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Translate

2025年7月31日 星期四

【向AICD學習】不良董事長確認清單-2025/07/31

這篇是由Kath Walters所寫、2017年3月1日在AICD網站刊出的"The bad chair checklist"。

如果董事會混亂、公司績效下滑,那就要看看這份「不良董事長確認清單」。你可以診斷問題的根源嗎?如果你是董事長、或在聘任新的董事長,考慮以下事項可為董事會帶來最佳與最差品質的清單。

繼任:董事長的兩難或機會?-2025/07/31

這是Carlos P. Gatmaitan所寫、2025年 6月 15日在Daily Tribune刊出的“Succession: A chairman’s dilemma or opportunity?“。

事實上,這會在家族企業領域經常發生,很多家族企業都面對到繼任計畫的危機。

如此的兩難既不可避免、也高度個人性。對很多創辦董事長而言,特別是篳路藍縷地把企業拉拔大,交出董事會責任和執行功能不只是技術轉變—還是情感與心理掙扎。他們面對到的掙扎是:如何放下權力、傳承以及控制,同時又試圖確保能在他們離任後使企業持續繁榮。

2025年7月30日 星期三

研究顯示公司或許會在未改變實際薪酬下調整執行長薪酬比率-2025/07/30

 Phys.org在2025年6月 20日刊載了一則研究,由Holly Frew撰寫的文章“Study reveals companies may be massaging CEO pay ratios without changing actual pay“。

一份新的學術研究發現,某些美國公開發行公司運用聯邦法規的漏洞,讓其執行長對一般員工薪酬比率看起來讓股東更能夠接受,但實際上並沒有縮短執行長和一般員工間的薪酬差距。

高階經理人薪酬落差及股東反彈:英國投資人的策略風險-2025/07/30

AInvest 在2025年 6月 19日報導,英國執行長及其員工之間的薪酬差距擴大達到沸點,股東的不同意創紀錄新高,而且治理風險擴大。高薪中心(High Pay Centre)最近的資料顯示,富時350指數(FTSE 350)的執行長與員工薪酬中位數比率為52:1,較2022年的54:1微幅下降,但仍反映了系統不平等。對富時100指數(FTSE 100)公司而言,中位數升至78:1,甚至像美泰(Mitie) (575:1)與特易購(Tesco)(431:1)這樣極不平等的異常值。此數字不只是統計異常—顯示的是投資人不能再忽視的日益嚴重的治理危機。

不平等背後的資料

High Pay Centre的分析突顯了令人擔心的趨勢:有18%的FTSE 350公司執行長對員工薪酬中位數比率超過100:1,同時有9%公司在2025年面臨到股東反對高階經理人薪酬—較2024年增加250%。不同意的揚升反映了這個挫折—薪酬包裹常高於公司績效。比如巴克萊銀行(Barclays)的執行長Juan Ramón Sanz在2025年提出1430萬英鎊的薪酬案(較2024年躍升45%),相對於零售銀行獲利的停滯,引發了反彈。

2025年7月29日 星期二

【一窺提名委員會】提名委員會綜觀、角色及責任-2025/07/29

這是2022年9月27日在On Board刊出、Adam Wire所寫的"What is a Nomination Committee? (Overview,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何為提名委員會

提名委員會是由一批董事組成的,其責任是確定董事會職位的候選人。提名委員會通常是由董事長、副董事長、執行長和非執行董事與資深獨立董事共同組成。組織會選召集人負責:監督與管理提名委員會的整體運作及其決定。

【一窺提名委員會】提名委員會:定義、挑戰與最佳實務-2025/07/29

這篇是2024年1月28日在Board Portal刊出的"The Nomination Committee: Definition, Challenges, Best Practices"。以下分享其職責等面向的內容。

提名委員會是董事會內負責選任、評估與提名董事會成員和高階經理人的委員會。提名委員會是公司治理與董事會繼任計畫的基石。

2025年7月28日 星期一

執行長繼任默默出現的危機-2025/07/28

這篇是由Vibhas Ratanjee 所寫、2025年6月24日在Forbes刊出的文章"“You’re Not Ready”: The Quiet Crisis Of CEO Succession"。以下介紹一些內容。

執行長一職默默出現了迫切問題。2025年第一季就有646位美國執行長離職,創紀錄新高。根據Spencer Stuart,S&P 500公司的執行長任期從2021年11.2年降至2024年的8.3年。

領導人的週期在縮短。事實上,2025年臨時領導人的數量在激增。今年所有新任執行長之中有18%是臨時性,去年同期則僅為6%。

董事會如何制定取代執行長的備援計畫-2025/07/28

"Does your board have a backup plan for replacing the CEO?"是在Leadership Advisor Group刊出的文章。我們來看看作者列出的這些要點。

這個由董事會和外部專家合作制定的備援計畫,應該包含以下活動:

2025年7月27日 星期日

【AI與董事會治理】AI時代的決策-2025/07/27

這篇是由Michelle Thomson所寫、2025年6月25日在Directors and Boards網站刊出的"Decision-Making in the Age of AI"。以下分享一些內容。

演算法的盲點:機器做不到的事

董事必須敏銳意識到AI本身的限制:

演算上的偏見。AI系統是從人給的資料學習的。若資料本身就有偏見,AI不只會延續、還會加重。

精通AI的董事-2025/07/27

這篇"The AI-Savvy Director"是Cassandra Kelly所寫、2025年6月17日在Directors and Boards網站刊出的文章。讓我們看看要懂AI的董事需具備的條件。

生成式AI會有真正的影響與風險,因為其會推動、加速及遮掩決定。董事若只看眼前的事務,就會有錯過表面以下更深層的策略、道德營運影響。

2025年7月26日 星期六

【一窺薪酬委員會的任務】薪酬委員會:角色、最佳實務以及公司治理-2025/07/26

這篇是2024年1月21日在Board Portal刊出的"Remuneration Committee: Roles, Best Practices,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以下分享一些關於責任、資格條件等的內容。

薪酬委員會的主要責任是:監督、決定執行董事與高階主管的薪酬包裹。其包含決定本薪,再加上計算獎金、離職支付、固定薪資、績效基礎激勵、長期薪酬計畫,以及其他特殊安排。

薪酬委員會有幾項目標。其旨在:透過提供有競爭力、績效基礎的薪酬,招聘和激勵董事會成員。同時,他們也要確保薪酬政策公平且合理,而且符合公司績效與股東利益。

【一窺薪酬委員會的任務】薪酬委員會為何?定義、角色與最佳實務-2025/07/26

"What is the compensation committee? Definition, roles & best practices"是2023年4月13日在Diligent刊出,由Jessica Donohue所寫的文章。以下分享一些關於責任等面向。

薪酬委員會在做什麼?

