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Translate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PwC年度公司董事調查系列之一】2024年PwC年度公司董事調查:現代董事會的不確定與轉型->(A面)董事會評估與更新、人工智慧與生成式AI、董事會組成-2024/11/18

這篇是Ray Garcia、Paul DeNicola與Catie Hall合寫的"2024 Annual Corporate Directors Survey: Uncertainty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modern boardroom",是在2024年10月13日於Harvard Law School Forum on Corporate Governance網站刊載。內容主要是 Annual Corporate Directors Survey調查之介紹,篇幅非常多,但也十分全面審視了現代董事會的狀況與看法。以下分享內文提到的幾個主體:董事會評估與更新、人工智慧與生成式AI、董事會組成、董事會多元性、ESG、股東行動主義、企業文化這幾個主題。

本篇為A面,分享:董事會評估與更新、人工智慧與生成式AI、董事會組成。

董事會評估與更新

歷史上看,近半董事表示想要更換至少一位董事會成員。今年的調查結果與歷史趨勢一至。有四分之一的董事現在說,有多位同仁要換,屬於高水位。然而,更仔細一看資料,顯示的不只是不滿意而已:不認為董事會評估是強化董事會績效之有效工具的董事,明顯更可能會對其他董事不滿意。甚至有些感覺評估有效的董事,也就近四成仍認為至少有一位董事要換掉。

在被問到無法換掉績效不佳董事方面,董事說是因為同事與個人的關係、換董事的尷尬與所需時間,以及董事會領導人不願插手換掉績效不佳董事此艱困的對話。某些董事也指出一些挑戰,那就是要換掉行動主義者任命的董事、或是少數族群或女性的董事。大多數董事(88%)相信,其董事會能有效評估其自身績效。近四分之三董事(74%)說,其董事會領導人能有效處理績效不佳董事。縱使有此高度信心,但因為許多董事仍視評估流程有瑕疵,故還是存在落差。

在相信董事會評估無法促進董事會績效的董事方面,44%認為是成員投入此流程的時間不夠。少數董事表示,其董事會會對評估結果採取行動、且很多相信流程無法帶動變化,在此狀況下,處理董事會更新真正有效的方法,或許需要董事注意評估以外的事宜。這或許是一個觀察董事會文化的好機會。即該文化會重視何時離開董事會的人嗎?或人們會認為自願離開董事會是件不尋常的事嗎?

對同仁績效不滿的董事,更可能會視評估過程不過是方格打勾的作業,對於坦誠提出能推動改變的意見,會感覺到緊張。

PwC的看法是

董事長或首席獨立董事推動這些任務的關鍵是:有效評估流程、負責定調、建立意識,並培育建設性回覆意見的正面環境。重要的是,董事會領導必須提供回饋意見並讓董事負責。結果應該要透明地討論,有明確的後續行動與時間表。

可採取的行動有:

*發展明確的行動計畫。在評估後,制定具體的後續行動與時間表,裡面有哪項行動由誰負責。定期審視進度,以監控持續的改善和責任。

*進行個別評估。個別董事評估可辨識出具體成長與發展領域,並協助顯示,每位董事如何對董事會整體績效做出貢獻。

*接觸第三方。向第三方專家諮詢、並進行客觀且全面性的董事會評估,或者評估你的當前流程。這有助於整合無偏見的見解與建議。

*從最高層正確定調:從董事長/首席獨立董事開始建立有生產力的基調。明確表達,公司支持改變的方向—錯誤就是機會,而且尊重整體經驗而不只是害怕犯錯。

人工智慧與生成式AI

雖然有近七成的董事相信管理階層具備必要的技能,可執行公司AI與生成式AI策略,但是只有一半感覺他們在公司回應相關風險上,有收到充分的資訊。這個問題與董事最擔心的主題一致:要跟上快速發展的腳步。

管理階層或許站在AI的第一線,但是受訪者表示, 資訊並沒有一致地傳達到董事會。

此外,董事或許發現,要在經驗不足的領域進行監督,是一大挑戰,特別是當他們不完全瞭解風險時。AI會帶來巨大機會與風險,因此對董事會而言,保持資訊充分是很重要的。在使用AI上的競爭壓力、升高的監理審視與道德問題,也加大了教育董事會的需求。

