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CISOs, Boards, CIOs: Not dancing Tango. But Boxing."是由Pratima H所寫、2025年7月31日在Data Quest網站刊出的訪談文章。以下分享一些內容。
最近研究顯示,雖然資安長會注意風險、遵循和威脅,但董事會看的還是網路素養、停機時間及經營指標。52%資安長優先重視新技術之創新;按僅33%董事視其為優先。當資安長定位網路安全為業務延續、股東價值為重要因素時,董事會才會更重視,但資安長還是無法熟練這些語言。有28%的資安長受到壓力而不揭露遵循問題。印度Splunk的區域副總Prashant Chaudhary透過更精細的分析,來探討這些發現。
問:Splunk的2025年資安長報告,看到了哪些資安長與董事會之間的不一致?
雖然有82%資安長現在說可直接向執行長報告(2023年時是47%),但董事會還是不知道他們的效力。只有8%董事認為資安長超出期待,但84%承認他們有達到期待。資安長高估了核心責任的一致性,像預算和策略網路安全目標,而董事會要求與經營結果之間有更明確的連結。
另外一個緊張就是遵循與風險。董事會偏向視監理遵循為資安長績效的重要指標,而相對於安全局勢和風險減緩,大多數安全主管則視其為低度影響。這個不一致在亞太區特別強烈,28%的資安長覺得受到壓力不揭露遵循問題—是受調查區域裡最高的。
問:有什麼領域是一致的?
資安長與董事會都同意:保護敏感資料的重要性,並認知到AI的潛力但也要加以注意。他們都擔心,AI在帶來更複雜攻擊上的角色,但也對用AI偵測威脅和自動會保持樂觀。
問:在有80%資安長與執行長互動議合下,在投資、注意力和策略價值上,安全有什麼轉變?
報告顯示,加強互動有助於縮短資安長和董事會之間在安全優先事項上的落差。值得注意的是,70%的董事會、68%的資安長現在同意,保護敏感公司資訊很重要。
這意味安全越來越被視為數位信任、營運韌性和股東價值的推動力。董事會期待資安長在營收保護、瞭解風險下的創新,能扮演關鍵角色,尤其是像金融服務業,網路風險會直接影響客戶信任和市場聲譽。直接接觸到執行長,會讓網路安全成為企業策略、投資與成長之核心。
問:資安長-長字輩主管-董事會關係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預算嗎?如何影響?
僅29%的資安長相信,他們有收到充足的網路安全資金,但41%董事認為預算夠。這個差異就會影響安全成果,52%資安長會因預算吃緊而延後關鍵更新報告,這些組織裡有62%之後會遇到資料外洩。
問:有什麼縮短落差的方法?
溝通方式會大幅影響到爭取預算成敗。雖然大多數董事會發現,「安全是業務實現者」理由最能讓預算增加,但不到一半資安長以這種方式說服。
因此,要向董事會報告的資安長,需強調投資報酬率、業務成長影響,以及將停機成本量化—確保爭取更多預算。此溝通技巧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網路安全對核心經營成果影響越來越大,而董事會優先重視可展現具體業務價值的投資,並非只有技術安全能力。
問:遵循報告何時會到吹哨人那?資安長會重視此報告嗎?為何只有15%資安長視其為最重要的績效指標,而董事會卻是45%?
這的確是一個糟糕的現實—遵循報告往往到不了吹哨人那。21%資安長承認,他們受到壓力別報告遵循問題。令人訝異的是,大多數資安長說,若組織忽視遵循要求,他們就會當吹哨人,突顯當規定越來越嚴格、報告窗口越來越窄時所肩負的個人責任。
資安長與董事會在看待遵循指標上的落差(15%:45%),反映了看待安全的基本差異。雖然董事會視遵循是具體、可衡量的風險減緩策略及治理架構,資安長視其僅為真正安全的起點。
問:為何僅8%董事會成員感覺資安長超出期待?這裡有什麼落差或衝突?
根本的不一致源自於:成功如何定義與衡量。
核心的差異在於:兩方對於責任和成功的重視程度。58%資安長會花更多時間到技術安全營運—選擇、安裝、運作技術,而52%董事會相信資安長應首重推動業務、讓安全和經營目標一致。這會引發其落差,特別是關於業務影響。
為了縮短此落差,資安長需要跳出技術領域,進入營運領導。董事會要資安長發展業務敏銳度,而資安長比較在意的是技術合作。組織若有最強的資安長-董事會關係,會展現出:當資安長接納業務導向的觀點時,他們會成為策略伙伴,而非技術專家。
問:如何解釋兩方衡量安全投資的ROI之差異:42%的資安長、54%的董事會?當以預防為關鍵指標、以及當安全拖慢事務發展並增加摩擦時,資安長可如何量化安全風險與ROI?
這個不一致來自於看待價值的根本差異。董事會主要會透過財務指標和業務成果看安全,資安長傾向透過營運指標(像事件影響、安全里程碑達成)衡量成功。當要驗證投資是否合理時,這就會造成巨大的溝通落差,並成為加速和創新之阻礙。
成功的執行長會學的將安全價值轉化為董事會語言。當報告預算要求時,64%的董事會認為,定位安全為業務實現者是最有說服力的,但僅43%安全長會這麼做。資安長改變報告方式—將預防措施轉化為具體的企業語言,才是機會所在。有強健董事會關係的資安長裡,53%可為安全措施制定有效的計畫(無此關係的僅37%),很大是因為他們能將以企業語言來陳述安全。
問:關於資安長和資訊長,有哪些衝突領域是需注意的?
資安長與資訊長的領導力動態,或許會有很大的摩擦,縱使他們的共同目標是保衛數位基礎設施及實現成長。緊張的關鍵原因包括在複雜環境中資料的蔓延、預算和責任的各自為政,以及快速變化的威脅局勢。
資安長通常對於他們要確保安全的基礎設施,是沒有控制力的,而資訊長被期待在有限預算下推動創新。這就會造成優先順序的不一致。資安長尋求韌性與減少風險,但資訊長則被鼓勵要帶動績效和加速。
資料來源:https://www.dqindia.com/interview/cisos-boards-cios-not-dancing-tango-but-boxing-961062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