薪酬委員會目的是發展高階經理人薪酬包裹,以激勵正確行為、讓公司朝向營運目標前進。

2025年7月25日 星期五

【一窺審計委員會的職責與挑戰】審計委員會的綜觀、角色和責任-2025/07/25

這篇是Josh Palmer所寫、2024年10月9日刊出的"What is an Audit Committee? (Overview,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以下分享審計委員會責任部分。

【一窺審計委員會的職責與挑戰】審計委員會的角色、責任、要求與規範-2025/07/25

這篇是2024年1月7日在Board Portal刊出的"Audit Committee 101: Audit Committee Role, Responsibilities, Requirements, and Regulations"。以下針對審計委員會的前五大職責進行介紹。

2025年7月24日 星期四

【董事會評估parade】評估董事會組成的一些技巧-2025/07/24

多元性對董事會效能而言很關鍵,但正確的組合不是偶然。這一篇由Michael Hickey所撰的"Tips for Assessing Your Board Composition",於2021年4月8日刊載於associations now網站,提出了一些建議與技巧。這個主題與最近越來越廣為人知的董事會組成、多元性有關,而且或許能延伸連結到董事會評估。以下分享一些要點。

ICD的第三方評估:切實可行的董事會評估關鍵-2025/07/24

這篇是Carlos P. Gatmaitan所寫、Daily Tribune 在2025年 6月 2日發佈的“ ICD’s third party evaluations: Key to practicable board assessments“。

身為公司董事學院(Institute of Corporate Directors, ICD)的講師,作者深受ICD創辦人兼榮譽院長Jesus Estanislao博士的精闢教導。在他眾多教誨中,董事會應銘記在心的有關於遵循、績效與永續的三大主題,這些對於脫穎而出取得長期成功不可或缺。

簡單、明瞭、真實…在今日滿有衝勁且日益複雜的經營環境裡,董事會的角色從未如此重要,人們對它空前期待,對策略方向、管理和監督功能的期許也持續上升且勢不可止。為面對此不可避免的挑戰,務實的董事長轉而訴諸董事會評估及第三方評估,當作成熟治理架構的必要組成部分。

2025年7月23日 星期三

五個最大的ESG挑戰,以及如何克服-2025/07/23

這篇是由Donald Farmer所寫、2024年7月29日在TechTarget刊出的"5 top ESG reporting challenges and how to overcome them"。以下來分享這五個挑戰。

儘管有越來越多的公司採取最佳實務作法,但是很多在其永續報導措施上,還是面對到重大挑戰。本文就是要找出最重要的ESG報導挑戰,並提供實務建議。這些挑戰未必是按重要性排序的,而是按ESG報導流程—從資料蒐集開始、之後分析,再到溝通ESG進展和對利害關係人的風險。此結構的目的是:確保讀者能全面瞭解ESG報導流程,以及如何克服最大的困難。

FTSE公司從年報中刪除DEI-2025/07/23

這是The Observer 在2025年 6月 9日刊出對年報中DEI報導之變化的觀察。

在George Floyd謀殺案引發黑命貴(Black Lives Matter)抗議及公司之間急於倡導多元性經過五年之後,《觀察家報》(The Observer)的年度報告分析顯示,大多數富時100(FTSE 100)指數公司提及「多元、平等與共融」(DEI)的次數急遽下降。

比較2023與2024年85家公司年報,提及DEI的總次數及包含該片語與變通說法的頁數平均下降超過16%。再者,環境、社會與治理(ESG)及提及該術語的變通說法之次數下降了22%。

資料顯示,一大片橙雲飄過大西洋,籠罩英國董事會。自重掌總統大位以來,川普試圖從聯邦文件中塗抹這兩個縮寫詞彙,並威脅針對不這麼做的公司採取法律行動。他的政府正斥資200萬美元,調查DEI政策是否造成飛機失事。

2025年7月22日 星期二

資安長可如何談論網路安全,使其對高階經理人發揮作用-2025/07/22

這篇是2025年5月5日在 Help Net Security刊出、Mirko Zorz所寫的"How CISOs can talk cybersecurity so it makes sense to executives"。

多年來,資安長難以讓董事會瞭解安全。很多會感覺被忽視或誤解。但隨威脅增加、規定加嚴,這件事在轉變。董事會現在期待資安長要說他們的語言:風險、金額以及影響。

以下是安全領導人可在現實世界中使用的一些技巧,讓董事會能認同網路安全。

跳脫審計委員會:為何資安長需要專屬的董事會時間-2025/07/22

CSO 在2025年 6月5 日刊出這則由Rosalyn Page所寫的“ Get out of the audit committee: Why CISOs need dedicated board time“,觀察資安長和審計委員會、董事會之間的關係和變化。

董事會給資安長(CISOs)足夠時間的情況短少,如此有限的參與導致組織沒法準備來完全瞭解和管理企業風險。根據Advanced Cyber Security Center(“ACSC”)的報告,網路安全議程的時間經常限於每季的委員會會議和每年的全體董事會會議。

在實務上,這意味大多數資安長在董事會風險、審計或技術委員會議的擁擠的議程上只獲得15至45分鐘的時段,而在董事會年度會議上的時間也相仿。

IANS Research講員與Bedrock Security安全長 (CSO) George Gerchow表示:「網路議題通常在日曆上開始時為一小時,然後被壓縮到半小時,有時候若是15分鐘則算你走運,整件事只能說糟糕。」

2025年7月21日 星期一

[英國]組織可如何準備新的舞弊預防措施-2025/07/21

這是Olivier Cornet所寫、Accountancy Age 在2025年 6月 2日刊出的“ How organisations can prepare for the new fraud prevention measures“。

這帶給公司、會計團隊及其顧問全球性以及本地的效應。歐盟已加強金融和非金融組織的法律,涵蓋領域比如吹哨人保護和反洗錢。

在法國,沙賓第二法案(Sapin II)就是一個好例子。該法案要求某些法國公司有義務採行公司遵循計畫以遏阻貪腐。

在英國,作者認為未來12個月有兩項別具意義的新發展;ECCTA以及所謂的「UK SOx」。兩項法律都會提高必要的透明度水平。

2025年7月20日 星期日

2025年7月19日 星期六

【向AICD學習】開始當董事長的重要步驟-2025/07/19

這是Elise Shaw所寫、AICD在2024年11月1日刊載的"Essential steps to getting started as a chair"。以下分享一些要點。

首次開會之前

一旦你擔任了董事長,就應該在第一次開會前大膽地做一些事。

【向IoD學習】你的董事長是董事會首席...還是就他說了算?-2025/07/19

"Is your chair first among equals…or just first?"是IoD在2025年6月19日刊出、由Kahumbya Bashige所寫的文章。值得董事長、與董事長往來的人瞭解。

我們多常看到或聽到董事長認為他們可凌駕於大多數董事之上,或是決定最終的拍板人?

