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是由Kath Walters所寫、2017年3月1日在AICD網站刊出的"The bad chair checklist"。
如果董事會混亂、公司績效下滑,那就要看看這份「不良董事長確認清單」。你可以診斷問題的根源嗎?如果你是董事長、或在聘任新的董事長,考慮以下事項可為董事會帶來最佳與最差品質的清單。
1.偏心
不良的董事長會偏心,阻止一些董事並給其他董事不成比例的時間。結果是不佳的決策,但董事長不在意。他們的問題是只在意自己偏好的人。優秀的董事長會確保:對每個問題都尋求最多的觀點。
2.變更規則
不良董事長是讓規範聽他的。他會隨狀況改變規則。他們不會透露會議要準備哪些事、或討論會議如何舉辦。他們不會明示辯論或決定的規則為何。不良的董事長要的是控制。優秀的董事長想要透明與結果,會明示規則確保其實行。
3.展現偏見
當董事會上出現爭論時,不良董事長很明顯地會選邊站。相對於維持中立,不良董事長會導向某一方。優秀的董事長若意識到他們無法維持中立時,就會退出。優秀的董事長會暫時將會議交給另一位董事會成員,藉此他們就可用公平的方式分享看法。
4.沒有定義目的
不良董事長無法回答問題,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覺得出席就夠了。優秀的董事長會明確定義每場董事會的目的,藉此成員就可以準備並聚焦。
5.失控
主持會議超時、離題、慌亂、讓討論淪為人身攻擊;這些都是董事長不知道民主和無政府狀態的特徵。優秀的董事長會牢牢掌握,持續且禮貌地引導討論重回會議目的。
6.停止溝通
沒有反應的董事長不會感謝你所提出的看法。事實上,他們在會議上從不稱你的名字。這是因為他忘記了。他們不會記得你說了什麼,因為沒有注意聽。優秀的董事長是一個偉大的溝通者。他們記得每個人的名字(包括新人)、是一個出色的聆聽者,可用每個人瞭解的方式做結論。
7.無法做決定
當出現死結時,不良的董事長無法解決。雖然優秀的董事長會表決是否要延後討論時間、設立工作小組,或再開特別會解決問題,但不良的董事長會拖延、掩飾與分心。相對於提供問題總結,他們會喋喋不休,徒增緊張與混淆。
8.找自己人
不良的董事長會找自己人。優秀的董事長會考慮技能、人才與意見多元性,讓公司維持競爭力,並確保每個董事會成員都適合他們的角色。
9.消失
不良的董事長總在忙,你不能打擾他們。他們不會回你的訊息。他們沒有時間與執行長談話,或者聽取員工對治理或風險的憂慮。優秀的董事長知道,董事會會議只是其職責的冰山一角。他們是高階經理人和其他董事會成員的顧問。他們對其應扮演的角色會立即行動、予以因應及花時間。
資料來源:https://www.aicd.com.au/board-of-directors/roles/chairman/the-bad-chair-checklist.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