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Translate

2024年12月3日 星期二

AI治理:今日董事會最關鍵的事宜(A面):方法、董事會投入、投入時間、採行AI是過程、加快AI腳步-2024/12/03

這篇是由Lara Abrash、Arno Probst及Karen Edelman合寫、2024年10月23日在Harvard Law School Forum on Corporate Governance刊出的"Governance of AI: A Critical Imperative for Today’s Boards"。內容非常多,以下分享一部份內容,主要是Deloitte調查結果及作者的一些建議。本篇先介紹前半關於一些調查的部分。

方法

Deloitte Global Boardroom Program調查了57個國家,468個董事會成員(86%)與長字輩主管(14%),時間在2024年五月至七月。某些受訪者在多個組織身兼經理人及董事。

受訪者區域別是:42%在美國、20%在亞太,38%在EMEA(歐洲、中東與非洲)。另外受訪者有43%服務於上市公司、39%私有公司(含家族企業)。其餘則是政府和國營事業,還有非營利組織。

產業分布:25%是金融服務業、16%是製造業、9%是能源與資源業、8%是業務與專業服務、7%零售與批發、7%是科技、5%是醫療照顧與製藥、3%是電信/媒體與娛樂,以及20%是其他產業。

公司規模:55%的受訪者是市值不到10億美元的公司,29%是市值在10至100億美元的公司,17%是在100億美元以上。

董事會投入增多,並有助於監督

調查顯示,到現在為止,董事會對AI之投入是有限的:跨產業與地區來看,AI還不是經常在董事會上討論的主題。僅14%受訪者說董事會每次開會都會討論AI,25%說一年會討論兩次,16%說每年討論AI一次。近半(45%)受訪者說,AI完全沒進入過其董事會議程過。

除此董事會研究以外,每季美國Deloitte的State of Generative AI in the Enterprise報告都會調查長字輩經理人與董事:積極落實生成式AI科技狀況,以持續追蹤領導人面對的進展和挑戰。在2024年第三季報告裡,調查了超過2500位受訪者,發現儘管測試有帶來更多投資,但很多生成式AI的措施仍屬於試驗階段、或有待驗證的概念。董事會的AI治理仍處於早期階段。

關於AI進入董事會議程,近半受訪者(46%)說,會在整個董事會討論。在表示委員會也會負責AI相關問題的受訪者裡,最常見的是授權給負責風險的委員會:風險與監理委員會(25%)、或審計委員會(22%)。

在ORIX Corporation、KONICA MINOLTA Inc.、Mitsubishi Chemical Group Corporation與Sumitomo Mitsui Banking擔任外部董事的Chikatomo Hodo說,「關於生成式AI之治理是否應由董事會、審計委員會或管理階層處理,還不明確。」某些AI監督與治理之面向,或許對整個董事會而言很重要,這些議題一般是較廣泛的,而有些問題或許更適合委員會處理。董事會或許也需要考慮:當某些主題交給某委員會時,如何共同監督,而某些或許會選擇建立AI專屬的委員會。

調查也問受訪者:由哪些長字輩主管主要負責與董事會互動AI與生成式AI。大多數(69%)說是技術主管,比如資訊長或資安長。半數受訪者說,他們會與執行長討論此主題,而有四分之一(26%)受訪者說會與財務長。

董事會投入更多時間給AI相關討論

許多受訪者承認,其董事會目前投入的程度或許不足以監督使用AI而來的機會與風險,特別是生成式AI。近半(46%)說,他們不滿意、或擔心討論AI的時間多寡。

然而,大多數受訪者不相信:其組織準備好更廣泛的AI部署。僅3%受訪者認為其組織準備充分,而有41%說他們組織沒準備好。準備度不足的看法,也是他們在AI持續發展下越來越急迫的原因。

許多受訪者想看到進展加快:僅16%說他們滿意、或非常滿意當前採行的速度,44%說腳步要加快。這些發現,再搭配迄今董事會特別投入AI的時間不足,突顯了董事會必須要思考、定義及擴大AI監督的機會。

採行AI是一個過程,而非立即的解決方案

雖然很多董事會都渴求落實AI,但某些與非技術出身的董事,或許無法完全瞭解:在整個企業擴大AI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美國Deloitte的State of Generative AI in the Enterprise第三季報告解釋了這個挑戰目前的狀況:「領導人瞭解到根本的治理、風險及遵循,對負責任的生成式AI有多重要。然而,在『知道』與『做到』之間,大多數組織還是存在落差。」

許多董事會仍在加快AI腳步

反應目前董事會對AI之瞭解程度,有超過四分之三受訪者(79%)說,他們的董事會對AI的知識是有限、最低,甚至是沒有。僅2%說他們的董事會有高度知識和經驗。

Hodo說,「董事會和管理階層都需要擴大數位素養,但是需要考慮的應該是角色區分。現實中,具IT背景的外部董事並不多,許多公司優先重視多元技能與背景者進入董事會,而非只關注讓數位轉型與AI知識和經驗進入董事會。」

當考慮董事會組成時,作者的訪談突顯了確保董事會有正確技能組合的重要性,這也包括AI技能。某些董事會希望有外部專家,以提升其AI素養與流暢度。另外一些受訪者指出,他們營運團隊需要更多這類人才,以瞭解AI的潛在機會與挑戰。

在很多國家,董事會教育在公司治理守則、或其他相關規定裡,是建議性質或監理性質的。Fnac Darty的獨立董事Daniela Weber-Rey說,「法國與德國公司治理守則是強制性建議—董事會成員需要接受教育。但公司也有義務要協助進修。這一定適用於生成式AI或所有技術改變,比如數位化。在過去,某些公司的董事或許去工廠視察就可以獲得很多營運經驗。但今日對生成是AI,你一定要有課堂式的訓練,甚至要有高度瞭解。」

一個協助董事會達成AI流暢的方法,就是親自去用、去體驗AI,「展示而非只有口頭說明」。這些經驗亦可針對某產業量身訂做,讓組織可瞭解在其營運環境下最重大的機會和挑戰。

現在僅8%受訪者指出,其董事會有開始有讓AI專家成為新的董事會成員。

資料來源:https://corpgov.law.harvard.edu/2024/10/23/governance-of-ai-a-critical-imperative-for-todays-board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董事會評估parade】如何設計有效能的董事會評估流程-2025/07/20

這篇是2022年3月8日在Board Effect網站上刊載的文章"How to Design an Effective Board Evaluation Process"。以下分享一些內容。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