這通常是因為誤解了董事長的角色,或者當董事會被授權但沒有充分的監督制衡。這件事若發生,董事會就會有失能、人治而非法治的風險。

雖然整個董事會共同分擔治理責任,但董事長佔重要的領導職,但不是因為其權力、而是影響力。有效的董事會治理會視董事長是主持人—實現合作並從最高層定調,而不是指揮官或最終決定者。

2025年7月18日 星期五

新興經濟體中的董事會須提的十個問題-2025/07/18

INSEAD Corporate Governance Centre與Heidrick & Struggles and BCG合作,審視了董事會如何回應日益複雜的一系列問題。對於這份有關新興市場董事會效能和永續性的新報告,針對全球444位董事和執行長做了調查—其中有112位是來自於新興市場,另外還有一系列區域性的圓桌論壇。該報告顯示了,這些挑戰對新興市場董事會而言是複合的。這很大一部份是因為其公司的特殊環境:營運環境的現實,包括較不成熟的監理環境和仍在發展的治理實務。

在不確定的全球經商環境下的董事會領導力-2025/07/18

這篇"Board Leadership in an Uncertain Global Business Environment"是Rohan Williamson所寫、2025年6月19日在International Banker網站刊出的文章。以下分享一些觀點。

董事會的角色就是擔任管理階層的顧問和監督者,不過在動盪的環境裡,日益受到營運複雜性的挑戰—持續變動的跡象沒有緩下來的感覺。因此,董事會必須要更注重管理不確定和風險。

最近幾年,很多公司主要的不確定來自於網路安全、氣候變遷、社會問題、AI、全球政治不穩定,以及最近變動的全球局勢和國際貿易、地緣政治關係。各產業的董事會都被迫要調整角色,因應這些變動。本文就是要檢視—董事會如何回應這些發展,並探究在此新環境下,全球董事會領導持續變化的責任。

2025年7月17日 星期四

【Diligent】董事會評估問卷問題的範本,以及必須讀的實施指引-2025/07/17

這篇"28 sample board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questions and a must-read guide for implementation"是2025年2月4日在Diligent網站刊出、由Meghan Day所寫的文章。以下分享一些內容。

2025年7月16日 星期三

研究發現,將ESG相關詞彙加入基金名稱會有助於資金流入-2025/07/16

Luxembourg Times網站在2025年4月17日報導,歐洲的ESMA在4月10日公布的一項分析顯示:更改名稱並納入ESG詞彙的基金,次年的資金流入量平均會增加8.9%。此上升對於加入環境詞彙(如綠色、氣候或影響力)的基金而言會特別顯著,其資金流入甚至躍升16%。

隨著歐盟採取行動阻止漂綠之際,基金撤銷其名稱中的氣候主張-2025/07/16

Climate Home News在2025年 6月 3日報導了歐洲的新趨勢。

根據新的分析顯示,歐盟抑制漂綠行為的新規定於五月下旬生效,而從一年前開始,金融公司已由上百個基金名稱中,撤下了像ESG(環境、社會與治理)與「永續」之類的用語。

歐盟證券及市場管理局(European Securities and Markets Authority,ESMA)的規定指出,名稱中帶有特定永續或環境相關用語的基金,不能投資其營收有相當比例來自於煤炭、石油、天然氣或高污染性的電力公司。

2025年7月15日 星期二

IFRS說,多個司法管轄區朝向使用ISSB的永續報導標準-2025/07/15

2025年6月12日在ESG Today刊載,IFRS基金會公佈了有36個司法管轄區已採行、或將要採行IFRS 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 Standards (ISSB Standards),其中有17個已決定使用該標準的方法。

此宣布象徵:過去幾個月朝向ISSB基礎永續要求擴張的持續進步,在2024年十一月的報告顯示為30個司法管轄區、2024年五月的報告則為超過20個。

73%的G20公司正尋求永續確信-2025/07/15

Accountancy Age 在2025年 5月 16日報導,根據國際會計師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ccountants, IFAC)與美國註冊會計師協會(AICPA) & 特許管理會計師協會  (CIMA)最新的五年分析,世界最大公司越來越多尋求永續報告的外部確信。

2023年版《現狀:永續揭露與確信》 (The State of Play: 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 and Assurance)顯示,在G20司法管轄區內的大公司,其中73%會聘請第三方針對至少部份的永續報告進行確信—高於2022年的69%,且比研究的第一年2019年的51%上揚。

最常見的確信資訊持續是溫室氣體排放,經常構成公司開始實施確信的起點。

2025年7月14日 星期一

科技主管要進董事會需具備的關鍵技能-2025/07/14

這一篇“ Key skills tech leaders need to secure a board seat“是由 Ouellette & Associates Consulting執行長Dan Roberts在主持Tech Whisperers podcast時訪問Rona Bunn、以及訪問後的一些心得。Rona Bunn是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rporate Directors (NACD)的資訊長,負責數位層面的協調,以及資訊科技、資料與數位經驗事宜。相關內容於2023年7月7日刊載於CIO網站上。以下分享部分我感覺有趣的內容。

董事會技能矩陣的範疇持續擴展-2025/07/14

這篇是Directors and Boards 在2025年 6月 5日刊出、由Bill Hayes所寫的” The Ever-Expanding Scope of the Board Skills Matrix”。

