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是2025年 8月 22日在Corporate Board Member刊出、Matthew Scott所寫的“Should An “Interim CEO” Be Part of Your Succession Plan?“。
最近執行長輪替激增,幫一個新趨勢推了一把:董事會在選任常設領導人之前會任命一位臨時執行長。根據職業介紹所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的一份研究,2025年上半年,三分之一的新任執行長是臨時執行長。此外,該研究指出,2025年美國所有選任的執行長中有18%以臨時告終,較2024年所選任的7%大幅上升。
任用臨時執行長正在增加的原因很多。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的資深副總裁兼勞工專家Andrew Challenger寫道:「看似依賴臨時領導人與前幾年相比確實有變化,包括在疫情期間。雖然臨時職位可以提供彈性或協助銜接不確定的時期,但是他們也可能使得建立團隊凝聚力和執行長期策略變得困難。這可能顯示公司對人員流動被動作出反應,而非積極主動為此事做規劃。」
相較於前幾年,公司董事會成員或許更有必要決定如何準備在沒有預期的狀況下更換執行長的可能性。就大多數情況而言,董事會正在為執行長可能出現的以下實際情況做準備:
*優雅地退休或達到公司的強制退休年齡
*因壓力辭職或因績效不佳而解職
*被行動主義投資人或董事會要求下台
*因個人醜聞或非法活動被迫下台
*因應對企業危機不佳被迫下台
*轉移到新東家接受另外機會
*任期內患病或死亡而淪為受害者
*無故離職
然而,每個董事會的繼任計畫流程各異,並非所有董事會都有屬意的一位人選,無論情況為何能立即接任。這是為何在繼任計畫流程中確認可以擔任「臨時執行長」的人選可能說得通。任命一位臨時執行長或許是一個合適的「暫時補救方案」,允許董事會有時間全面審視董事會已經確定合格的候選人。「臨時」的頭銜亦可給董事會一個方法,在將職位交給潛在執行長之前,判斷他們是否達到預期成效。
作者提出下述建議:
指派一位董事擔任臨時執行長。在很多狀況下,董事會選任董事長為臨時執行長,同時間尋找長期解決方案。然而,具備執行長經驗的其他董事會成員可能更適合以臨時執行長角色來經營公司―甚至擔任常設執行長,就像今年初的Sonos案例。當Patrick Spence辭任後,長期擔任董事會成員的Tom Conrad最初被任命為臨時執行長;隨後在七月正式接任大位。在考慮外部人選之前,董事會應該考慮調查目前董事會成員的經驗程度及接任臨時執行長的意願。
接洽具備產業經驗的退休執行長擔任臨時執行長。一位在貴公司所在行業服務過且成就卓著的退休CEO或許是臨時執行長的絕佳人選。在執行長有任何變動之前,聯繫具此類背景的個人,並判斷他們商討此職位的意願。在其他產業服務過的退休執行長,如果展現危機處理能力、曾執行公司重建或當過臨時執行長,或許也是不錯的臨時人選。
邀請大股東討論臨時執行長人選。為強化和股東的關係及信任,考慮就潛在臨時執行長人選,徵求其建議。很多董事會在任命新執行長時會先尋求大股東同意,因此與股東議合潛在的臨時候選人可能是明智之舉。如此一來,董事會在需要任命常設執行長之前,深入瞭解股東可能支持哪類型的人選。
資料來源:https://boardmember.com/should-an-interim-ceo-be-part-of-your-succession-pl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