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Translate

2024年4月24日 星期三

Deloitte觀察未來的3份調查:(1)2024年的人力資本趨勢;(2)生成式AI方面的壓力;(3)東南亞財務長要面對升高的挑戰-2024/04/24

(1)Deloitte的2024年全球人力資本趨勢調查

Deloitte年度的《全球人力資本趨勢》(Global Human Capital Trends)報告精準地整理了組織、領導人和員工最迫切問題之脈動。2024年的報告《跨疆界的繁榮:無疆界世界中的人力資本》(Thriving Beyond Boundaries: Human Performance in a Boundaryless World)點出了七個趨勢,顯示結合企業與人力成果會如何在組織成功上發揮關鍵作用。今年的分析顯示了,組織在這些關鍵問題上若具備有意義的進展,可達成近兩倍的企業和人力成果。

瞭解人力永續性

優先重視人力永續性(組織為其人員創造價值,以及提高他們的福利、就業能力和平等)可推動更佳的人力和企業成果。這些成果的交互作用會帶動人力績效—這是反映今日勞工和快速轉變市場期待的一項指標。

*雖然有89%的經理人說,他們的組織在某些方面有提高人力永續性,但是僅41%勞工也如此說。

*不到一半(43%)的勞工說,他們的組織有比剛入職的時候好。勞工指出,工作壓力越來越大、還有科技取代他們工作的威脅,是讓組織接納人力永續性的最主要挑戰。

對人力績效定義新的指標

有鑑於當前工作的動態、跨部門及較難直接量化的性質,故傳統的生產力指標像工時、任務完成時間或許不再適合用來探討人力績效。科技與資料蒐集的進步,可為組織帶來更有意義的指標。當資料增多,組織或許必須考慮應向其勞工公布什麼的資訊。

*一半(53%)的受訪者同意,他們的組織在辨識衡量員工績效與價值更好的方法上,還處於早期階段,只有8%說,他們的組織在這個領域領先。

*以透明資料實務建立組織信任的組織,會獲得效益:當勞工對組織負責任地使用其資料有信心時,他們有信任企業的可能性會增高35%,但是僅37%說對組織以高度負責方式使用資料非常有信心。

縮短從認知到行動的落差

今年的研究也包含了幾個趨勢—關注於組織可如何改變其思維和方式,以克服新挑戰。其中一個突出的特別挑戰是人工智慧(AI)與生成式AI的快速進步,這都凸顯了勞工磨練其長期人員能力(像好奇心與同理心以刺激想像力)的重要性。

*大多數(73%)的受訪者指出,確保人員想像力跟上科技創新是重要的,但是僅9%在實現此平衡上具備有意義的進展。

*為解決想像力的不足,組織應透過數位遊戲場方式來鼓勵創新—這讓員工在有安全感下有意識地探索,並當實驗新科技時發揮他們的能力。

除了有機會與工具實驗,今日的勞工也想要有自由來建立專屬各團隊需求的微文化,不過還是要符合更廣的組織價值。為支持這些更自主且多元化的團隊,人資也需要建立全組織的「人員專業」能力,以便在需要時提供這些技能,而非以孤立部門方式運作。

*71%的受訪者說,作為培育文化、適應力、敏捷性及多元性最好的地方,關注個別團隊與工作小組對其成功而言是非常或極為重要的。

*領導人也認識到,改變組織看待人資的方法非常有挑戰性—31%的長字輩主管受訪者指出,這是今年報告中最困難的三個趨勢之一。

資料來源:https://www.independent.com.mt/articles/2024-02-07/business-news/Deloitte-s-2024-Global-Human-Capital-Trends-6736258393


(2)Deloitte的新調查發現,人們對生成式AI的期待仍高,但在管理風險的同時,需要快速實現價值,則讓許多人感到有壓力

Deloitte AI Institute根據其《企業人工智慧現況》(State of AI in the Enterprise)的年度報告,於1月15日在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的年會上,公布了第一波的季度調查,其中探討公司目前所採取的行動,將推動生成式AI的開展,以及其效益是否能完全實現。《企業內生成式AI的現況:現在決定未來》(The State of Generative AI in the Enterprise: Now decides next)。這一份調查橫跨了六個產業、16個國家,超過了2,800位董事到長字輩主管等級的受訪者。雖然受訪者有關生成式AI專長的水平不一,但所有人都有AI方面的經驗,而且在其組織內正在進行試點或實施生成式AI。

Deloitte全球執行長Joe Ucuzoglu說:「我們正處於由生成式AI引領重大科技轉型的早期階段,生成式AI的速度、規模及使用案例十分驚人。企業領導人正受到巨大的壓力要採取行動,同時還要確保有適當的治理及風險減緩防衛機制。」