這句話聽起來有點陳腔濫調,但我們都知道,就算是陳腔濫調也不見得不是真的。

當你與Tamar Elkeles博士對談時,就證明了這個說法,她是Glimpse Group的董事與治理委員會召集人、OpenSesame的董事與薪酬委員會召集人、East Wind Advisors的高級顧問。她表示,在過去五年間有幾項技能已成為董事會技能矩陣中十分關鍵的要素,而這正反映出技術、治理與董事會期望的變化。這些技能包括數位素養(例如瞭解數位技術、網路安全與資料分析)、監理知識(特別是像資料保密、勞動法規與公司治理),以及人力資本。藉此董事可獲得專業能力,以吸引並留任頂尖人才、投資員工發展,和促進高績效與生產力的文化。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印度]Sebi針對負責任使用AI與機器學習,提出五點規定手冊-2025/07/13

2025年 6月 21日New Indian Express報導,印度市場監理機關—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Board,Sebi)公布了一份諮詢文件,針對在證券市場負責任使用人智慧(AI)與機器學習(ML),提出了五點監理架構。此指導方針定義了程序和控制制度,以確保負責任的使用、透明、公平、資料安全與風險控制,旨在平衡創新與投資人保護。

提議的指導方針涵蓋了幾個關鍵參數,包括治理、投資人保護、揭露、測試架構、公平與偏見,以及資料保密和網路安全措施。證券交易所、券商以及共同基金依各種不同目的正廣泛使用AI與ML工具,比如監控、社群媒體分析、訂單執行、認識你客戶(KYC)處理以客戶支持。

【新加坡近期發展】(1)新加坡推動的董事會多元性遠超過性別;(2)新加坡前百大上市公司女性董事比例已超過25%;(3)MAS在新風險(包括AI)之中審視公司治理守則;(4)[新加坡]發布給提供永續報導訓練者的指南-2025/07/13

(1)新加坡推動的董事會多元性遠超過性別

這是2025年6月13日在The Straits Times刊出的報導,分享最近新加坡多元性提升的目的。

現在新加坡683個已登記、被稱為公益機構(Institutions of a Public Character,IPCs)的慈善機構,其董事平均年齡為56歲,而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董事平均年齡為59歲。

但進一步關注Council for Board Diversity報告裡的這些數字,可以看到多元性因素不只是性別。

在接受The Straits Times的訪談裡委員會共同主席Goh Swee Chen說,「委員會一開始的確是針對性別。我們知道這還沒完全達成,但我們現在也想要拓展定義,超越性別,而關注其他多元性面向。」

該委員會是要推動公、私、第三部門組織所有董事會的多元性提高,目的是至少要讓女性董事達30%。

對上市公司而言,時間表是到2030年達成自願性的目的。

Gan指出,新加坡公司董事會在年齡上現在越來越多元了。

這部分是因為2023年新規定的影響,其表示在同一家公司服務超過9年的董事,就不再被視為獨立。

雖然前百大上市公司所有董事之平均年齡仍是61歲,但2024年初任董事的平均年齡,已降至55歲。

Gan說,「讓董事變年輕不是目的本身,但他們可以為新領域、新技術等帶來嶄新的觀點和知識。」

但董事平均年齡也不太可能一次下降太多,比如降到35歲。他說,「有時候,我們看到有非常年輕的高階經理人或新創公司創辦人,我們認為他們真的是很棒的董事。但他們在工作上十分忙碌,或許無法投入董事會職責所需的時間。因此總是有點難辦。」

雖然有所進展,但委員會也指出,上市公司裡有31%公司仍是全男性的董事會。

在前百大上市公司裡,這個比例降至9%。其中有5個董事會過去十年都只有男性。

Goh說,「...我們傾向使用胡蘿蔔而非棒子...你想要看到的過程是,人事決定可釋放人才,對他們而言是自然的事。」

另一位共同主席Gan Seow Kee則說,公司維持全男性董事會的理由很多。他說,「他們想維持現狀,特別是一家傳統的公司、創辦人非常堅持誰適合他們的董事會。」

某些公司也需要瞭解具多元資格人選的廣大人才庫,並加以活用。「相對於靠自己的朋友、朋友的朋友,他們可擴大人選搜尋範圍到專業招聘機構,或其他人脈場合。」

Gan也說,要求性別配額不是新加坡要做的方法,縱使會存在一些全男性的董事會。

「我的看法是,或許配額在短期內會拉高數字,但我不確定長期是否能延續下去。這也會造成意想不到的後果,因為公司只想要遵循。他們想要方格打勾,並非真正瞭解多元的價值。」

Gan說,多元性應該要是績效導向且自願的,公司會採行它是因為瞭解其價值。

「我們倡導績效導向的多元性,因為我們相信多元性在適當善用包容下,會強化董事會及組織績效。」

Goh還說:「我們不會認為達成目標就完成工作了。最終目標是,我們要人們接觸到既有的機會。」

Gan同意說,「這必須是文化的一部份,不只是董事會層級、還有整個組織。多元性要成為他們思考、生活的方式。」

資料來源:https://www.straitstimes.com/business/companies-markets/singapores-push-for-diversity-in-boardrooms-expands-beyond-gender


(2)新加坡前百大上市公司女性董事比例已超過25%

這是2025年5月31日The Straits Times網站報導新加坡最新董事會多元性進展。

一份在5月30日由Council for Board Diversity公布的報告發現,新加坡交易所主板裡的前百大上市公司,其中董事會內的女性比例在2024年已達25.1%,呈現跨年向上趨勢。

這不只是達到了25%的目標,也超前預期進度。

這是一個巨大進展,因為2013年時女性董事比例才7.5%,2023年時數字達到23.7%。下一個目標就是在2030年底以前達到30%的目標。

所有上市公司整體的女性董事比例,在2024年是18.1%。

該委員會在聲明中說,「受到監理措施所鼓舞,刺激了董事會定期更新,有615家公司在過去十年間任命了大批新任董事(310位男性與女性),提高了董事會性別多元性及豐富董事會人才庫。」

在2023年公布的新規定表示—董事若服務超過9年,就不再被視為獨立。公司必須在2024年四月以前調整其董事會。

不過,現在還是有31%的上市公司是全男性的董事會。在前百大公司裡此類董事會只剩下9%。雖然有四家這種公司過去至少任命了一位女性董事,不過有五家公司超過十年維持著全男性的董事會。

