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Translate

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

執行長離任的危機是什麼?-2025/10/20

這篇"What CEO Exit Crisis?"是Melanie C. Nolen所寫、2025年9月12日在Corporate Board Member網站刊出的文章。訪問業界人士,探討相當微妙的問題。以下分享一些內容。

2024年執行長流動率打破紀錄,S&P 500公司比前一年增加超過20%。早期指標顯示,今年會越過這個數字,因為執行長任期持續遽減—其背景是短期壓力巨大、升高的動盪、文化變動以及改變腳步快速。

Corporate Board Member詢問了近100位大型上市公司(年營收超過10億美元)董事關於升高的風險,而這是和高階經理人薪酬、績效以及公司治理顧問機構Farient Advisors連續三年合作繼任計畫調查的一部份。

一方面,董事認識到這個趨勢:半數受訪者說,他們服務的董事會裡,執行長或負責關鍵任務的高階經理人有過突然、未預期離任,而60%說此離任是在過去兩年間發生的。但是近四分之三(72%)相信,未來兩年不太可能發生,並認為發生率在50%以下。當問及準備程度時,86%說他們有信心可挺過這個打擊,不會傷害績效或營運。

服務上市公司Acuity、Cornerstone Building Brands與Generac Holdings,也是繼任計畫專家(在Trane Technologies、Ingersoll Rand、Merck與Honeywell當過人資主管數十年經驗)的Marcia Avedon說,就算有健全繼任計畫流程的董事會,都難以在未預期離任後管理好順利的交接。「現在有很多計畫好、未計畫的長字輩主管流動,我認為未來多年還是會如此。我從自己的20多年董事會經驗可以告訴你,現實和文件刊載的內容,未必總是一致。」

強化繼任

董事同意,對繼任計畫作一次年度審視,是董事會常見的最佳實務。紐約證交所上市公司PagerDuty執行長、也服務於The Estée Lauder Companies提名/治理委員會的Jennifer Tejada說,董事會可如此進一步強化其計畫:壓力測試在策略方向上所有可能的轉變,以及市場及人才整體局勢之轉變。

Avedon說,依於其發展狀況的分階段繼任人(Staggering successors)可協助避免:在緊急繼任事件發生時一大堆令人頭痛的問題。「我看過很多公司對長字輩主管都有長期性的候選人,但是沒有可以立即上工的。這不是好事,因為緊急狀況未必不會發生,公司未必有準備好的人才。若你總是向外找人,那就代表文化有問題。」

理想上,董事會應該確認潛在做好準備的繼任人,縱使他們未必是長期性的候選人。Avedon問:「如果某人在名單上一兩年,而職缺突然出缺時,該怎麼辦?董事會必須問這些繼任人,你準備好了嗎?在董事會討論人才議題時,你必須問,如果發生這種事,我們會讓他/她上場嗎?這是很重要的問題。」

在任何一段時間裡,Tejada都會在團隊裡準備二至三位領導人,他們充分瞭解業務、瞭解財務,並接觸過所有利害關係人,包括董事會,在發生離任問題時上場。她說,很多董事會會由董事長擔任臨時執行長,但她警告,不要靠這些日程排很滿的人。「我通常看到緊急的繼任計畫,但是這些救火隊本身就已有日常工作了。這如何有效?他們不做本來要做的日常工作嗎?」

除了未預期的離任或意外,當市場突然要最高層變動時,董事會也需要能夠快速採取行動。這意味提名/治理委員會召集人在需要變動時,不會擔心改變。Tejada說,「董事會不願換執行長。這是高風險,因此你需要確保,在提名/治理委員會的成員面對變動時夠堅強,他們會領導委員會、和董事長或執行長合作,不管是誰推動這件事,都會確保董事會以果決、及時的方式履行受託義務。這不是容易達成的責任,我不會讓從未領導過領導人交接的人,來擔任提名/治理委員會成員。」

減緩風險

受訪董事都同意,年度審視繼任計畫很重要。雖然典型上包含重新審視候選繼任人名單,並評估他們對所擔任職位之進步(以及是否仍合適),董事對於預測未來幾年風險的價值,看法分歧。根據調查,36%說他們的公司完全沒有預測高階經理人離任的風險,還有7%說,雖然他們有做,但不知道預測結果。這意味43%的董事會成員對於流失關鍵人員的實際風險,是在沒有明確資料下監督繼任的。

Farient Advisors的創辦人與執行長、也是The Woodlands Financial Group薪酬委員會召集人的Robin Ferracone說,若對執行長流動態度不明的話,風險的成本可非常高昂。領導人突然離任,會引發公司內連帶的傷害—Ferracone稱其為「連鎖效應」。Ferracone 解釋說,「突然離任會造成連鎖效應,比如其他長字輩主管的離開。此連鎖效應也會延伸到繼任人選,特別是當內部人選被外部人取代時。」

對突然空缺措手不及的公司,若內部人選沒有準備好立即上任時,常會找外部人選。但一般來說,招聘外部人成本遠高於內部晉升,因為外部候選人更可能會收取一次性簽約獎金,以作為吸引條件。

Ferracone說,「我們的研究顯示,外聘的執行長比起離任的執行長,平均會多收到30%的薪酬。相比之下,內部晉升的執行長典型上會比離任執行長少收到20%。」

Ferracone說,這些成本也需要按公司策略目標、對績效之預期加以衡量,另外還要考慮到其他重要成本,比如流失機構知識、策略措施中斷,以及其他和招聘、擔任新領導職相關的支出。

對於使用流動預測作為其繼任計畫流程一部份的董事,最常見的指標就是:在主管離任前先確定「離職風險」,包括高階經理人績效、其對比同儕的薪酬,以及他們的長期激勵計畫價值。聚焦於財務指標或許有助於說明,為何有72%會表示,他們會使用「特殊的留任長期激勵授予」,作為他們對關鍵經理人留任策略的一項工具。

正確的薪酬包裹,是董事會防禦的第一線。

雖然有44%的受訪董事同意,高於中位數的薪酬是留住人才的寶貴工具,但結果也顯示,還有其他因素會影響今日市場裡高階經理人的留任。Tejada說,錢當然很重要。...企業的整體文化、宗旨以及目的,也很重要。「你跟團隊、同儕、高階領導層以及組織都一條心嗎?我問過每個我所訪談的領導人,當你成長時你要什麼?看他們如何回答可真是有趣。瞭解動機、目標與興趣,會協助我瞭解每個人的賽道與機會。」

Sulzberger說,遭遇關鍵經理人流失時,董事會可以做的最重要一件事—就是對話。「如果你認為位居關鍵職位者有離開風險時,那就要進行深入的對話,探討所有原因...我的傾向是,要真正去瞭解每個人的狀況。明確瞭解到關鍵人士的情況,是我們工作的一部份。」

資料來源:https://boardmember.com/what-ceo-exit-crisi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英國]FCA提議調整SDR為事業體「更多彈性」-2025/11/11

Responsible Investor在2025年 9月 15日報導,英國金融行為監理總署(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 FCA)對永續揭露要求(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 Requirements, SDR)提出「微幅變動」...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