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SG對併購的影響:市場從業者可參考的幾個要點
這一篇是2022年11月24日刊載於Dentons網站上的文章。內容是Dentons律師們組成的跨國小組所舉辦的網路會議“The impact of ESG on M&A transactions”上的看法整理。以下介紹一些重要的內容。
階段1:在交易之前—ESG考量會如何影響到交易意願?
2022年1月Forbes有一篇文章列出了,ESG在拉美國家併購協商中是重大考量要素之一。ESG對於會影響到像巴西這種國家的跨境交易特別重要,當地聯邦政府對亞馬遜雨林的政策,引起人們關注許多巴西公司的環境與社會政策。
在美國與加拿大,收購公司才開始要針對標的公司的ESG政策,評估ESG風險與機會,以比較其與ESG策略間的一致程度。在英國常見的是:在大型的跨境併購案會積極考量ESG問題。客戶較前一年更重視ESG相關風險要素。
階段2:意向書(Letter of intent)與盡職調查階段—ESG的考量會如何影響到標的公司的評估與估值?
ESG考量在盡職調查和意向書階段可發揮重要的影響力。雖然正確評估ESG要素重要性方面,還沒有一致的指標(此通常依賴相關產業、潛在買家的狀況),但某些收購公司應該要記住:在準備ESG盡職調查資料時,首先要檢視是否有ESG資料,以及評估資料正確性。從這一點開始,就應該要辨明風險,包括監理、股東行動主義、名譽與法律上的風險。最常見的訴訟風險是與氣候風險和人權訴訟有關的。環境風險可以很嚴重,因此要優先做環境盡職調查。
越來越可見,當收購公司考慮是否要進行交易,會評估標的公司活動,即使活動都合法,但收購公司想知道,是否標的公司現在的業務未來會受利害關係人所支持(最主要是投資人與客戶)—特別是關於供應鏈、排放以及現代奴工方面的。其他考量還包括,是否標的公司遵守「柔性規定」或產業標準、標的公司是否提出可見證的氣候相關主張,以及若此主張無法驗證,收購公司會面對什麼的漂綠風險?收購公司也想問,是否標的公司有完成他們對供應商和第三方的盡職調查。他們還會想要審視合約,以評估是否有將適當的條款與保證納入供應商/第三方的合約。
階段3:協商最後的協議—ESG考量如何影響交易文件?
在美國,在併購協議中很少會看到ESG條款。在歐洲與北美,雖然不會明示ESG的項目,但是大交易案中常會包含環境與勞工、反貪腐與反洗錢的項目,雖然這或許未必能完全涵蓋特定ESG風險。特定的ESG契約條文在拉美區不常見,不過常見的是須遵守環境與勞工法規。
階段4:簽署、宣告、成交與成交後—ESG考量在交易後還重要嗎?
對ESG盡職調查的建議,大多關注於成交後所採取的行動。採取的行動通常不會用作確保或達成收購完成;相對地,會作為併購後百日或12個月計畫內的一部份加以考量。最終,併購交易的ESG盡職調查目標是,觀察標的公司的未來發展,以及在簽署的合約中要清楚列舉出願景。如果有特定的ESG指標,各方也應該在交易案宣告時加以考量。
資料來源:https://www.dentons.com/en/insights/articles/2022/november/24/the-impact-of-esg-on-ma-transactions
(2)ESG在併購展望上角色越來越重要
2024年5月13日在Corporate Compliance Insights上,看到這一則由Norton Rose Fulbright 所提出的觀察"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of ESG in M&A Outlook"。
ESG主題已經主導企業風險和價值評估討論。公司正在其投資和成長策略裡考慮ESG。當ESG監管制度持續發展,Norton Rose Fulbright的作者群探討了:ESG為何在併購交易中越來越重要。這份報告就是Global M&A Trends and Risks (2024)。
現在越來越普遍可以看到:股東行動主義的ESG策略措施推動撤資與交易中止,而ESG是有可能使交易中止的,特別是標的公司的風險遠超過收購方的胃納。
不只ESG已成為併購活動的推手,它也高度影響了交易持續的過程。由於潛在的ESG相關風險,交易完成的時間變長,或許會完全中止。
傳統的盡職調查流程現在正在改變,以服務衡量ESG績效日益升高的需求。更多律師、顧問公司及ESG專家在進入交易流程,以強化風險評估及辨識標的公司預期要創造的價值。另一方面,標的公司積極發展著他們的ESG資格。
各方都面對著冗長的交易談判。買方要交易有更多的保障、成交條件及有利的購買價格,比如收益機制及價格調整。
如果涉及第三方,則完成交易有可能耗時更久。除了擴大的盡職調查以外,交易者因ESG問題,要準備成本更高的representations and warranties insurance (RWI)。對能夠協商降低RWI成本的參與者,會面對到保險公司漫長的盡職調查,此將拖慢交易流程。
金融機構正仔細監控借貸人的潛在ESG績效。因此,不注重ESG的企業,融資選項可能會受限。這些企業面對到越來越高的資本成本,以及越來越不利的融資選項。
在交易完成後,買方在與標的公司協調其ESG其政策時,要謹慎小心。建議買方要審視標的公司的ESG政策、風險管理守則及程序,以確保有效的整合,並辨識和減少遵循落差。