PwC的看法是

為了有效監督AI,董事需要從管理階層收到前後一貫、具洞察力的報告。他們也需要對其這個持續演變的主題提升自我技能一事,保持警惕。對於公司AI的機會與風險,董事會應該要求有全面、最新的資訊。在僅49%的董事說他們在AI方面有收到充分資訊的狀況下,加上52%指出他們有花足夠時間瞭解AI對其公司之影響下,對董事會重要的是,建立一個健全的AI治理架構,內含明確政策、監理更新以及透明的風險管理策略。

可採取的行動有:

*發展一個廣泛的方法。藉由科技教育與審視其成本效益,來發展一個監督AI的方法。建立一個有明確責任的治理模式,並監督計畫以衡量和利害關係人溝通是否成功。

*需要更多的見解。要管理階層,就公司AI策略及相關風險提供全面且量身訂做的報告。

*瞭解策略機會。董事會應該要瞭解,管理階層如何監控競爭者的AI使用、優先重視策略性的AI使用案例,以及適時與外部專家接觸。此外,董事會應該要確認—管理階層具備必要的技術與基礎設施、評估第三方風險,以及調整人才策略以提升員工技能並處理新的技能要求。

*監督風險與控制受信任的AI。瞭解管理階層如何落實—推動負責任AI使用的治理架構。這包括建立明確的政策、控制與流程,來管理與資料保密之風險、安全與道德考量。董事會應該要定期審視這些風險架構。

*瞭解新規定。跟上變化中的AI監理局勢。確認管理階層有流程遵守新規定,並將這些流程整合到公司整體風險管理策略。

董事會組成

董事會一直不願有特殊領域專長者進入董事會,對未來一年之偏好,還是傳統的技能組合,比如財務、產業與營運專長。董事會比較不想招聘特殊領域專長者,比如AI/生成式AI、環境/永續與地緣政治。

過去幾年各式利害關係人而來的壓力正在升高,希望董事會能有特殊領域之專業人士。的確,在Board effectiveness: A survey of the C-suite這份報告裡,經理人告訴作者,環境/永續與AI/生成式AI專業人士最近才出現在董事會的候選人名單上。然而,董事會關注的還是核心技能。這或許與長期的管理方向一致,不追求熱門主題。比如,僅13%的董事說,他們的董事會在前一年有增加網路安全專長者。

PwC的看法是

為了有一個多元、發展完全的董事會,董事需要積極管理更新及繼任優先事項。這包括對公司策略採取長期觀點,並考慮董事會層級需要哪些技能組合,協助監督這些優先事項之執行。

可採取的行動有:

*應先重視更新與繼任規劃。讓這些優先事項明確出現在董事會和委員會的議程上。發展董事會組成之標準、處理董事任期、制定繼任計畫,並讓整個董事會都參與此流程。培育董事會文化以支持坦誠的討論,並維持透明度,以達成股東期待。

*評估技能與納入評估結果。按長期策略需求來評估當前的董事技能。藉由增加專業知識和外部顧問來解決落差,並使用董事會組成矩陣來引導這個流程。從年度評估裡取得回饋意見,認知到特殊之事之價值,並培育一個所有董事都可廣泛貢獻的環境。

*對任期設定明確的期望。對董事更替建立指導方針,強調續任是依據公司需求與個人績效。定期審視任期上限政策,並考慮最佳的董事任期組合。使用年度績效評估,來評估董事會之效能,還有考慮機構投資人、委託投票顧問機構對任期與獨立性之看法。

*以跨年度的角度規劃領導層變動。以三至五年的尺度來預估計畫中、非計畫的董事會職位出缺。使用瀑布圖之類的工具比對董事的技能、角色、任期與預估的離職日,以實現策略規劃和順利交接。準備未預期到的更替,特別是領導層的,以維持董事會之穩定與績效。

資料來源:https://corpgov.law.harvard.edu/2024/10/13/2024-annual-corporate-directors-survey-uncertainty-and-transformation-in-the-modern-boardro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關於新任薪酬委員的三點看法-2025/09/23

這篇"Hit the Ground Running"是Brant Shelor與Austin Vanbastelaer所寫、2025年5月29日在Directors and Boards網站刊出的文章。 薪酬委員會基本上是僅次於審計委員會第二活躍的委員會。薪酬...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