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bes 在2024年 10月 7日刊出了一則由Michael Peregrine所撰寫的“ Corporate Governance Jumps Into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iscussion“。
隨著技術演進至今,董事會是否在公司使用人工智慧(AI)方面發揮作用一直是爭論的一個「重要且敏感的議題(hot button)」。
一方面是支持者,他們指出對風險、可靠性、成本、監理、利益衝突與策略挑戰的憂慮在於為何公司應用AI可以從董事會的監控中獲益。
另一方面是反對者,他們指出對董事會技術知識的擔憂、經常是冗長的董事會審視過程、額外級別的內部審查對創新的冷淡,他們認為缺乏科學願景吞沒了董事會,以及在這個狀況下人們認為管理階層的監督會更有效。
關於公司使用複雜技術,這是一個經常激辯的問題,使很多董事會不確定治理可能/應該發揮的角色。這個不確定性因為沒有建立任何AI監理架構而加劇。一旦沒有解決方案,可能會傷害公司有效監控使用AI的能力。
這是為何美國公司董事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rporate Directors, NACD)的新報告《董事會的技術領導力》(Technology Leadership in the Boardroom)如此重要。這份在10月7日公布的報告是由極其多元化的「藍絲帶委員會」(Blue Ribbon Commission)的副產品,其組成份子來自技術、金融、管理、軍事、顧問業、高等教育、保險/風險與法律領域的領導者。
該報告整體結論:在當前環境之下,有效公司治理「對於新技術是否與如何推動價值創造,是否未來會被組織、經濟與社會所接受具有重大影響。」
該報告的前提:呼籲公司回應「倍增、技術驅動變化且其正在改寫遊戲規則的快速步伐」。一如該報告所述,這些變革與趨勢包括:(i)因技術趨勢與發展匯集而上升的風險;(ii)變革速度,它正在壓縮公司策略的時間表;(iii)改變公司競爭優勢;(iv)技術威脅顛覆董事會成員經驗;(v)更加聚焦於技術可信度;以及(vi)當前政府技術監管的「拼湊」模式或許會抑制技術創新的可能性。
這些轉變回過頭來帶給公司異常的挑戰,它們需要在技術上重生,以便維持競爭力,同時負責任地使用技術來面對「更高的期待」。
因此NACD報告最大的貢獻之一是對董事會技術領導力提出了十項具體建議,根據三個區別的「核心技術治理的迫切事項」整理如下:
迫切事項之一:強化監督
*經由讓技術與組織目標價值契合,確保科技使用值得信賴;
*提升董事會技術治理結構的等級;
*明確定義董事會在資料監督上的角色;以及
*定義董事會和管理階層對技術的決策權限。
迫切事項之二:深化見解
*建立並維持董事會必要的技術熟練度;
*評估董事與董事會技術熟練程度;以及
*確保技術監督有適當和明確的指標;
迫切事項之三
*體認識技術是長期策略之核心要素;
*促成董事會與管理階層進行探索性的技術討論;
*設計董事會行事曆與議程,確保適當聚焦於前瞻性討論。
該報告的終極價值:它是知名的董事會發展組織首次正式承認並說明公司治理在技術使用上的角色。因此,鼓勵董事會檢討該報告的建議並考慮其最佳應用。
當然,NACD的報告不是要馬上升高到「最佳實務」的水準,也不是要終結討論—關於公司技術使用之監督,管理角色的終點以及治理角色的起點在哪裡。然而,這是一個重要的起點,從這裡開始對這個關鍵問題可以進行明智和深思熟慮的討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