生成式AI發展初期的專家如何推動價值

四分之三(79%)的受訪者預期,生成式AI將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推動重大的組織轉型。然而此時,大多數的受訪者表示,目前重要的關注是更具體性的效益,例如強化效率及減少成本,而不是成長與促進創新之類的事務。就像許多新科技一樣,增進效率和生產力是組織追求的主要效益(56%)。而更策略性的範疇,比如鼓勵創新與提出新想法(29%)和新見解(19%)的優先性則比較低。

有超過四成(44%)的受訪者認為,他們在生成式AI上有「高度」或「非常高」的專業水平。而在這群受訪者裡,其中9%認為自己具備「非常高」的專業水平,他們被稱為生成式AI發展初期的專家,則顯示出這些專業水平非常高的領導人,在對生成式AI上的思考和處置上相當不同。這些專家中有近四分之三的受訪者(73%)表示,他們已將生成式AI整合到其產品開發及研發作業裡,並開始使用生成式AI於創新、成長相關的目的。他們也較有可能在各營運部門更廣泛地應用生成式AI。

生成式AI初期發展的專家們對科技更信任、所感受的不確定性更低,而且看來對生成式AI將帶來的轉變做了最好準備,但他們也看到了更大的顛覆潛力。比起「有點專業」的受訪者而言,這些專家們認為,其企業或營運模式將受到廣泛運用生成式 AI的威脅,是兩倍的可能性。

管理人才、治理與風險,是採用生成式AI上首要的挑戰

受訪者表示,當提及策略與科技的基礎設施時,感覺總體來說是有所準備的,但對於人才、治理與風險的信心比較不足,則被視為是應用生成式AI的重大阻礙。

事實上,受訪者指出,缺乏技術方面的人才與技能,對採用生成式AI而言是一項最大的阻礙。僅22%的受訪者相信,他們的組織對於與生成式AI應用相關的人才問題,有「高度」或「非常高度」的準備。而有許多組織尚未注意到教育與再培訓人員的問題,僅有47%的組織同意,他們針對生成式AI的能力、效益與價值的內容,有充分的教育員工。然而,生成式AI初期發展的專家們有更高的可能性會注意員工教育及再培訓,並關注招募及聘僱技術人才來推動生成式AI的計畫。比如,在生成式AI上「非常專業」的受訪者裡,有7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會教育他們的員工,而「有點專業」的受訪者則為27%。

同樣的,治理與風險也是阻礙生成式AI應用的阻礙。僅有四分之一(25%)的領導人相信,他們的組織對於有關應用生成式AI的治理及風險問題,具「高度」或「非常高度」的準備。受訪者最擔心的治理問題是:對結果缺乏信心(36%);智慧財產權問題(35%);濫用客戶及顧客資料(34%);遵循法規之能力(33%);以及缺乏可解釋性或透明度(31%)。

領導人擔心生成式AI將會加劇更大的經濟不平等

雖然受訪的領導人們普遍對於生成式AI潛在的經營效益感到興奮及雀躍,但他們對於其更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則比較沒有這麼樂觀。超過一半的受訪者預期,廣泛使用生成式AI會使全球經濟權力更集中(52%),並擴大經濟不平等(51%)。此外有49%的受訪者相信,生成式AI工具或應用程式的崛起,會削弱大眾對於國家及全球機構的整體信任水平。

為協助解決這些顧慮,大多數受訪者都同意,需要更多的全球性監管(78%)及協作(72%),來管理對於生成式AI的廣泛應用是基於負責任的態度。

Deloitte顧問公司的人工智慧策略成長產品主管及負責人Deborshi Dutt說:「今天,生成式AI正處於一個轉捩點,組織正開始理解到它的潛能,但還沒將之視為業務成長的催化劑。組織需要考慮整合生成式AI和其他人工智慧及科技工具,來共同推動業務成長。為了加速實現生成式AI的價值,組織應該開始重新想像及重新規劃經營方式,以便在變革的局勢中保持領先,同時並要適當的管理風險。這需要加強跨組織之間的協作,以促進對負責任、廣泛應用生成式AI的信任,並高度關注教育及再培訓,以便讓人們了解,生成式AI如何影響我們每個人的工作、學習與協作。」

資料來源:https://www.prnewswire.com/news-releases/new-deloitte-survey-finds-expectations-for-gen-ai-remain-high-but-many-are-feeling-pressure-to-quickly-realize-value-while-managing-risks-302033414.html


(3)Deloitte最新研究顯示,東南亞財務長在持續動盪之中正在準備升高的挑戰

一份Deloitte在2024年 3月 7日公佈了最近的研究發現:相對於其亞太區同業,東南亞的財務長明顯擔憂全球經濟展望。當詢問他們認為未來12個月最重大的外部風險為何時,80%的東南亞財務長說:全球經濟放緩是他們最在意的外部風險—明顯高於整體亞太區平均的57%。

