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Governance: the overlooked foundation of ESG success",是由Lucy Buchholz所撰、2023年7月7日刊載於Sustainability網站上。
ESG越來越熱門的環境下,因為氣候變化令人日益憂慮,環境(E)是最廣為人知的面向,而國際認證與報導標準,也環繞以E構面為主。G由於屬於公司甚至很內部、隱諱的事宜,不易為人察覺。但G做不好,E與S最多只是錦上添花。因此G和其他構面是既競爭又合作。
這一篇由Lucy Buchholz所著的"Governance: the overlooked foundation of ESG success",專從G的角度探討ESG,對於有興趣於治理如何成為ESG基礎,可瀏覽本文。以下是一些簡介。
在永續錯綜複雜的網路裡,環境和社會常受到關注,但一個關鍵的支柱:治理,卻是支撐ESG基礎的無名英雄。
治理是一套規範、政策與實務組成的系統,在其中公司以負責、道德與透明的方式管理。其涉及公司管理階層與其董事會、投資人和向其負責的利害關係人之間的關係。
治理不是ESG裡的三分之一而已,而是達成所有ESG目標的先決條件。要是治理失敗了,環境或社會承諾也會跟著亂,不管是反貪措施不足、有缺陷的激勵系統、衝突的遊說措施、無效的董事會監督或準備不足的領導。
治理涉及的不只是遵循。董事會必須在遵循與績效之間,取得平衡,並關注於透過形成策略及制定政策來強化組織。瞭解董事會和管理階層彼此不同的功能,有助於建立堅強的董事會—管理階層關係。
Algbra的ESG負責人Marten Möller說,公司可採取幾個步驟來確保治理實務符合ESG原則。
1.ESG不應是附屬品,而應該是公司之治理和整體策略的基礎。
2.發展一個清楚且全面性的ESG策略,簡述公司對ESG原則的承諾,並制定舉體目標。此策略應符合公司整體營運策略,並考慮到所有利害關係人的需求和期待。
3.建立一個ESG委員會,負責監督及落實ESG策略,還有進行定期的ESG評估以追蹤進展。ESG追蹤者應包含落實ESG策略與目標的政策及程序。
為有效管理公司治理風險,公司需要認識到組織及供應鏈上的ESG風險。對公司而言重要的是;積極處理這些風險,並落實考量所有利害關係人的減緩措施,而非只是關注於股東。這個全面性的方法,應運用到公司所有營運面向上。
Möller說,應該認真對供應商、第三方做適當的盡職調查。比如範疇3排放的溫室氣體其實高出許多,這就涉及到公司直接控制以外的資產,典型上涉及供應鏈的部分。
董事會性別多元性是確保有更廣泛的觀點及專長,帶動更健全的討論與決策流程。這方面的多元性會協助減少團思現象的風險、提高獨立思考及對管理策略的關鍵性評估。
有效的治理在處理環境和社會風險時,可確保遵循、透明以及當責性。它將ESG考量整合進決策之內、推動永續實務並吸引責任投資。堅實的治理會建立信任、強化利害關係人信心,並讓組織在複雜的ESG局勢中帶動長期價值創造和正面的社會影響力。
資料來源:https://sustainabilitymag.com/articles/governance-the-overlooked-foundation-of-esg-succes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