這特別適用於私人或新公司型的交易案。買方需要注意:不要在交易後反而成了遵循問題和爭議的對象。買方也需要評估,他們自身的ESG揭露和其他公開聲明是否需要限定、修訂或更新,以考量被收購公司之措施,特別是在過渡期間。
ESG持續受歡迎顯示,需要有效辨識ESG的盲點。企業面對到越來越強的ESG爭議風險。這需要企業在資訊充分、準備充分下面對較難以預期的後果。某些公司已經對標的公司開始使用AI來蒐集資料、制定ESG導向的指標。Norton Rose Fulbright調查的受訪者指出,需要最高品質的ESG資料。
ESG因不斷發展的法律及監理局勢,而變得越來越重要。該調查指出,所有市場預期會有更嚴格的監理負擔,而大多數未來的此類法規被預期都會與ESG有關。有幾個國家有新的ESG法規,對於未遵守規定之執法行動也正在升高。近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說,ESG法規是在2024年最可能阻礙其併購的兩大要素之一。
除了最近定案的揭露法規以外,SEC最近也引入了Investment Company Act(更為外界所知的名字是Names Rule),其要求每個登記的投資公司若其名稱是針對特定目標(比如ESG)之投資或發行,就要採行政策。依此規定,受監管的公司被要求採行的政策是:至少要將其資產總價值的80%投資到實現目標上。
SEC最近的針對ESG的活動,可不只相關規定而已,SEC已提出多個關於ESG的執法行動,包括要求採礦公司負起責任—他們被控關於其基礎設施計畫人身安全方面,揭露了不實及誤導性資訊。對於有提出ESG主張、卻未能有效將ESG要素整合到其投資決策的投資管理公司,SEC提出了1900萬美元的罰款。
當提及跨國企業,美國監理制度的不一致,並不是受訪者唯一擔心的事情。他們也面對其他國家也有監理不一致的問題。這就難以將相關規定整合到經營事務上。有鑑於反漂綠和其他反ESG實務之升高,遵循風險越來越重要。
雖然ESG是面臨到某些人越來越大的阻力,但它仍在發展且相當普遍。Norton Rose Fulbright的報告顯示,大多數受訪者預期,ESG相關的審查在2024年會增加。在此脈絡下要觀察的是:不同國家的法律制度,如何為跨國企業設計。在當前立法的不一致現象下,公司應仔細注意,並配置資源以辨識由ESG要素帶來的風險—在營運策略和投資上。
資料來源:https://www.corporatecomplianceinsights.com/important-role-ma-outlook-esg/
(3)ESG對併購交易專家而言日益重要
這篇是由Nico McCrossan所寫、2024年8月13日在Trellis刊出的觀察:ESG grows in importance for M&A dealmakers。
公司及金融買方越來越把ESG考量納入併購交易的盡職調查、估價計算及交易後(post-closing)活動。由Deloitte與KPMG對全球交易取得的資料強調了:將ESG納入交易過程的趨勢及最佳實務。
在Deloitte的2024 ESG in M&A趨勢調查裡,有57%的受調查組織會以明確、標準化的指標,來衡量併購對其ESG狀況之影響,較2022年調查的39%高。
在2024年,有91%的受訪者對其組織能評估收購標的ESG狀況之能力,感到「高度」或「非常高度」的信心,較2022年的74%高。
自2022年以來,愛ESG揭露標準、架構與規定方面,有幾個重大發展,讓買方更容易、更有信心地評估公司ESG足跡,並用它來比較其他潛在收購標的。像歐盟的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雖然才開始實施,但是很多公司比起過去,已開始朝向以更嚴格、全面、量化的方式來瞭解ESG足跡。
KPMG的2024年全球ESG盡職調查研究指出了:「成熟的ESG投資人」在併購中創造ESG價值的四個策略,這些投資人對ESG盡職調查都有著領導市場的方法:
*明確連結到投資主題
成熟的ESG投資人會辨識出:可能具商業影響力的ESG問題與趨勢,比如不斷變化的政策局勢,以及在消費者偏好的改變。這些投資人不會把ESG當成方格打勾,而是商業機會的推手,而且會看到ESG盡職調查和商業盡職調查之間的綜效。
*發展全面性的基礎
75%的成熟ESG投資人在簽署交易案以前,會先做ESG盡職調查,而且典型上會在盡職調查流程裡開始基準比較。通常ESG流程顯示的是,標的公司缺乏可用的量化基準。
*將交易後計畫整合到轉型計畫內
成熟的ESG投資人,會使用ESG盡職調查作為交易後百日計畫的參考。雖然典型上這些在交易前就會草擬,但與公司管理階層合作交易後事宜,以確保一致性及獲得支持,也是很重要的。
*利用融資專業
金融投資人可使用其取得資本和對政府激勵措施之知識,推動標的公司自己達不到的ESG轉型。私募股權公司可協助提供和安排資本密集減碳專案之融資。私募股權公司對許多地區政府的計畫也有相當規模和專業知識,可就最佳機會提供投資組合公司建議。
在結合這些方法下,就能透過減少投資風險、增加營收並減少成本,以創造價值。
這些價值創造策略,應用到氣候方案上特別有用,因為與氣候變遷的實體與轉型風險有關、為減碳帶來營收機會,以及從減少能源消耗和避免碳稅而縮減成本。
資料來源:https://trellis.net/article/esg-grows-in-importance-for-ma-dealmaker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