2024年上市公司內擔任領導職的女性董事,比例為13%,即擔任董事長,或審計、提名與薪酬委員會召集人。較2023年的11%進步。

不過,還是需要做很多工作—僅8%的上市公司是女性的董事長。報告說,「需要有意識地推動這些措施,以便強化有經驗女性董事的人才庫,讓她們當委員會召集人與董事長。」

資料來源:https://www.straitstimes.com/business/companies-markets/women-directors-make-up-over-25-of-the-boards-of-spores-top-100-listed-firms


(3)MAS在新風險(包括AI)之中審視公司治理守則

TNGlobal在2025年6 月3 日報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MAS)在5月29日宣布公司治理諮詢委員會(Corporate Governance Advisory Committee,CGAC)將在新興風險(比如人工智慧(AI))之中審視公司治理守則。

MAS在聲明中說,此次審視要鞏固上市公司公司治理和揭露的現行良好實務,並協助股票市場審視小組(Equities Market Review Group)正在進行的工作。

CGAC在兩個子委員會支持下,將向產業利害關係人就公司治理守則審視進行諮詢與議合。

第一個子委員會將考慮相關措施以促進公司治理守則更有意義的實行。

這包括針對以符合公司營運脈絡(比如其規模與產業)的方式實行公司治理守則條文,提供額外的指引與實務案例。

第二個子委員會將考慮新的公司治理守則內關於企業文化、董事會效能以及新興領域(比如AI)風險管理的條文或指引。

這些強化旨在強化董事會能力,以帶領公司通過今日快速演變的局勢,同時持續維護長期股東價值。

進入第三任期的CGAC,是由Jurong Engineering Limited董事長Bob Tan擔任召集人。

當前CGAC的成員Swan & Maclaren Group執行董事長Robert Yap、TSMP法律事務所的聯合管理合夥人Stefanie Yuen-Thio會分別領導兩個子委員會。

「在與股票市場審視小組措施一致以強化新加坡股票市場下,CGAC將審視公司治理守則以維持其相關性,並確保其揭露要求對於大型、中小型上市公司的現有股東和潛在投資人都是有意義的。」

CGAC的召集人Bob Tan說,「目標是確保我們的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上更透明、有吸引力,而不會因無謂的報導指引或要求而施加了不必要的過度負擔。」

MAS(金融監督)的副局長Ho Hern Shin說,維持高標準公司治理是維繫投資人信心的關鍵。

「除了股票市場審視提案以外,公司必須持續維持強健的治理實務,並提出有意義的揭露,使利害關係人資訊充足。」

 她說,「CGAC成員的多元專業,在強化公司治理架構上扮演關鍵角色。我十分期待其建議。」

MAS也表示也感謝CGAC前兩任召集人、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董事Bobby Chin,還有CGAC過去的所有成員—他們的專業與寶貴貢獻,都為委員會下一階段工作建立了強健的基礎。

資料來源:https://technode.global/2025/06/03/mas-to-review-code-of-corporate-governance-amid-emerging-risks-including-ai/


(4)[新加坡]發布給提供永續報導訓練者的指南

The Business Times 在2025年 5月 19日報導,永續報導的訓練單位如今可參考新的指引手冊(guidebook)以契合國際永續準則理事會(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 ISSB)的標準來設計他們的計畫與課程。

會計與企業管制局(Accounting and Corporate Regulatory Authority, Acra)在5月19日發表名為《永續報導知識體系》(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Body of Knowledge, SR BOK)的指引手冊—旨在提供關於ISSB標準的必要知識,提供訓練的單位可使用這些知識為參與永續報導的專業人員研擬計畫。

去年九月,新加坡證交所監管公司(Singapore Exchange Regulation)命令新加坡上市公司從本會計年度起提出契合ISSB的氣候相關揭露。

Acra說:「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逐步揭露氣候相關資訊以滿足利害關係人期待,新加坡需要建立人才管道以便達成足堪承接永續報導角色的專業人員其日益增長的需求。」

此指引手冊目標是使得專業人士在溫室氣體會計上具備實作的技巧及能力,以及永續性與氣候報導,從而能夠承接專門編製永續報告的角色。

Acra說:「提供培訓者應該參考SR BOK來設計專門課程。這有助於確保不同培訓者的訓練計畫深度保持一致性」。然而,儘管手冊是培訓單位設計課程的基礎,他們可以靈活地重新建構內容並納入相關主題以解決特定的學習需求。

也向訓練提供者展示關鍵概念應用的個案研究。

Acra還說,正在與新加坡精深局(SkillsFuture Singapore)合作,提供符合該指引手冊訓練計畫的資金支持。

該指引手冊的主題涵蓋了重大性評估、氣候轉型計畫以及確信。

Acra說,該訓練手冊已經過50個以上的主要產業利害關係人證實有效,包括公司報告的編制者、確信提供者、專業機構以及訓練提供單位。

訓練提供單位諸如新加坡特許會計師協會(Institute of Singapore Chartered Accountants)以及包括南洋理工大學、淡馬錫理工學院等數個高等教育機構承諾讓他們的訓練計畫契合本指引手冊。

Acra說:「這種契合(alignment)會強化全面性訓練計畫的推展以建立永續報導之能力、創造一個強大的人才管道足堪準備氣候相關揭露事項及鞏固新加坡永續報導的生態體系。」

資料來源:https://www.businesstimes.com.sg/esg/guidebook-launched-sustainability-reporting-training-providers


2025年7月12日 星期六

【網路治理】(1)董事會有效議合網路安全的策略;(2)網路治理:對資訊安全監督與責任更高的期待-2025/07/12

(1)董事會有效議合網路安全的策略

這一篇"Empowering cybersecurity leadership: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Board engagement",是由Claire Nuñez與Jennifer Szkatulski所寫、2023年11月13日刊載於Security Intelligence網站。以下分享一些內容。

根據Harvard Business Review,僅47%的董事會成員會定期與資安長議合。這凸顯了在網路安全現況及董事會認知之間,存在巨大落差。董事會在網路危機方面是很關鍵的,因為他們所做的決定,是受到客戶、公眾,現在還有監理機關進一步要求的。

Cost of a Data Breach Report 2023的證據顯示,網路攻擊與資料外洩的成本逐年提高。在2023年,資料外洩成本自2020年以來增加15.3%。許多組織的受攻擊面也因數位轉型措施而增加。

