有37.8%會被剝奪投票權。

第一輪修正案是在七月通過的,納入了3%規定,以限制大股東和相關單位在選任審計委員會成員時,投票權上限為3%。實務上,這些持有家族若持有公司40%股份,在審計委員會選舉案上也只能行使3%投票權。

執政的共同民主黨也是國會多數,預期本週修正案會進入第二輪表決。如果通過,該法案就會強制要求資產超過2兆韓元(14.4億美元)的公司,要實施累積投票制,並增加審計委員會成員從1席升至2席。

觀察者說,此修正案旨在保護小股東、增進南韓家族持有集團的公司治理,這長期會弱化創辦家族的控制。

相對地,國家營運的National Pension Service在這130家公司裡的74家持有超過5%的股份,預期在修正案下能行使更大的影響力。持股家族投票權受限,National Pension Service在董事會上會成為關鍵力量。

資料來源:https://www.theinvestor.co.kr/article/105572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南韓通過商法修訂新動態】(1)南韓通過董事會改革法案,抑制財閥權力;(2)更嚴格的商法引發公司治理上的憂慮;(3)南韓立法者尋求諮詢性股東提案,強化盡職治理守則有效性-2025/09/08

(1)南韓通過董事會改革法案,抑制財閥權力 這篇是2025年8月25日在The Investor網站的報導,為南韓國會最新趨勢。 由執政的共同民主黨提出的法案,以180票支持、2票棄權通過,反對派的國民力量議員抗議抵制。 在新法案下,資產超過2兆韓元的大型上市公司,須採累積投票制...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