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1日工商時報導「產險承保董監責任險 要看ESG報告」,開頭就提到:ESG報告太膨風,就有可能被投資人提告,...國際保險集團公司在承保董監事責任險時,已將ESG報告列入風險評估項目,國內產險公司也跟進。
資料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30911700099-439901
令人感覺到ESG報導/報告的問題漸漸受到重視,而在世界各地,目前存在的相關報導規範或參照基準,就五花八門了。
此工商時報報導的同一日,在Climate Bonds網站也公布一篇"Landmark new EU rules on transition plans and corporate due diligence",彙整了一張表,比較CSRD、EU Taxonomy Regulation、SFDR、CSDDD。以下是我對這張表內容的整理介紹: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7SO98naxkVZ-aTttaMEfcC15ahmYGxgpdMqC0Iy2YQU/edit?usp=sharing
去這個網址可以看到原文及更多內容:https://www.climatebonds.net/2023/09/landmark-new-eu-rules-transition-plans-and-corporate-due-diligence
關於歐洲方面的規範,先前在CSRone網站,有看到一篇"永續顧問洞悉:最快2024啟用!一文搞懂歐盟CSRD, ESRS 和CS3D",裡面有一張比較表也頗實用,可以很快掌握到各規範的要點。相關論述亦可參考以下網址:https://csrone.com/topics/7924
【同場加映】ESG法規在過去十年間增加155%
新的研究發現,由於各國認真看待氣候立法,全球ESG法規在過去10年間增加了155%,但公司在不同報導標準之間仍有風險。
永續資料與科技公司ESG Book分析了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BCSD)的Reporting Exchange平台—它涵蓋了全世界超過80個司法管轄區、2400種以上的ESG法規,這些全部會即時更新。
該分析發現,全球ESG法規在過去十年間增加155%,自從2011年以來全世界共實施1255個ESG法規。相對地,在2001至2010年間只發佈了493個。從千禧年之後,ESG法規增幅為647%。
ESG Book執行長Daniel Klier博士說,是否這有助於推動ESG的實務作法,或者加諸企業更多有待跨越的遵循負擔則尚無定論。不過ESG規範的數目急遽升高只會持續下去,因為市場尋求把資本配置於更有效、更透明地的永續成果。
去年底,研究顯示更多公司正透過自願性架構來揭露氣候相關資訊,但是所提供資訊對投資人與利害關係人的決策來講,仍舊不管用。
Manifest Climate首發的揭露基準回顧(Disclosure Benchmark Review)發現,僅49%的公司提供給投資人和利害關係人的揭露事項「夠清楚、具體及可做比較」。
今年初,一群國會議員警告,歐盟目前針對ESG揭露所提供的整合性方法正超越英國。去年,歐盟提出了新的公司永續報導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CSRD),要求所有大型及上市公司揭露統一的ESG事項。該指令涵蓋近5萬家公司,它們必須在2025年以前編製首份一致性的報告。近來,歐盟描述了用意在撲滅漂綠的新指令,部分作法是讓無效且令人混淆的認證計畫淘汰。
此外,歐盟去年讓綠色金融分類法定案,定義哪些投資可以被認定為「綠色」或「轉型相關」。英國自己的版本更早就到期,但已經延遲並且沒有在5月納入更新版的英國綠色金融策略(British Green Finance Strategy)。此分類法將會在秋季推出。
英國政府一再受到批評─未能更新在2019年立法、目的在達成2050年淨零的技能策略,同樣也忽視了對綠色工作要求統一定義的呼籲。
資料來源:https://www.edie.net/esg-regulations-have-increased-155-in-the-last-decad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