【資安長觀察】(1)當組接納策略安全領導時,資安長角色就會延伸出網路安全領域;(2)資安長管理董事會網路安全關切的劇本-2025/07/12

(1)當組接納策略安全領導時,資安長角色就會延伸出網路安全領域

Cybersecurity News在2025年 6月 2日報導了一份研究結果,一窺資安長的轉型以及該分析中所區分出來的三種資安長類型。

資安長角色的傳統邊界正在快速消解中,因為組織認識到網路安全領導力的策略價值,不只在技術保護。

一份針對多個產業、超過800位資安長的全面性分析顯示:大多數安全高階經理人都經驗到前所未見的責任擴張,涉及到的領域比如企業風險管理、更廣的安全功能、IT監督以及數位轉型措施。

此演變代表,組織如何認知網路安全領導力、從純粹技術功能轉移到策略業務實現者,有著基本的轉變。

2025年7月11日 星期五

提高董事會效能的四個步驟-2025/07/11

這篇由Paul Washington與Merel Spierings合寫、2024年2月26日於Directors & Boards刊出的"Four Steps Toward Increased Board Effectiveness"。裡面探討董事會效能,也提到一些董事會評估,值得與先前我們的一些介紹分享一起參考。以下分享這四個步驟。

根據最近針對超過600位長字輩主管的調查,僅29%認為他們的董事會效能優異或不錯;大多數都說普通。在這些受調查者裡,希望董事會輪替率能更高:34%認為有兩位董事需更換、34%說三位以上董事應該更換。

但近期就換董事,是不智且不務實的。而在縮短董事會效能落差上,管理階層其實可以發揮領導性的作用,以不那麼激烈的方式進行補救—如此就能利用、而非喪失公司董事會經驗的深度與廣度。

董事會效能:見解、挑戰及技術的角色-2025/07/11

Barnett Waddingham在2025年 5月 20日刊出了這一篇“ Board effectiveness: insights, challenges, and the role of technology“。

在今日嚴格的監理審查、利害關係人期待不斷演變及日益複雜的營運環境下,董事會在形塑組織長期發展軌跡方面扮演關鍵角色。不管在公司、慈善組織或運動機構,董事會被要求展現真正價值、培養問責制及推動永續績效。此轉變反映在英國2024年公司治理守則中,它強調透明、運作良好的董事會是有效能組織的核心。

今日真正具有效能的董事會評估應該包含關鍵要素、監理要求以及常見的挑戰。它也應該涵蓋如何重塑評估流程的技術。讓我們進行以下的深入探討。

2025年7月10日 星期四

投資人看AI監督:委託投票告訴我們什麼?-2025/07/10

這篇是由Lindsey Stewart與River Meng合寫的"Investor Views on AI Oversight: What Do Proxy Votes Tell Us?",2025年5月30日Harvard Law School Forum on Corporate Governance網站刊出。以下分享調查重點:

關鍵的觀察有:

*本研究審視了美國公司15個股東議案,內容是關於AI使用之監督及透明。

*平均來看,對AI議案的股東支持,超過對其他環境與社會(E&S)議題之提案。

*這15個AI議案調整後的平均支持率為30%,幾乎2024年是400個E&S議案支持率(16%)的一倍。有7個重大議案,平均支持率甚至較2024年的107個重大E&S議案還高。

*15個議案裡有12個是來自於五大科技公司:Alphabet、Amazon、Apple、Meta Platforms與Microsoft。

*4個最成功的AI議案,是來自於2家公司的2個共同問題:錯誤資訊或假訊息。公司是Meta和Alphabet。

*隨著E&S主題日益普遍,美國與歐洲的資產管理公司卻對AI議案投票採不同的方法。

*前20大美國資產管理公司的AI議案平均支持率是30%,只有15家歐洲同業的77%的一半不到。在重大議案的差距比較小。

*在美國,BlackRock對15個議案只支持了1個,State Street與Vanguard則是都不支持。Fidelity、MFS與Principal是美國最支持AI提案的(均超過70%)。

*在歐洲,Allianz GI、Amundi、Candriam與Nordea對這15個議案全部支持。支持率最低的歐洲資產管理公司也有43%。

2025年公司需準備的首要代理投票趨勢-2025/07/10

Enterprise Times在2025年 5月 22日刊載了這篇由Jonathan Smalley寫的“Top proxy voting trends for companies to prepare for in 2025“。

隨著2025年股東會季節正全面展開,公司需要為今年預期出現的趨勢做好準備。股東與董事會之間在多元、平等與共融(DEI),環境、社會與治理(ESG)議題上的歧見日益加深,還有對大科技公司的審查力道加增。

例如,股東決議變得越來越分歧,目前的平均支持率處於歷史最低水準。在2021年,支持股東決議全球約為40%,但此趨勢持續降至去年的20.6%。

2025年7月9日 星期三

【亞洲近期趨勢】(1)Diligent稱亞洲股東行動主義創紀錄新高,推動公司治理改革;(2)CGS International:東協對齊ESG的指數表現優於傳統基準;(3)南韓外部董事制度因缺乏商業專業知識而受到究察;(4)[新加坡]發布給提供永續報導訓練者的指南-2025/07/09

(1)Diligent稱亞洲股東行動主義創紀錄新高,推動公司治理改革

Diligent在2025年 5月 27日報導,亞洲股東行動主義達歷史新高,2023至2024年間有超過200家公司被鎖定,高於2021年的134家,這反映公司治理和股東參與在整個亞太區漸趨重要。Diligent發布的《Diligent 市場情報:2025年亞洲股東行動主義》(Diligent Market Intelligence: Shareholder Activism in Asia 2025)報告,對該區主要行動主義趨勢提供全面分析。

根據該報告,日本已崛起為廣大亞洲市場最活躍的力量,2024年行動主義者提出了108項倡議,比2018年增加74%。儘管2025年第一季市場動盪突然改變了全球許多其他市場的路線,但日本很大程度與此類動盪絕緣,在三個月期間發起了19個新倡議。

南韓也是行動主義者忙碌的市場,2024年有78項公開倡議,很多人認為這一年是分水嶺。較2018年16項以及2019年僅8項倡議明顯增加,儘管2025年第一季變動的政治局勢似乎對整體活動有所影響。

2025年7月8日 星期二

【AI與董事會治理】董事會可如何協助管理AI風險與機會-2025/07/08

2023年11月20日在governance intelligence網站上刊出了一份Rich Harper與Travis Wofford合寫的"How boards can help manage AI risks and opportunities"。開頭便指出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rporate Directors (NACD)有一份調查顯示:雖然有95%的董事知道AI未來對他們的企業有很大的影響力,但僅28%指出董事會會定期討論AI相關的議題。

