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Directors Can Stand Out on the Modern Board"是由Steve Gallucci與Carey Oven合寫、2023年11月14日於Directors & Boards網站。以下分享一些要點。
公司董事會正在轉變。在不久之前,董事會主要還是由現任或前任的執行長與財務長組成。招聘過程基本上是閉門的—候選人是現有董事的朋友或顧問,經驗通常落差很大。然而,現代組織現在面對到新挑戰的猛攻,需要董事會有更廣的背景與專業。
這些挑戰(雖然不是全面性的)需要董事會進步到最能服務利害關係人。雖然新的、多元的聲音越來越在董事會有一席之地,但還是需要更多元、多面向的技能組合,跳脫過去的傳統財務技能。 Spencer Stuart發現,Fortune 500有23%的財務長會擔任董事,較2009年的32%少,這顯示了傳統標準正在轉變。雖然此下降趨勢值得注意,但審計委員會的重要性,意味財務長作為管家的核心技還是最基本的需求。然而,這些資料或許顯示了:需要有前瞻性的董事會候選人,來考慮他們應為董事會帶來什麼其他的性質與特點,比如數位能力、價值創造及ESG問題的知識和經驗。
科技是現代組織與數位轉型的基礎,而且對AI越來越高的興趣,正在重塑董事會監督。變化中的網路安全局勢,或許足以代表這件事。董事會也要評估採行科技的成本/效益與潛在影響。比如,許多董事會現在正試圖要平衡科技的營運效益(比如AI)以及維持高道德標準的需求。
這些責任需要科技專長,但董事會在科技上的知識落差持續存在。根據最近Deloitte的Global Boardroom Program報告,四成的經驗長(chief experience officers,CXOs)同意,董事會對科技的熟悉程度有所不足。有鑑於重視董事會精通科技與財務成功之間的關聯性,這可能會對公司產生負面的財務影響。根據2022年二月Deloitte’s Center for Board Effectiveness的報告,平均來看,精通科技的董事會(指董事會成員有33%以上是科技經理人),過去三年間營收成長率多出5%,而股票較去年同期增加是8%。
想進董事會的財務長與其他經理人,應該要知道:就算沒有科技背景,還是可以進董事會。然而,候選人應該要發展數位科技能力,並瞭解到,他們在協助組織創造價值與效能上可以做些什麼。想進董事會的經理人,應該瞭解更廣的科技發展,比如生成式AI,並找到董事會上的指導者、瞭解科技和董事會監督之間關係,以協助候選人更瞭解兩者之間是如何交織的。
ESG主張向更多的董事會候選人敞開了大門。有企圖心的董事應該要能夠溝通他們引導ESG方向的經驗。他們對於董事會可如何支持ESG計畫的落實,也應該提出觀點。採行ESG的必要性大增—董事候選人對於他們可為董事會貢獻什麼這類問題,應該做好準備。通常負責執行與衡量進展的財務長(特別是關於氣候與減碳措施),有特殊的機會展現他們對ESG的專長與承諾。
現代的董事會需要一組複雜的執行經驗,而董事會正撒大網找人。為了做好準備,候選人應該要能回答以下的問題:
*公司的營運與績效如何,我的技能如何讓這個任務向前邁進?
*科技如何持續推動組織的策略及營運變化?
*我的硬/軟技能如何協助當前的董事會?
*公司營運所處的社群有什麼特性,而我的經驗、知識及人脈,如何協助與這些社群彼此連結?
*公司要服務哪些利害關係人團體?他們有什麼關鍵利益?作為董事,我可如何達成公司對他們的承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