這些發現來自於合併的研究—《2023年東南亞財務長議程:財務長的三難》(SEA CFO Agenda 2023: Decoding the CFO’s trilemma),其顯示了,在持續動盪的局勢下,東南亞財務長有很高比率正在準備最糟狀況。為避免因未預料到的事件而措手不及,東南亞財務長會詳細審查其財報上每個項目,並加強財務規劃與分析(FP&A)和預測活動。

然而,雖然東南亞財務長更擔心經濟展望,但對於公司財務前景他們是與亞太同業一樣樂觀:有50%的東南亞受訪者表示樂觀情緒,而整體亞太區平均為49%。這顯示了東南亞財務長對於他們管理營運與現金流中斷的能力有信心,很多財務長在疫情期間都經歷過加速學習的緊張期。

東南亞Deloitte的財務長計畫負責人HO Kok Yong說,「雖然動盪絕不是東南亞的特殊挑戰,但這一區的財務長感覺到的動盪大很多,因為我們經濟體內很多公司不是內需型,性質上為出口導向的多很多。」

他還說,「對東南亞財務長而言特殊的是:利用這次的動盪提升理解。通常這要靠內部專家資料團隊、或外部經濟學家人脈取得資訊,他們能利用經濟局勢內的微觀發展,調適性地提高投資或加速市場擴張。」

AI的重要性(及優點)

提到保護或增加其企業價值,採行科技自動化及支持預測能力,是東南亞財務長兩個最在意的優先事項。分別有74%與59%的東南亞受訪者分別說,他們會採行科技自動化及預測能力,明顯高於亞太區平均的51%與30%。

然而,不論其數位企圖的程度,Deloitte的研究顯示,東南亞財務長僅處於人工智慧(AI)與資料的探索階段。因此,基本的自動化工具,比如電子發票(74%)、機器流程自動化(63%)以及智慧文件(57%),仍是前三大最常使用的科技推手。

Kok Yong說,「這個現象的主因很清楚:在我們的訪談裡,東南亞財務長經常感嘆缺乏明確、一致與整合性的資料,而這就是他們組織迄今利用先進AI科技最大的阻礙。」

他補充說,「重要的是,當提到新興科技(比如AI),東南亞財務長擔心的更基本問題就是—AI的投資報酬率(ROI)為何?ROI問題的答案可能會引導他們決定:在未來幾年是要當早期採用者,還是加快後進者策略。」

人才是資產負債表外的資產

雖然很多人說這是AI與自動化的時代了,但值得一提的是,近四分三(72%)的東南亞財務長說,能確保與留住關鍵人才是他們最在意的事—這是調查中所有亞太市場裡最高的。這個觀察顯示,事實上,這些科技的出現增加了東南亞財務長對人才的重視。

關於讓員工對工作的未來建立技能、重新培育技能及技能提升方面的策略,東南亞財務長更強調更實務性的策略,比如員工獎酬與認可計畫(63%),還有在職經驗(63%)。東南亞財務長認知到,縱使在個別組織裡,對人才發展也沒有一體適用的策略。因此,他們主張使用差異化的人才策略,來達成其多元化人才的需求。

Kok Yong說,「在我們與東南亞財務長對話裡,發現很多人主張針對高價值、高潛能的財務人才,要有差異化的發展路徑。高價值人才指的是有關鍵技能的人—比如有能力瞭解系統、進行程式設計與流程自動化的人,這讓他們有別於傳統的財務專業人士。另一方面,高潛能人才指的是有可能成為下一個世代的財務主管、甚至是財務長的接班人。」

他還說,「今年,我們觀察到東南亞財務長開始認識到,這兩類人才可能需要高度特製的輪調與發展策略。這對我們而言是一個有趣的發現,而且從三年前開始執行此研究以來,我們首次注意到這個明顯的趨勢。」

方法

2023年六月至九月間,亞太Deloitte調查了276位該區的財務長,以便更瞭解其挑戰與優先事項。該調查橫跨了五個亞太經濟體—澳洲、中國、印度、日本與東南亞。

在東南亞裡,總共有46位財務長回覆調查,他們分別來自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與越南。其中大多數(70%)的樣本來自於年營收超過1億美元公司的財務長,並橫跨廣泛的產業—消費者;能源與資源;金融服務;生命科學與醫療照顧;製造;公共部門;以及科技、媒體與電信業,還有多角化的集團。

為進行分析,東南亞Deloitte同一時間也向15位東南亞財務長進行了一系列的一對一訪問,以便更詳盡地瞭解東南亞財務長特殊的細微差異與觀點。

資料來源:https://www2.deloitte.com/vn/en/pages/about-deloitte/articles/deloitte-latest-study-reveals-that-cfo-in-sea-are-preparing-for-heightened-challenges-amidst-ongoing-volatility.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IoD的問題】董事會的AI治理—下次開董事會時的重要治理問題(2)-2025/08/04

英國IoD網站在2025年6月26日刊出的"AI Governance in the Boardroom—The essential governance questions for your next board meeting"。這是第二部份。

網誌存檔