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韋萊韜悅(WTW)網站上看到兩則針對日、美、歐執行長和外部董事的薪酬比較,頗有參考性,也具備一些治理實務參考性和市場差異。
(1)非執行董事在日、美、歐的薪酬局勢
"The non-executive director pay landscape in Japan, the U.S., and Europe"是由Takaaki Kushige、Megumi Niwa、Johnathon Brown與Shinya Nishina合著,2025年1月22日在WTW網站刊出。
針對非執行董事薪酬的年度分析發現,日本的外部董事薪酬中位數有些許成長(2%),而美國沒有變動,英國與德國則成長10%。該研究是根據日、法、德、英、美超過500個公司的公開資訊。
該研究的關鍵發現有:
*美國外部董事薪酬中位數沒有變動
*英國、德國與法國則分別成長15%、10%與2%
*日本跨年的成長近2%
*股票型薪酬的使用在美國比較成熟。在歐洲,雖然給予程度和英國差不多,但是法國與德國的案例數有限
*給予外部董事股票在日本正在成長,比法、德還普遍
日本與西方市場的主要落差,還是在是否兼領導職,歐美公司給外部董事薪酬典型上根據的是責任、年資,另外還有根據有效服務董事會和其委員會所投入的時間,再給予費用。雖然某些日本公司會額外再給董事會或委員會的出席費,但典型上差異性還是不如兼領導職來得多—比如擔任董事長,這方面的薪酬落差可以差到近1.5至6倍。為了吸引全球人才,重要的是參考西方的標準,重新思考與設計外部董事薪酬結構。
在日本,給外部董事股票型薪酬的普及度維持不變—約有10家(比例為12%)在2023年揭露了會給外部董事股票。股票型薪酬之使用在日本仍很不常見,而英國是29%、美國是99%的公司會對外部董事使用股票計畫。
給予外部董事股票作為薪酬的一部份,有很多效益,包括可提高股東與董事之間利益的一致性;提高中長期成長的一致性;以及這是吸引非日籍外部董事的有效方法。
不過,考慮到影響股票型薪酬可能會影響到外部董事監督功能,以及機構投資人和委託投票顧問機構在投資管理策略內嚴格定義給外部董事股票,這裡的重點是:公司要確保給予股票不會阻礙績效。
另一個要考慮的重點是:當再檢視外部董事薪酬時必須具備適當的治理結構。對歐美公司而言,經由揭露章程而明確定義董事會角色與政策,以及釐清董事長、委員會召集人以及領導獨立董事各自的責任,是很普遍的事情。
對日本公司重要的是:在重新檢視外部董事薪酬結構時,考慮到他們作為股東代表人所負擔的責任。
本調查關於外部董事的薪酬資料,是由WTW Global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alysis團隊蒐集公司的公開揭露。分析的依據基本上是:
*美國:Fortune 500與S&P 500營收超過1兆日圓公司的中位數(244家公司)
*英國:FTSE 100營收超過1兆日圓公司的中位數(51家公司)
*德國:DAX營收超過1兆日圓公司的中位數(34家公司)
*法國:CAC 40營收超過1兆日圓公司的中位數(35家公司)
*日本:市值前百大、營收超過1兆日圓、以及分析時有提交證券報告公司的中位數(82家公司)
(2)日、美、歐的執行長薪酬局勢
這篇是由Takaaki Kushige、Megumi Niwa、Johnathon Brown與Shinya Nishina合寫、2025年1月22日在WTW網站刊載的"The CEO pay landscape in Japan, the U.S., and Europe"。
這篇是針對日、美、歐執行長薪酬所進行的年度分析,使用的資料是日、法、德、英、美市場超過500家公司的公開資料。關鍵發現有:
*英國執行長薪酬中位數逐年遞減,因為三項薪酬要素(基本薪、年度激勵與長期激勵)都在減少
*美、德、法的執行長薪酬中位數逐年增加,原因是美國三項薪酬要素都增加,而德國是基本薪、長期激勵增加,法國是長期激勵增加
*日本執行長薪酬中位數增加2.2%,原因是基本薪和短期激勵成長,而長期激勵較前一年受到抑制。變動薪酬佔總薪酬的三分之二。
*和美國、三個歐洲國家平均數比,日本公司的ROE較低
縱使是在西方市場,美國執行長的薪酬仍高過歐洲,原因是在高階經理人薪酬組合上,美國公司關注長期激勵措施。當考慮到薪酬和績效之間關係時,焦點就在變動薪酬元素擴大了可實現的薪酬,這或許就是推動美國公司價值與績效升高背後的關鍵力量。
若薪酬水準與公司績效本身就有所關連,則日本公司或許就能因變動薪酬佔總薪酬比例之成長,進一步透過實現薪酬增加而讓公司成長。這也會向外部利害關係人展現:公司達成企業價值內永續和長期進步的企圖心,鼓勵高階經理人採取具體行動來提升績效,同時也有利於吸引全球人才到日本。
但若日本想要從增進公司價值、與西方市場競爭的角度來提高薪酬,則重要的是—確保內外部利害關係人的支持,並確保績效和薪酬治理能達成市場最佳實務。這包括對激勵計畫制定有挑戰性的目標、落實索回條款、具備推動高階經理人長期持股的機制,以及確保薪酬委員會之效能。
這份CEO Pay Landscape in Japan, the U.S., and Europe - 2024 Analysis報告,是由WTW Global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alysis蒐集公開資訊而來,分析的依據基本上是:
*美國:Fortune 500與S&P 500營收超過1兆日圓公司的中位數(389家公司)
*英國:FTSE 100營收超過1兆日圓公司的中位數(51家公司)
*德國:DAX營收超過1兆日圓公司的中位數(34家公司)
*法國:CAC 40營收超過1兆日圓公司的中位數(35家公司)
*日本:市值前百大、營收超過1兆日圓、以及分析時有提交證券報告公司的中位數(82家公司)
資料來源:https://www.wtwco.com/en-nz/insights/2025/01/the-ceo-pay-landscape-in-japan-the-us-and-europ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