最重要的是,董事會評估AI帶來的風險與機會,並建立程序來處理AI的相關問題—從董事責任保險,到監督管理階層採用和實行AI之責任。這會是最重要的原因是:政府法規與揭露要求已迫在眉睫了。

強健的AI領導力如何成員負責任採行的關鍵?-2025/07/08

這篇"How can strong leadership on AI be the key to responsible adoption?"是2025年6月11日在EY網站刊出的文章,由Even Vinge所寫。以下分享一些他們對北歐公司的調查及觀點。

這篇文章是從Responsible AI Pulse Survey 2025結果所整理的觀點,該調查是由EY在2025年三至四月做的,要更瞭解長字輩主管如何處理負責任的AI。該研究調查了975位高階經理人,包括執行長、財務長、資訊長、技術長、行銷長、人資長及風險長,所有人在組織內都負責AI相關事宜。

對北歐的研究發現,反應了全球資料之中的一些趨勢,其中由超過120位來自於丹麥、瑞典、挪威與芬蘭的長字輩主管分享意見。另外也參考了EY的AI Sentiment Index and the Reimagining Industry Futures Study的見解,此研究就領導人準備、消費者期待以及變動中的AI治理局勢,提供了多面向的觀點。

【AI與網路安全趨勢】(1)EY調查:採行AI的腳步快過治理,但長字輩主管的風險意識還是頗低;(2)AI與網路安全對董事會組成的演變;(3)網路風險現在是全球公司最主要的名譽風險-2025/07/08

(1)EY調查:採行AI的腳步快過治理,但長字輩主管的風險意識還是頗低

這是2025年6月4日刊出的"EY survey: AI adoption outpaces governance as risk awareness among the C-suite remains low",介紹EY最近的調查。重點有:

*僅三分的一的公司會對當前的AI模型有負責任的控制,但近四分之三已將AI納入全組織的措施

*平均有一半長字輩主管跟消費者一樣擔心負責任的AI原則

*執行長對於AI風險之擔憂,高過其他高階經理人

2025年7月7日 星期一

(1)降級:英國FRC修訂2026年英國盡職治理守則;(2)英國盡職治理守則最近的改變:簡化報導並強化彈性-2025/07/07

(1)降級:英國FRC修訂2026年英國盡職治理守則

這是2025年6月3日在Minerva、關於英國FRC要修訂盡職治理守則的訊息。

Financial Reporting Council (FRC)公布2026年英國盡職治理守則(Stewardship Code 2026),希望強化報導以「展現高品質的盡職治理」及「支持經濟成長和投資」。

不過FRC在對盡職治理的定義去除了參考「環境與社會」,引發利害關係人的批評。

新守則版本會在2026年1月1日生效,更新版守則第一波是用者會在2026年的春季。

[南非]保持領先的治理趨勢:第五版公司治理守則的主要變化-2025/07/07

Cliffe Dekker Hofmeyr在2025年 4月 16日刊載了由Yaniv Kleitman與Roxanne Bain合寫的“Staying ahead of governance trends: Key changes in the draft King V Code“。

摘要

*南非具有影響力的公司治理守則―《國王法則(King Codes)》持續演進,以因應企業、監理與社會情勢之變化。

*最近公布的第五版公司治理守則(King V Code)草案進行更新,為了強化治理實務的明確性、可用性以及攸關性。

*鑑於展現健全治理、維持可信度以及創造長期價值的重要性,各種規模與產業的公司都應該瞭解這些變動。

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

溝通包容與多元目標時最常犯的錯誤-2025/07/06

這篇是2025年6月5日在SHRM網站刊出、由Aaron Teitelbaum寫的"Top Mistakes Made in Communicating Inclusion and Diversity Goals"。

根據SHRM的CHRO Priorities and Perspectives報告,有超過一半的人資長(55%)說,預估更多公司會在今年大幅縮短、取消包容與多元(I&D)措施。

Pragmatic Diversit的創辦人與主持人Janet M. Stovall說,「溝通失誤會傷害內外在的品牌信任。對內,會造成員工投入度下降、懷疑及背叛感。對外,會造成品牌受損、衝擊獲利及客戶流失。」

面對亞太區複雜的DEI挑戰需要設計的方法-2025/07/06

這是WTW在2025年 6月 4日刊出的觀察—“Navigating complex DEI challenges across Asia Pacific requires a tailored approach“

在批評升高、監理壓力和社會與政治變動下,最近幾年全世界的組織在多元、平等與包容(DEI)的未來上都面對到重要決定。讓DEI正確變得更複雜,原因是政治變動及強烈反對,還有法律及監理的改變。DEI在亞太區特別複雜,因為這個區域多元化的人口、經濟、當地監管與文化。一個國家的規範甚至可能與其他國家彼此衝突。掌握這個區域整體的局勢,需要細膩、文化契合以及對每個國家特殊考量。

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

從C++到長字輩主管:AI在公司治理中的未來-2025/07/05

這篇是2024年10月7日在Market Screener網站上刊載的”C++ To C-Suite – The Future Of AI In Corporate Governance”。以下分享一些與董事會方面有關的內容,一窺未來是否會有AI經理人的趨勢與問題。

長字輩主管傳統上都是給有經驗、熟悉業務的人士擔任。不過,此趨勢可能因為過去五年AI技術的突破而改變。假設來看,使用AI經理人代表有機會:以分析資料、即時資料來結合策略性思維,提供公司如真人經理人同樣水準(如果還沒更好的話)的成長指引。

使用AI當經理人,對公司治理會有什麼好壞呢?

從程式碼到薪酬:爭奪AI人才的高風險競賽-2025/07/05

Compensation Advisory Partners在2025年 5月 15日刊載了由Ryan Colucci所寫的“From Code to Compensation: The High-Stakes Race for AI Talent“。

由於人工智慧(AI)持續重塑各行各業,並重新定義公司的運作方式,組織有越來越大的壓力,需要建立能跟上趨勢的領導和治理結構。為了因應此一挑戰,有越來越多的標準普爾500(S&P 500)公司透過設立正式的領導職位,將AI提升到高階管理層,也有的將監督責任納入現行長字輩主管與董事會功能性委員會中。此局勢之演變,不只反映了AI的策略重要性,並突顯了公司在全面管理其機會和風險的複雜性。

與此同時,這些發展也引發了關於薪酬的重要問題,從如何吸引專業AI人才,到公司如何因應現任領導人與董事所負起的新責任。以下的部分,我們探討了公司如何打造今日的AI領導與監督,以及未來幾年AI對於高階經理人和董事薪酬的影響。

2025年7月4日 星期五

供董事參考的董事會更新指引-2025/07/04

Directors and Boards在2025年 5月 21日刊出、Julie Daum所寫的“ The Director’s Guide to Board Refreshment“。

在多變的經商環境中,具備動態調適能力的董事會治理,是處於不確定性中,監督風險和公司策略的關鍵。董事會必須有能力、專業知識與觀點來提供監督、支持執行長和領導團隊,並審視在快速變動環境下的策略及機會。

董事長、提名與治理委員會、執行長、經營團隊、投資人,與委託投票顧問機構都強調,對確保治理符合經營環境和策略、有效支持領導團隊及組織,董事會的組成有著關鍵的重要性。但是,美國公司董事的更替率一直很低。根據Spencer Stuart 的研究,在2024年,標準普爾500指數公司(S&P 500)的董事會僅有58%增加一位新董事,換算每個董事會的新董事平均還不到一席(0.83席)。

2025年7月3日 星期四

[美國]PCAOB分享與審計委員會召集人會談的見解-2025/07/03

CPA Practice Advisor在2025年 5月 15日報導了PCAOB最新一次與召集人對話的結果。

美國公開發行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 PCAOB)在5月15日發布一份新刊物,重點介紹了其員工與美國公開發行公司審計委員會召集人和經紀/自營商在去年對談的結果。

受訪的審計委員會召集人所代表的公司及經紀/自營商的審計工作由PCAOB註冊的會計師事務所完成,並且經過董事會檢查員的覆核。

PCAOB於5月15日的媒體發佈會上說:「與審計委員會召集人互動提供PCAOB員工在規劃檢查活動中的重要觀點。」

審計委員會與ESG報告-2025/07/03

Business Reporter在2025年 5月 15日報導,在去年底,安永(EY)的一份報告顯示,有22%的公司表示永續是審計委員會的職責之一,高於2021年的6%(資料來源:CFO Dive)。這顯示企業已經開始意識到永續是一個必須監控與審計的核心指標。

傳統上,企業僅須關注具重大性的財務事項之審計、監督及報告。然而,目前的情況不再是如此,治理必須快速擴展,將整個ESG與永續範疇上的非財務議題,納入嚴格且全面的評估中。

不僅僅是為了遵循國際間ESG與永續標準的相關規範,例如歐盟的《企業永續報告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CSRD),同時關鍵利害關係人,包括投資人、客戶與員工,也越來越重視這些非財務性議題的透明度和問責性。

2025年7月2日 星期三

在有較大專業化潛能的中小企業董事會的任命實務-2025/07/02

瑞士有88%的中小企業董事會,是透過內部管道招聘董事的,比如個人人脈或現有接觸。很少使用外部平台或專業服務供應商。這是根據蘇黎世大學的代表性研究—其對中小企業董事會的評估和招聘探究,證實了這個趨勢。

這一篇是Pascal Sieder在蘇黎世大學的碩士論文主題。並在2024年九月至2025年一月間寫成、由蘇黎世大學金融高階經理人教育的Christoph Wenk Bernasconi博士指導。

該調查是對730位瑞士中小企業董事所做的,使用量化與質化的方法。會按公司規模與語區作差異分析,以瞭解招聘管道、能力要求、評估流程以及能力基礎的董事會更新之挑戰。

面對中小企業在永續性與報導的關鍵挑戰-2025/07/02

“Addressing the key challenges for SMEs in sustainability & reporting”Thomson Reuters 在2025年 2月 18日分享、由Natalie Runyon所撰寫的文章。

為了歐盟永續報導的截止期限預作準備,中小企業應該主動與大客戶合作以瞭解資料要求,並投資於技術和人力資本以利自動化蒐集與分析資料。

中小企業(SMEs)必須從2027年開始報導其永續資料,包含2026會計年度,以遵守歐盟企業永續報導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 CSRD),或可能選擇退出。

2025年7月1日 星期二

繼任失敗:執行長離任是對投資人的警訊-2025/07/01

這篇是2025年 5月 27日在Forbes刊出、由Solange Charas所寫的” Succession Failure: CEO Departures Should Alarm Investors”。

動盪時期裡,執行長角色變成了高風險、低報酬。傳統的領導模式越來越不受今日最頂尖人才所接受。

根據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的資料,美國執行長更換人數在2024年達2221人,為紀錄以來最高,而且2025年第一季趨勢還在上升。

執行長現在花更多時間在救火,領導的時間變少。他們被要求因應地緣政治不確定、通膨壓力,以及暴露於被動政策環境執行決定的法律風險。

在長字輩主管繼任危機來臨前就先準備好-2025/07/01

"Getting Ahead of The Looming C-Suite Succession Crisis"是2025年5月14日在Russell Reynolds網站刊出的文章,由Miriam Capelli、Adele Farag、Scott Smith、Peter Pickus、Elizabeth Burn、Sharon Tan以及Joy Tan合寫。是最近值得注意的趨勢。以下分享一些內容。

令人警覺的有71%的下一代長字輩主管認為:想去其他地方發展看看,更替的意圖較前兩年提高14%。

為何會產生離開的念頭?主要原因有:職涯晉升 (47%)、想找不同類型領導(36%)、尋求新責任(35%)以及想要不同公司的文化(30%)。這就與RRA的Leadership Confidence Index一致,其發現下一代長字輩主管在過去五年間對現任長字輩主管的信心持續下滑。

為了更瞭解這個重要的問題,作者訪問了22位下一代長字輩主管。這些訪談探討了領導人的策略目標和戰術需求。有一件事很清楚:若不處理下一代長字輩主管的疑慮,組織很快就會面對最高層人才短缺。

公開發行公司董事薪酬的兩難-2025/08/18

這篇是2024年8月22日在CBIZ網站刊出的"The Dilemma of Director Compensation in Public Companies"。 確保董事因其投入時間、專長及責任而受到公平的獎酬,對於吸引頂尖人才、並使其與股東利益一致,十分...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